我就想知道一个事,国足出去比赛的巨额花费都是哪来的?
都是纳税人的钱。陈主席说是公益基金,就是说卖彩票的钱呗,那也是百姓的钱啊,也不是乱花钱的理由啊。
中国足球面对世界杯预选赛的一个小组赛,从人力,财力,后勤保障超乎想象的投入,从我们以往事例来看不可思议。就算是进入十二强还需要再投入多少,能保证进入世界杯决赛呢。
我们的足球人不需要好好想想,深刻反省一下,足球的投入什么时候能让我们球迷们看到产出。
足球俱乐部主要依靠什么来盈利?
主要有下面几个收入组成
1: 比赛的奖金,像进入欧冠小组赛的都有奖金,如果进入欧冠决赛甚至夺冠,奖金是真的很多
2: 比赛的门票收入,比赛的门票也是很大的一部分收入
3: 电视转播分成,像英超这种在全球影响力大的赛事,每年给球队的分成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
4: 球衣冠名和赞助商的收入,像利物浦最近的要改成和耐克签约,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或接近一个亿英镑,还有球衣上的广告商收入也是很大一笔钱
5:球队的周边衍生品等等收入
种子球队的收入有很多方面,转播分成在英超联赛是每个俱乐部很大的收入来源,这得益于英超联赛的世界上的影响力,所以我们的联赛任重道远。
足球俱乐部靠什么盈利的?
足球俱乐部的盈利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转播权分成。这在现代足球中几乎是足球俱乐部最大的一块蛋糕。特别是英超,就算是降级队也能通过转播权分到1亿英镑;那些豪门俱乐部更不必说,除了联赛的转播权分成,欧战的、足总杯的、联赛杯的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第二,各类赞助。现代足球拉赞助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球衣广告、球场冠名权、XX队唯一指定矿泉水……现在大家圈钱的思维越来越广,就拿球衣广告来说,现在不仅有胸口的C位广告,还有袖口广告;不仅有主客场队服广告,还有训练服广告。可谓抢钱没商量。
第三,门票收入。除了这些流量大咖级豪门俱乐部之外,还有很多球队是靠着门票收入生活的。为什么这么多球队举债建球场?就是因为收入可观。
第四,商业活动收入。比如每到夏天,各家豪门就满世界的巡演圈钱。
为什么中国男足踢球那么烂,只会输球和道歉,还能富得流油?
说二句,中国,除了踢足球能健身以外,能健身的项目还有百般。国民把足球运动,当作健身的一项就完全可以,不要把它当回事。
要说中国男足踢球那么烂,只会输球扣道歉,还能富得流油?叫我说,一是,没有政治理想和远大报复,没有为国为民争得荣誉的决心,恒心,一不苦二不死的精神。二是,没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素质,个个骄横无礼,私心太重,自以为是,从不把党国至上,国民的希望,人民嘱托放在心上。三是,如果有黄继光堵枪眼的精神,虽不能世界称霸,在亚洲应该有一席之位。四是,中国是个十四亿人口大国,有几十个省直辖市,就那么几个运动员,在加上中国有大部分的足球热爱者。今天上这儿比赛,明天去那儿比赛,就广告费这一项的收入,也足足让这些运动员富的流油。中国有句俗语,人在世上混,饿不死瞎打混。还差不打着国足的旗号,在国内赚钱,还是不成问题。因此说,中国足球踢的烂,只会输球,并且富的流油,也只能这样解释了。(连越南都踢不过,丢死人了,国人怎么想?)
足球发展已经上百年了,它是靠什么盈利的呢?
足球历史上百年,很多时候它是不能盈利的,也就是依靠大老板去供血。但是收入来源自哪里呢。
一、比赛日收入,又称球票收入。有时候还包括当场的场刊等比赛日销售收入,也包括餐饮、酒店等。这种模式是最原始的,像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国,就是在地价很便宜的时候,就找一大块地,然后建个简单的球场,然后出售门票,然后摆个摊销售些小食。
二、电视转播收入。这个已经成了现今足坛收入的重大来源。
三、球员转会收入。
四、联赛或杯赛的奖金。
五、广告赞助收入。就是你有人气了,商业赞助,场边广告牌、冠名等等
六、球衣及周边产品的收入,球衣、围巾、杯子等。
七、球场物业出租收入。一个再简陋的球场,只要产权归你的,你在球场边上建几个铺,给人做点小生意,收租,有人气,还怕没人租。
八、商业比赛或者活动收入,友谊赛,还有一些活动。
-----------------------
正常按照这图,在欧洲豪门的电视转播收入,以及商业收入(包括上面列举的8项中的后面4项)是大头,但这些在中国仍然很少,因为中超影响力比不上欧洲大联赛,而且球场不是自己的,广告牌要分成,物业出租基本没有,最多就是球衣胸口冠名等可以收入多一些。中国俱乐部亏损正常,当然即使欧洲豪门很多也在亏损,因为家大业大,薪酬付出多,员工多,要维护的场地设施多。
当然很多人问,为何老板愿意投钱,因为搞足球可以给自己的公司建立一定的商誉,特别是上市公司,而且借助足球能够结识很多商业关系,有些就谋取自己的政治资源,像意大利贝卢斯科尼,通过AC米兰展示自己的管理能力,竞选上总理。
足球协会靠什么盈利?
一般联赛足球协会通过广告费、电视转播费来赚钱,一部分分给俱乐部,一部分给协会工作人员。
为什么国足这么有钱?到底是谁来支付这么大笔的资金?
首先横向比较,足球是第一运动,这一点同样体现在经济层面,国足与其他项目国字号队伍相比是很有钱的;但是纵观全世界,与国际上的足球强国相比,国足的财力还有一定差距。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国足的钱都从哪来?以及真正有钱的国家队是什么样。
国足作为体育赛事的参与者、体育内容的生产者,赚钱渠道大致包括:版权、广告赞助、赛事门票、衍生品这么几类。其中,广告赞助算“大头”,我们看看国足的表现:
先看广告赞助。据澎湃、网易、腾讯等多家媒体公开报道,国足目前至少有10家赞助商,其中2家为主赞助商:耐克、长安汽车,5家官方赞助商:燕京啤酒、德国马牌、创维、金立、中国平安,2家官方供应商:可口可乐、体育之窗,此外还有1个“腕表合作伙伴”泰格豪雅。
其中,耐克的赞助从2015年开始,持续12年,金额为“每年不低于1亿元”;长安汽车的赞助总额为4年2亿人民币,也就是每年5000万。除此之外,根据国足招商标准,官方赞助不低于2000万/年、官方供应商不低于1000万/年,可以大致估算,国足每年收到的赞助总额不少于2.7亿人民币。
再加上门票、衍生品等类别的收入,保守估计国足每年的总收入可以达到3亿人民币左右。
虽然看起来绝对数字很大,但与足球强国相比,国足还真算不上富裕的。毕竟,现代足球比赛中,每一支球队的商业价值与其竞技水准有着直接关系。
亚洲范围内,以日本为例。
据媒体公开报道,2014年底,日本足协与其国家队主要商务合作伙伴麒麟(啤酒)公司续签了一份约期8年总价200亿日元(约合12亿元人民币)的大合同。
而奥迪、瑞穗银行、日本航空、科乐美等日本队主要赞助商的年度赞助额度都超过10亿日元(约6000万元)。对比之下,中国之队商务权益标价明显低很多。
再看世界范围内,单拿球衣赞助一项来比较。
上文说到,耐克提供每年不低于1个亿的赞助,按照近期的汇率,换算成欧元差不多是1270万,这个成绩可以排到世界第6位,看起来是超过了像荷兰、阿根廷这样的世界强队,但距离一流赞助金额还差很远,只能算是第二梯队。
第一梯队是哪些呢?据网易体育报道,目前各足球国家队的球衣赞助合同,最高的是耐克赞助的法国国家队,年费高达4260万欧元。英格兰队排名第二,年费3250万欧元。巴西队每年也有3000万欧元进账。相比之下,阿迪达斯的投资并不如耐克,世界杯夺冠后,德国队的球衣赞助额暴涨了500万欧元,达到3000万欧元。彪马赞助意大利队,每年2000万欧元。
相比之下,中国人口众多,球迷基数之庞大远超欧洲强国,却没能发挥出应有的商业潜力,实在算不上真正的“有钱”。幸而,近期国足态势良好,国际排名也创12年来新高(世界62名,亚洲第6名),商业潜力开始不断释放,比如,国足打进2018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2强赛之后,平安中国和泰格豪雅就曾立即加码赞助金额,助威国足。中国的足球俱乐部买球员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在这个冬季转会窗口,中超俱乐部的转会支出位列全球第一,奥斯卡以创纪录的4000万英镑转会费加盟上海上港,特维斯的年薪据称到达了3800万欧元。对于尚无法盈利处于亏损状态的中超俱乐部,买球员的钱当然是投资者真金白银拿出来的。
一家俱乐部的收入,包括比赛日收入、电视转播收入和商业收入三部分。就目前中超俱乐部的情况来看,广州恒大在票房、商业和电视转播费分成位居前列,仍处在亏损状态,2015赛季亏损达到奖金10亿,其他俱乐部的收支情况可想而知。所以,中国俱乐部买球员的钱基本上来自投资人真金白银往外掏钱。
2016赛季,中超联赛总投资41.4亿元人民币,总体收入为87.33亿元人民币,总体支出92.38亿元人民币,亏损5.05亿元人民币。如果不含投资的话,亏损高达46.45亿元人民币。也就是说,中超联赛俱乐部整体上处于亏损状态。
支出远远大于收入,2016赛季中超保级球队平均投入5.7亿元人民币。目前能出得起这么多钱养一支中超俱乐部的不是国企就是房地产企业,或者招商引资合作,一般企业根本无力承担,这就是为什么西部地区中超俱乐部这么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