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国运之战,一位断手、断脚、眼盲的将军,是如何击败英国舰队的?
西班牙海军上将布斯‧德‧烈索(Blas de Lezo)(1689年2月3日 - 1741年9月7日),下图的肖像画存于西班牙马德里海军博物馆。
布斯‧德‧烈索在1741年3月到5月哥伦比亚的卡塔赫纳德印第亚斯战役中最为人所铭记,在他的指挥下,西班牙帝国军队抵抗击败了英国海军上将爱德华维侬指挥的一支庞大的英国入侵舰队。
一、布斯‧德‧烈索(Blas de Lezo)的海军生涯
1701年13岁的布斯‧德‧烈索加入法国海军军官学校,在40年的海军生涯中,布斯‧德‧烈索遭受了许多严重伤害; 1704年,他参加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作为法国 - 西班牙舰队的一名船员,在马拉加战役中与英国和荷兰的联合部队作战,他的左腿被炮弹击中,后来在膝盖下被截肢。参加1707年法国海军基地土伦的防守让他失去了左眼。1711年,他在安德烈斯·德佩斯的命令下服役于西班牙海军。1713年,他被提升为上尉。1714年,他在巴塞罗那围城失去了右臂的使用权。
因此,在他25岁或27岁时,布斯‧德‧烈索失去了左眼,左手,右臂完全的移动性,左腿的膝盖以下被截肢。这样的伤病为他赢得了绰号假肢上尉和半身人,两者都引用了他的后续物理属性。在常见的科幻和海盗小说中,常常以布斯‧德‧烈索为模型来描绘假肢半身人的形象。
这些身体上的不便从未阻止布莱斯的军事生涯,无数战役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卡塔赫纳围城,为西班牙立下汗马功劳。
二、卡塔赫纳围城战役
故事发生在卡塔赫纳(Cartagena de Indias,哥伦比亚西北部加勒比海沿岸),是西班牙人在美洲最重要的城市,城墙堡垒环绕,繁花似锦。
卡塔赫纳在殖民时期是西班牙海军舰队主要的补给城市及南美洲贸易的进出港。
西班牙敌对国家:法国、荷兰、英国等觊觎其良好的地理位置,伺机一旁想攻取卡塔赫纳。
1734年,西班牙国王将布斯‧德‧烈索提升为海军中将。他于1737年返回南美洲,担任驻扎在现代哥伦比亚卡塔赫纳德印第亚斯的西班牙舰队总指挥官。随后英国和西班牙之间爆发了冲突,这个冲突被称为詹金斯的耳朵之战,后来被归入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下图是战役双方的比较。
对卡塔赫纳德印第亚斯的实际攻击发生在1741年3月13日至5月20日。
从3月13日开始,英军在海军上将爱德华维侬(见下图)指挥下,完成了对卡塔赫纳外围西班牙守军的攻击。
到4月17日,英国海军占领玻灞山丘,距离西班牙在卡塔赫纳城最坚固的圣菲利浦城堡Castillo San Felipe de Barajas(见下图)仅一公里。
这座城堡位于圣拉萨罗山(Hill ofSanLázaro)的战略位置,主要通过陆路或海路直接进入卡塔赫纳城。它是殖民时代的西班牙人建造的。建于1536年,最初被称为Castillo deSanLázaro,于1657年扩建。目前城堡保存完好。当它不再用于军事目的时,热带植被覆盖了城垛和城墙,以及在隧道和战壕中积累的土壤。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座城堡列为世界遗产,城堡向游客开放。
此时,布斯‧德‧烈索做了三个关键的决定:在城堡四周挖掘护城河,并开挖Z字形的壕沟阻止英军前进,另外派遣两名逃兵,诱使英军前线士兵进入城墙内中了西班牙埋伏,英军损失惨重。
4月19日晚间和4月20日是决定战争结果的一次攻击,维侬下令动员60枚大炮,炮弹充足,并派出一万两百名士兵,兵分三路攻击菲利浦城堡的一千名西班牙士兵。
下图是英国人对卡塔赫纳德印第安纳人的攻击。该布面油画保存在马德里海军博物馆
结果完全出乎意料之外,英国士兵的梯子不够高,无法跃进城墙。英国士兵无法进攻,也因派出军队庞大无法立即撤退。西班牙人趁这大好时机,火力全开对准英军无情扫射。
4月20日凌晨,约300名西班牙士兵从城堡出击,西班牙士兵士气高昂,英军惨遭屠杀,血流成河。顿时间英军陷入一片恐慌,阵式大乱,逃窜回船上。
5月9日,指挥官维侬眼看攻城无望,决定撤退回牙买加。
布斯‧德‧烈索在战役结束的四个月后死亡,一位当代消息来源表明死因是流行性斑疹伤寒,他的坟墓遗址不详。
三、卡塔赫纳(Cartagena de Indias)战役的重要性
卡塔赫纳战役以西班牙的胜利结束,西班牙保留了对其最具战略重要性的殖民地的控制权,包括加勒比地区至关重要的港口,这有助于确保西班牙主要的防御及其与西班牙的跨大西洋贸易;对西班牙的影响巨大,也可以讲卡塔赫纳战役是西班牙国运之战。
1、延续了西班牙在中南美洲的势力;
2、迫使英国彻底放弃进军南美洲的计划;
3、确保西班牙文化的传播,如拉丁美洲至今仍使用西班牙语。
四、纪念布斯‧德‧烈索(Blas de Lezo)
布斯‧德‧烈索在卡塔赫纳德印第亚斯的行动巩固了他作为西班牙历史上最英雄人物之一的遗产,因此他被提升为海军历史上最好的战略家之一。
1、哥伦比亚的塔赫纳市的一条大道以布斯‧德‧烈索的名字命名,现代雕像矗立在Castillo San Felipe de Barajas前面。(见下图)
2、2011年,在纪念布斯‧德‧烈索历史上的地位和纪念卡塔赫纳德印第亚斯防御270周年的会议期间,钟楼门户在Plaza de los Coches广场的墙上放置了一块牌匾。
3、2013年,西班牙马德里海军博物馆组织了一场关于布斯‧德‧烈索Blas de Lezo的展览,包括肖像,制服和战斗计划布局。
4、2014年11月,西班牙马德里科隆广场(Colón)建造了一座35,000公斤的布斯‧德‧烈索雕像。(见下图)
5、几艘西班牙战舰被命名为布斯‧德‧烈索Blas de Lezo
其中包括:
一个埃尔卡诺 -class巡洋舰,命名Lezo,建于1884年。
一个布拉斯·代·莱索 -class巡洋舰建于1924年,于1932年在一次海难沉没。
前USS Noa (DD-841)是一种齿轮级驱逐舰 - 1978年至1991年。
一艘ÁlvarodeBazán级护卫舰,F103在西班牙Izar造船厂建造,于2004年12月投入使用,排水量为5,800吨。在2007年9月苏格兰海王星战士演习期间,她遭受了“轻微接地”后的伤害。事件发生后,她的船长Federico Supervielle被解职。
6、哥伦比亚海军也有一艘以布斯‧德‧烈索Blas de Lezo命名的船
英法百年战争,法国为什么总是输?
在整个中世纪中,除了波及整个欧洲和西亚的十字军东征,持续时间最长的国战,当属英法之间旷日持久的百年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英国不仅率先发难,步步紧逼,在长达116年的战争绝大多数时间里,更是连战连捷,几乎占尽了所有先机。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到了战争末期,最终胜利的天平,却倒向了原本苦苦支撑行将崩溃的法兰西。法兰西人不仅将丢失的领土全部收复,还成功把原本属于英国的诺曼底地区占为己有,将它永远留在了法兰西的怀抱。
那么,英法战争后期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法兰西得以反败为胜呢?
(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
一、长弓和骑兵的对抗。发动英法百年战争的始作俑者,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和其懦弱的父亲相比,这位君主更像他的祖父爱德华一世,在法兰西问题上表现得极为强势,曾以血统问题干涉法国国王的继承权问题。
爱德华三世赖以强势的倚仗,是其祖父时期就已经开始风靡整个不列颠岛的威尔士长弓。这种长弓达到一人多高,不仅射程远,穿透力惊人,向敌人密集的区域发射,还能形成一箭连杀数敌的巨大威力。而拉开这种弓,除了要经过长年的精确度训练,要求弓箭手具有强大的力量和体能,因此这些士兵的身体素质,要远优于一般对手。
英格兰的军队,多由国王自行组建和训练。其资金来源得益于盎格鲁撒克逊时期,开始流行的盾牌税。那些治下的领主们,为了逃避兵役,常常拿免役金赎买征召。而一旦有战争发生,他们还会雇佣职业军人代替他们上战场,在这些雇佣兵中,大多都是英格兰长弓手。
而法国士兵大多来自于不同的领地主,这些领地主从管辖地农民那里征收钱粮,然后以骑士领、男爵领、伯爵领为单位,组成一个个军事团体,其征召和训练都由领主负责。
可不同领地主的收入状况和对士兵类型的喜好不同,所以他们所拥有的军队质量也参差不齐。一些大的公爵领,由于资金富裕,其麾下的士兵装备精良,有更多的机会训练,因此战斗力更强。而一些贫瘠的骑士领,可能连自己的贴身护卫,都无法配备合格的战马。
正是由于领主们贪生怕死花钱雇人代替从军的行为,使得英格兰军队中虽然骑士数量远远低于法国,但其士兵的数量和战争力,反而比法国更充足更强大。
(英格兰长弓手)
二、后继兵源的比拼。战争初期,无论是爱德华三世亲率的克雷西之战,还是黑太子的普瓦捷之役,英格兰的长弓手们都以少胜多,以弱克强。他们名扬欧陆,射出的箭雨令所有法国领主胆寒。
不过这种状况到1320年时发生了改变,虽然法国的士兵战斗力不如英格兰人,但重骑兵数量却是英格兰的三倍以上。当时的法国治下的男爵领多达300个,每领下辖骑士领30个,这样法国至少有九千骑兵。
而英国的骑士领主,即使在鼎盛时的爱德华一世时期,加上苏格兰也只有三千左右。更何况百年战争期间,苏格兰一直降而复叛,剿而复降,根本不可能为英格兰提供什么兵源。再加上免役金制度,使得骑士领主们,都愿意花钱苟安,从而导致英格兰骑兵数量不足。而法兰西骑兵们则利用人数优势,快速机动迂回作战,以小规模冲突避免落入包围圈。使得昔日利用拒马桩以逸待劳的英格兰长弓手,优势荡然无存。
(玫瑰战争)
三、国家意识的较量。战争前期,法兰西节节败退,连首都巴黎都被英格兰攻陷,大半个国家沦落敌手,贵族们惨遭杀戮,为了避免厄运继续降临,余下的贵族们聚拢在太子身边,团结一心一致抗敌,整个法国的国家意识开始觉醒。
但连战连捷的英格兰,却反而因为胜利,陷入争权夺利的漩涡中,一些贵族居功自傲,开始为争夺地盘大打出手,连最大的兰考斯特及约克家族之间,都引发了红白玫瑰的内战悲剧。
此消彼长之下,内斗的英格兰无力维持对法国占领地的统治,最终全国一心的法国全面反击,在1453年夺回吉耶纳,收复全部失地,百年战争以法国胜利而结束。
百年战争不仅让法国重新建立更加稳定的集权,也让英格兰失去了所有岛外领地,成为一个海岛国家,而正是这种失利,让盎格鲁人转而将目光投向海洋,开始海外殖民地扩张,成长为一个新的日不落帝国。
(参考资料:《英法百年战争史》等)
11.15世预赛-北爱尔兰vs意大利,蓝衣军团战意上面藏着什么秘密?
按纸面实力顶多0:2/1:3,赢三球难度极大,世预赛欧洲区打到现在局势基本已经明朗,很多队伍有时候已经不光是比硬实力还要看人脉、历史恩怨,就像法国打乌克兰只会赢一球(不排除实力和临场发挥的因素)但是打芬兰按理是不怕输的,因为已经出线了但是从历史看法国不会做顺水人情,所以意大利这场想大比分胜北爱几无可能!从瑞士开出三球的盘口已经预示着意大利这边会凶多吉少,意大利自己挖的坑得自己填,按欧洲足球惯例(法国和西班牙是仅有的两支打破规律的球队)上年度或本年度夺取大赛冠军的接下来的大赛都会困难重重!虽然意大利屡次上演后来者居上的好戏!所以结论是意大利能赢但是让两球很困难顶多走水!
葡萄牙和西班牙足球哪个更厉害?
现在西班牙的阵容相对葡萄牙来说年纪比较大,30出头的主力还是比较多的,拉莫斯,皮克,席尔瓦等多名主力都比较年长,虽然还有比较年轻的球员莫拉塔等,但对强队还是要用这些老将。葡萄牙相对比较年轻,除了大哥C罗,其他都是比较年轻气盛,马竞菲利克斯年轻,技术好,大有接班C罗的样子,葡萄牙团队精神非常不错,有老队长C罗的精神和担当,葡萄牙队都在上升的阶段。虽然球星没有西班牙多,个人觉得葡萄牙相对会差点,你们怎么看?欢迎评论!
终极较量!巅峰范佩西VS巅峰本泽马,你觉得谁更强?
超级射手!从背锅侠到神仙球,本泽马与“范大将军”,谁更强?
看到有球迷朋友这样问,我直接说答案。
论整个足球生涯的荣誉,本泽马的成就更高。
但只说巅峰状态,确实是范佩西更强。
不信?咱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综合分析。
范佩西:荷兰前锋,1983年出生,效力费耶诺德,阿森纳,曼联和费内巴切。
英超1个,欧洲联盟杯1个,足总杯1个,社区盾杯2个。
英格兰足球先生1个,英超金靴2个,英超助攻王1个。
范佩西的金球奖最高排名,是第九名(2012年)。
本泽马:法国前锋,出生于1987年,效力里昂和皇马。
欧冠4个,法甲4个,西甲3个,欧洲超级杯3个,国王杯2个,法国杯1个,西班牙超级杯3个,法国超级杯3个。
法甲射手王1个,法国足球先生2个,欧洲新秀奖一个。
本泽马的金球奖最高排名,是第十六名(2014年)。
范佩西和本泽马都司职前锋,但是两人的技术特点和战术任务完全不同。
范佩西踢过右边锋和中锋,他担任过荷兰队和阿森纳队长,拥有神奇的左脚技术。
范佩西的盘带突破和无球跑动能力兼具,护球和做球能力也很强。
出色的预判,球感和想象力,可以让“范大将军”时不时完成凌空抽射或者鱼跃冲顶这样的“神仙球”。
“背锅侠”本泽马是另类中锋,他擅长的,不是门前抢点射门这些,而是喜欢回撤到前腰区域,给队友们制造插上的空间。
本泽马拥有强壮的身体,细腻的脚法和极强的战术执行能力。
他的控球,盘带和传球能力都很强。
出色的技术和速度,让本泽马的突破更为犀利。
他也曾被足球媒体认为是“亨利和特雷泽盖的结合体”。
论冠军荣誉,肯定是本泽马更多。
他是欧冠大赢家,联赛冠军数量也不少。
再加上各种“背锅”,“都赖”,“吐饼”或者“快乐”等话题度,让本泽马在球迷群体当中的存在感更强。
因为伤病和平台等原因,范佩西在俱乐部领域的冠军荣誉不多,但他的国家队表现,能吊打本泽马。
范佩西是荷兰队获得世界杯冠军和季军的成员,曾经以荷兰队队长的身份,在世界杯对卫冕冠军西班牙队鱼跃冲顶,贡献经典时刻,真是大场面先生。
这就回到本文的主题,本泽马的平台和荣誉都比范佩西更高,但你无法界定哪年的本泽马是“巅峰本泽马”。
本泽马往往是老虎了几场,然后病猫了几场,没有把“巅峰状态”贯穿到整个赛季——他既能为C罗送出助攻,也会一直浪费C罗的妙传。
范佩西伤病太多,在整个足球生涯,只踢了2010年-2013年这三四年的好球,但是,范佩西在球感,射术和想象力方面的优势太明显了,巅峰期的范佩西,简直是最完美最具观赏性的超级射手。
如果说本泽马侧重战术价值,那么巅峰范佩西,就是战术价值与个人能力兼具,他在阿森纳,曼联和荷兰队,都表现出了极强的核心带队能力。
受过大伤表现却最好的球员?除了马拉多纳和罗纳尔多,他也不差!
被低估的大师!亨利博格坎普时代的阿森纳,“真核”另有其人?
如果不比较这个足球生涯,只比较“巅峰期”,那么,我觉得,巅峰范佩西胜过巅峰本泽马。
你觉得巅峰期的范佩西和本泽马,谁更强?
上图的3位球星,你能认出是谁吗?欢迎一起讨论。
如果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可以点击关注我的头条号“绿茵守望者”,您的回复,关注和点赞,是我发文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