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蝶直播app官方下载

2023-12-11 11:32:09 59 0

细辛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它的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

细辛又叫小辛、少辛,属于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是名贵的中药材,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祛风散寒、治疗头疼、咳嗽、风湿等病症。那么细辛如何种植呢?

细辛种植技术

1、整地。林下栽培细辛,整地时先將底柴割净清除场外,再用耙子搂出石块等杂物,然後开始刨地。深度视土层深浅而定,不要刨出老板底,一般深5-20厘米即可。刨完头遍後再用耙子搂一遍,將草木根清出田外,搂平後再细刨一遍,將土中遗留的草木须根刨出,搂净搂平後即可做床。采用农田或园田地栽培细辛,要先把地翻一遍(深20-30厘米),打碎土块,每667平方米施猪粪2000-3000公斤,將粪肥翻入土中拌匀、搂平、整细,再进行做床。

2、做畦。细辛做畦方法简单易行,顺山坡或稍与山坡倾斜做畦,不要横山做畦,以防雨水冲刷。一般畦宽1.2米,高20厘米,长短可根据地形而定,一般10-30米为宜,过长不易整平,作业道宽0.8米。林下土质肥沃,一般不施基肥。

3、播种。细辛种子的特性是干籽不易出苗,采收後应趁鲜播种。否则將随着干放时间的延长,发芽能力逐渐降低。试验证明,鲜种子的发芽率可达96%,干放60天发芽率降为2%,如干放时间再长播後全不出苗。适时播种是提高发芽率和保证全苗的关键,采种後如土壤墒情好即可播种。一般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进行,最迟不要超过7月末,否则影响长根。

细辛种植时间及方法

种子繁殖为主,也可分根繁殖。种子繁殖:夏播,6月上旬、中旬采果实,置室内堆放1-2d,待果实变软后,去掉果皮,淘洗种子,及时播种。切勿干燥贮藏。或短期沙藏,于7月份播种,条播或穴播。条播按行距10-12cm,播幅4-5cm,每行播120-150粒,1公顷用籽约60kg。播后2-3年可移栽。分根繁殖:将根状茎顶部留根条。栽植时按行株距30cm到20cm开穴,每穴栽2-3段根状茎。

细辛的生长习性

细辛是一喜阴性植物,多分部在山区腐殖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下,或生于密集的灌木丛间,山沟底部稍湿润的地方及林缘地带,所以形成一种喜湿、喜肥、喜阴、怕强光的特性,但在林下郁闭度过大则生长极为缓慢。实践证明只有透过"花达阴"或充足的散射光并加强水肥管理,才能使细辛速生高产。

细辛品种分类

1、细辛(原变型),常卷曲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状,具短分枝,长1~250px,直径0.2~10px;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形的节,节间长0.2~7.5px,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细长,密生节上,长10~500px,直径2.5px;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有须根和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黄白色或白色。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2、汉城细辛(变型),该变型叶片背面有密生短毛,叶柄被疏毛。产于辽宁东南部。生于林下及山沟湿地。朝鲜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朝鲜汉城。本种全草入药。

3、华细辛,根茎长5~500px,直径0.1~5px,节间长0.2~25px。气味较弱。

怎样防止胡萝卜成株、半成株干枯死亡?

大家好!胡萝卜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两面现边缘不明显的淡黄色斑,后病斑现白色稍隆起的小疱,大小约1-5毫米,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白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孢子囊。病斑多时,病叶枯黄。种株的花梗染病,花轴肿大,歪曲畸形。

防治胡萝卜糠心病;主要危害胡萝卜地下部肉质根。表现为萝卜肉质根中心部位发生病变甚至出现空洞现象,俗称糠心。早期症状为肉质根现环状或放射褐色病变,致商品价值降低或不能食用。如出现空洞现象,则几乎完全丧失商品价值,损失更大。防治;增加磷钾肥使用,膨大期喷施磷酸二氢钾+钙肥喷施,注意肥水管理,不要过于干旱,土壤水分85%左右为宜。还有注意田间的杂草清理和病菌防害,提前做好病虫的危害,不管田间还是土地都要保水份不易过于充足以免胡萝卜出现断根现象!

防风怎样人工种植?

1.选地整地

(1)防风种植基地选择,它具有较强的耐寒力和耐干旱力,所以不能选择在过湿的土壤中种植,种植地尽量选择地势较高、向阳的地块。防风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种植为宜,粘性土不适宜种植。

(2)防风种植整地步骤,在选择好种植基地以后将地块进行深耕翻入,种植前要施足基肥,每亩施用6000-8000斤的农家肥及40斤的磷酸钙,将其深耕翻入,在做高畦。

2.繁殖方法

防风繁殖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种子繁殖,另外一种是分根繁殖,目前大家用的最多的是种子繁殖,今天就为大家讲解一下种子繁殖的具体方法吧!防风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春播时间在3-4月时间在,秋播时间在9-10月时间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放在温水中浸泡24小时,充分吸水后在进行播种。播种时采用在畦面开沟条播,在覆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一月内即可出苗。

3.田间管理

当防风幼苗生长在4-5厘米的时候,要及时的间苗,当幼苗生长到10厘米以上是,要及时定苗,定苗控制株距15厘米左右。在定苗后每年要进行2次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以免杂草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在中耕时还可和培土一起进行,夏季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冬季培土以利根系越冬。

4.病虫害防治

防风种植过程中会出现的病害分别是白粉病、黄翅茴香螟以及黄凤蝶。我们主要做的是发现有相关病害出现,立即买药剂杀死,然后加强植株间的通风透光性。

白芷出苗时最适宜温度

1.选地整地:白芷对前作选择不甚严格,一般棉花地、玉米地均可栽培,以耕作层深,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温暖向阳比较湿润的夹沙土,一般产区均在平原地带的地方为好。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翻耕深为33厘米为宜。晒后再翻一次,然后耙细整平,作畦,宽100~200厘米,高16~20厘米的高畦,畦面应平整,畦沟宽26~33厘米(排水差的地方用高畦),土壤细碎。耕地前每公顷施堆肥草木灰150千克左右。  2.繁殖方法:用种子繁殖,白芷应当选用当年所收的种子,隔年陈种,发芽率不高,甚至不发芽,不可采用。有的药农经验用正中主茎上所结的种子,再播种时,容易提早抽空,影响产品质量。而利用测基上所结的种子播种,白芷发芽率70%~80%,在温度13~20℃和足够的湿度下,播种后10~15天出苗。  白芷播种期分春秋两季。春播在清明前后,但产量低,质量差,一般都不采用。秋播不能过早过迟,最早不能早于处暑;不然在当年冬季生长迅速,则将有多数植珠在第二年抽薹开花,其根不能作药用,但最迟不能迟于秋分;因秋分后雨量渐少,而气温转低,白芷播后长久不能发芽,影响生长与产量,故应在8月上旬全9月初播种。  播种方法:白芷宜直播,不宜育苗移栽,移栽的植株根部分叉,生根生长不良,影响产量和质量。采取穴播和条播,播前畦内浇透水,待水渗下后,开始播种。播前种子要用机械方法,去掉种翅膜,然后在温水中(45℃)浸泡6小时,捞出后擦干播种。穴播按行距33厘米左右,株距16~20厘米开穴,穴深6-10厘米,播后用水浇,洒水或覆盖草的方法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播后0-20天出苗,秋播的白芷主根大,产量高,条播按行距33厘米开沟,将种子均匀撒下,盖层细土,播种量每公顷用15千克以上,其他同穴播相同。  3.间作:为了经济利用土地,在白芷地内亦可进行间作,原则上以短小作物为好,在白芷播种之后,在其行间种植蔬菜,如葛笋、菠菜、蒜苗等,间作物必须在立春前收获,以有利于白茫生长,以菠菜、蒜苗为最多。菠菜是在行间进行条播,蒜苗则每隔3厘米栽植。  4.田间管理  (1)浇水:雨水充足的地方可不用浇水,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播前必须深水,翻地保墒,播后遇干旱、久旱必须浇水。墒情不好,就得浇水,约浇水4次即可发芽,以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幼苗生长,小雪前应浇饱水,防止白芷在冬天干死。第二年春天浇水在清明前后,不能过早,地温低,水寒苗不肯长。以后每隔10天浇一次水,到了夏天应每隔5天浇水一次,特别是芒种到谷雨前,水少主根不能下伸,则须根多影响产量。在伏天更应保持水分充足,不能使苗因缺水而短垂;否则主根木质化降低品质。  (2)间苗:当春季幼苗返青高6厘米时,进行间苗,适当的择去弱苗,使幼苗分布均匀,通风透光,当苗高13~16厘米时定植,每穴留壮苗1~2株,条播技16厘米左右留壮苗一株,注意除去过弱的苗和过大的。茎呈现青白色的幼苗选择掉,减少将来抽基白芷的发生,总之保持匀苗。  (3)中耕除草:每次间苗时,均应中耕除草,第一次待苗高3厘米时用手拔草;在土壤板结时,可浅松土3厘米左右,不能过深,否则主根不向下深,叉根多,影响质量。第二次待苗高6~10厘米时除草稍深一些。第三次在定苗时,松土除草要彻底除尽杂草,以后植株长大封垄,不能再行中耕除草。  (4)追肥:白芷追肥在当年直少宜淡,以免植株徒长,提前抽空开花。播种第二年植株封垄前追肥1-2次,结合间苗和中耕时进行,每公顷追肥量饼肥2250~3000干克,亦可用化肥和人畜粪尿代替,开浅沟施下。雨季后根外喷施磷肥,也有显著效果。  (5)选留良种:白芷在第二年5月份往往有少数生长特旺,抽薹开花。这种白芷所结种子不能作种用,因用后即将提前抽薹开花。同时在即将抽薹后,根部即瘦小而成木质,以后逐渐枯死,不能再作药用。故及早择除,免去耗肥料,影响邻株的生长。在采挖白芷时,选择主根粗壮,无分叉的,集中栽于肥沃地上,按行距80~100厘米,株距30厘米开穴,根可倾斜,不能弯曲,覆土3厘米左右,上盖肥等再覆土6厘米,加强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不久即可另生新苗。在当年11月及次年2至4月份,应各进行中耕除草施肥1次,每次施肥应较多,这样才能长好。5月下旬,即可抽薹开花,6月下旬种子即可陆续成熟,此时即应随熟随采,以免种子被风吹落。采后放于通风干燥处,勿烟熏。  另外,也有的地方,原地留种法:即在第二年秋季采收白芷的同时,在地里留出一些不挖,以后加以中耕除草等管理,到第三年5月以后即可抽薹开花,结出种子。此法结出的种子发芽率差,植株短小,根部发育不良,不宜采用。在寒冷的地方,把根挖出来放在地窑里,用沙埋起来,待第二年早春再栽到地里,及时进行中耕除草,施足追肥。  5.病虫害防治  (1)斑枯病:又叫白斑病,病原是真菌中一种半知菌,主要危害叶部。病斑多角形,初期暗绿色,以后灰白色,上生黑色小点,即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残组织,集中烧毁。②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400~500倍液喷雾。  (2)黄凤蝶:属鳞翅目凤蝶科,以幼虫食害叶片。  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杀幼虫和蛹。②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每隔5~7天1次,连续3次,或用青虫菌(每克菌粉含孢子100亿)500倍液喷雾。  (3)蚜虫:属同翅目蚜总科。以成、若虫危害嫩叶及顶部。防治方法见黄芪病虫害及其防治。  (4)红蜘蛛:属蜘蛛纲蜱螨目叶螨科。以成、若虫危害叶部。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园,拾净枯枝落叶烧毁,清园后喷1波美度石硫合剂。②4月开始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5%杀虫脒水剂500~1000倍液喷雾,每周一次,连续数次。  (五)采收加工:春播白芷当年即可采收,9月中下旬采。秋播白芷第二年8月下旬叶片呈现枯萎状态时采收。当叶片桔黄时开始收获,选晴天,将白芷望叶割去,作为堆肥,然后用齿耙依次将根挖起,抖去泥土,运至晒场,进行加工。摘去侧根,另行干燥,并将主根上残留叶柄剪去;晒1-2天,再将主根依大、中、小三等级分别暴晒,以便管理。在晒时切忌雨淋,晚上要收回晾干,在晴天运出再晒,否则烂或黑心。通常用烘炕进行熏硫,将白芷用草包或麻袋盖严,每500千克鲜白芷需约3,5~4千克硫磺,熏时要不断加入硫磺,不能熄灭,直至熏透。约熏一昼夜后,取样用小刀切开,在切口涂抹碘酒,若蓝色很快消失即表示硫以完全熏透,可停火,若蓝色不消失,再继续,熏后抓紧晒干。包装存于干燥通风处,每公顷可收干白芷3750~5250千克,高产田达7500千克。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