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里的越位和反越位概念是什么?我该怎么体会呢?
大家好,我是高调的低调着,感谢邀请回答!
越位和反越位是足球比赛当中争议最大的,而且也是最具吸引力的规则,正是由于越位的出现,才使得足球的比分胶着,使得足球这项运动魅力四射,设想一下,没有越位的足球比赛,使得进球难度变得轻而易举,弱化了进球的价值,那么到底什么是越位和反越位呢?我们一起来科普一下!
越位,就是在守方半场,攻方持球人在传球的瞬间,攻方接球者前面少于两名防守球员(包含守门员),则越位。
反越位。在守方半场,攻方持球人在传球的瞬间,攻方接球者前面大于等于两名防守球员(包含守门员),并且在接球者接到球时直接面对门将,形成单刀,则形成反越位。
如何把握好越位和反越位,对整支球队都是一种默契程度的考验,攻方球员传球和跑位的时机都要把握的恰到好处,必须要精准,这需要在训练中长时间的磨合。
越位是犯规,这里我们懂得概念就可以了,执行反越位战术会影响比赛的进程,我们来分享几个反越位战术的要点:
1.传球的时机要突然。
一定要在防守队员意识到进攻球员要传球撕开防线意图前,将皮球精准快速的传出去。
2.传球方式要多样化。
传球时,可以采用直插,过顶,半高球等方式传过去,尽量使皮球饶过防守队员,以最佳捷径传递到队友的位置。
3.跑位球员跑动要隐蔽。
要把握好突然启动这一下,坚决执行战术,具有良好的大局观念。
4.传跑要默契。
一次完美的反越位战术,需要传球球员和跑位球员的完美默契,这是足球场上传球精准和跑位风骚的最佳组合,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来培养彼此的默契程度。
足球比赛为什么会有“越位”规则,设置这个规则的意义是什么?
没有越位,会增加防守难度,攻、防会变得相对平均,攻、防转换速度变快,进球机会更多,就有点像篮球规则了,可能会出现人盯人战术,应该更有观赏性。
足球规则里面的越位具体指的是什么?
一、越位位置 1.队员处于越位位置本身并不是犯规。 2.队员处于越位位置: ·队员比球和最后一名对方队员(对方守门员除外)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 3.队员不处于越位位置: ·队员在本方半场内; ·队员带球时; ·队员齐平于最后一名对方队员(对方守门员除外); ·最后一名对方队员(对方守门员除外)比队员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 二、犯规 1.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在同队队员踢或触及球的一瞬间,裁判员认为其就下列情况而言“卷入”了现实比赛中时才被判为越位犯规; ·干扰比赛; ·干扰对方队员; ·利用越位位置获得利益。 2.没有犯规 ·如果队员直接从下列情况下接到球,则没有越位犯规: 球门球; 掷界外球; 角球。 三、违规和判罚 对于任何越位犯规,裁判员应判给对方在犯规发生地点踢间接任意球。 现在运用的越位规则,是1925年规定的,它对足球运动技术和战术的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越位规定的制度,也没有足球运动的今天。 越位,顾名思义就是越过球的位置的意思。用足球规则的术语来说就是:队员较球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者,即处于越位位置。换句话说,当队员踢或顶球时,同队接球队员在对方半场内所站的位置是在球的前面,并且他与对方球门线之间,对方队员不足两名(只有一名对方球员或没有)时,就是越位了。 如果同队队员回传球或平行传球时(即球与接球人平行,距对方球门线相等),接球人不算越位,因为他并未在球前面,仅与球平行。 判罚越位的关键,不是在队员接球时而是在同队队员传球时即同队队员踢球或顶球的一刹那。当传球时,接球队员如果不处在越位位置,而是在踢出的球在空中或在接球时跑到越位位置,不得判罚越位。相反,虽然队员在同队队员传球时处于越位位置,然后又跑回非越位位置接球,则应判罚越位。 在对方队员踢球时,同队队员停球或带球时,无论哪方的队员,无论在何位置,均无越位犯规可言。因为判定越位是指同队队员传球时的一刹那,这是判定越位的主旨和关键所在。 如果守方队员故意退出场外造成攻方队员越位属非体育的行为,裁判员不但不判攻队队员越位,反而应在成死球时给守方队员予以警告。 国际足联最新规则规定:队员所站的位置与对方倒数第二名防守队员平行(包括守门员),不算越位。 下列情况不能算越位: 1.队员在本方半场。 2.对方有两个较其更近于对方球门线者。 3.直接接到由球门球、角球、界外球开出的球及裁判员所最后接触的球 队员如处于越位的位置,如果裁判员认为该队员没有影响比赛,没有阻碍对方的活动,或没有从所处的越位位置获得有利条件,不应判罚。 规则规定:最后触球或踢球为对方队员者,不算越位。 这一规定系指队员虽然处越位地位,但触球或踢球给他的不是同队队员而是对方队员。但如果是对方队员没有控球权时的触球将球交到队员脚下,则有越位犯规,此时判断越位的依据仍为最后触球的同队队员出球的一刹那。拥有控球权与否由裁判掌握。 队员进攻时,由于前冲使身体越过了球门线(跑入网内),裁判员应看该队员是否影响了守门员来决定是否判罚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