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战时日本和德国一对一对打,结局会怎么样?
你好,我是冬雨AK,我来说下我的看法,现实中,两国没有发生战争,我们只能架空历史来推想一下,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纯属个人臆测,不具有可参考性,欢迎提出意见
我认为如果二战只有德日一对一对打,其他国家不插手不提供支援,战争过程中双方会互有胜负,但结局肯定德国获胜。
首先比较一下两国军力德国陆军面对日本陆军,完全可以做到绝对的碾压(这个问题我认为无需质疑)不必说两军单兵火力配备 团属 师属火炮数量,单就从两国的坦克数量 质量 作战战术来说,日本完全不是对手,面对虎式 虎王 豹式 还有其他各型坦克歼击车 自行火炮,日本结局可能比苏德战争之初的苏军更惨!如果日军能采用合适的战术,可能还能多支撑一段时间,可以日本陆军仍然沿用一战甚至日俄战争的战术!
海军方面,日军占据绝对的优势,这也毋庸置疑,拥有多艘重型航母,十几艘战列舰,几十艘巡洋舰,所以,如果两国舰队决战,德国必败无疑,但我相信德军将领绝不会蠢到那个地步,其实二战德国海军实力尚可,拥有的主力舰为俾斯麦级战列舰2艘 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2艘 德意志级战列舰3艘 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3艘,还有大量U型潜艇,如果德海军利用其战舰的高速性,采用破袭战 骚扰战,利用U型潜艇“狼群战术”,偷袭和破坏海上运输线,完全可以让旧日本海军焦头烂额!
空军方面,两国都拥有数量庞大的机群,都拥有二战中最好的几款战机,德国的BF-109和FW-190,日本的零式,战争前期可能两军互有损伤,随着战争后期,德国战机各种改型的出现,性能完全超过零式,尤其是喷气式战机262出现后,日军将无招架之力。最终空中战斗将是德军获胜。
两国士兵战斗意志都不差,都已作战凶猛残忍顽强著称,但我觉得德军士兵战术素养要更高一些
两国的工业经济实力和资源储备两国在二战时期都是工业化国家,但日本和德国这个老牌欧洲工业强国来说,还是不够看的,二战前,德国已经是欧洲第一工业强国、第一经济体,实力仅次于美国。以钢铁产量为例,1940年德国年产钢铁2154万吨(此时德国还未进行战争总动员,还有潜力可挖),而日本只有686万吨。不到德国的三根之一,正是凭借强大工业实力,德国可以为战争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德国工厂每天都在制造着大量的飞机 坦克 枪击弹药……源源不断得补充前线。而日本本身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基础薄弱,工业能力在亚洲范围内是最好的,但和老牌列强德国比还是差一些
所以综合两国国力和军力,我认为德国将会取的最终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为什么会败给苏联?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纳碎为什么败给苏联,其一主要是战线拉的长,物资补共跟不上。其二不占天时地理人和,其三输给了反法西斯同盟。
二战德国开局几乎“无敌”,最后却为何满盘皆输?
二战开局德国占尽优势,在大好的局势下最后却满盘皆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德国的领导是希特勒。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首先,作为一个睿智的政治家,是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之所以输掉战争,与两线作战有很大的关系。作为一战的亲历者,希特勒应该知道在没解决英国,而且美国态度暧昧不明的情况下,主动进攻苏联,很有可能重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覆辙,陷入两线作战的泥潭。可惜历史证明,希特勒就不是个正常人,哪怕明知可能是条不归路,却依然我行我素。
其次,在作战中,希特勒总是喜欢外行指导内行。元首士兵出身,没接受过系统军事理论学习,可是却偏偏喜欢到处指手画脚。进而影响了德国的整体战略。
1940年,英法联军陷入绝境,困守敦刻尔克,就在英法觉得只有出现奇迹才能挽救这数十万主力部队之时,希特勒成为了盟军的大救星,他下令部队停止进攻,因此给了英法联军逃脱的机会。
1941年8月上旬苏德战场,德军攻占斯摩棱斯克,是通往莫斯科路上一个重要据点,但斯摩棱斯克的战斗阻碍了德军的攻势直到9月中旬,有效地瓦解了闪电战的战术。其后,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到达莫斯科外围,但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命令他转向南方去支持龙德施泰特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对乌克兰首府基辅的攻击。从而给了斯大林喘息的机会。
其三,错误的民族政策。党卫队在占领区肆意杀害当地居民和犹太人,纳粹的残酷的民族政策使,把很多人都推到了德国的对立面,甚至德国内部不少人也对希特勒残酷的民族政策不满。
著名的7·20刺杀事件,一个很重要的诱因就是将领对于希特勒民族政策的怀疑。
希特勒被称为现代历史上最大的战争冒险主义者,说白了他就是一个赌徒,敢于孤注一掷,铤而走险,甚至不惜以自己的生命和整个德国的命运为代价。可以说希特勒他既成就了第三帝国,同时毁灭了德国。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德国和日本相比,谁的综合国力更强?如果放开了发展,谁的军事实力更靠前?为什么?
我们首先比较一下德国和日本的综合实力,我们再来具体分析一下。德国,复合制国家,极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战元凶。GDP是3.677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位。领土面积35万平方公里,排名61位,日本。君主立宪联邦制国家。极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元凶。GDP4.872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领土面积37万平方公里。排名60位。通过对比我们可以了解到,德日的综合国力基本差不多。整体综合素质也是不相上下。
就目前来,德国显然高于日本,因为现在德国已经不受二战束缚、完全可以自由发展国防力量和军事水平,而日本仍然是“非正常”国家,受美国制约,所以不敢太“放肆”因此在军事力量,国防发展水平不如德国,但日本底蕴深厚,有着巨大的军事潜力。放开了发展应该具有惊人的实力,我们也必须承认。除去核武器。东方大国的常规武器和制导武器应该不如日本。对于此,东方大国应该保持高度警惕。
在美国的制约之下,日本现在军事实力还是十分强大,日本是海岛国家,军队偏向于海空军。海军具有出云加贺两艘攻击型准航母、金刚宙斯盾军舰,(宙斯盾十项全能且国产率百分百)。驱逐舰大概40艘。苍龙级潜艇分分钟可以成为核潜艇。空军有四代隐身重型战斗机F35A、E-2c和E-767,陆军有10式坦克和机动力爆表的13式机动战车。而且日本武器更替时间短,海军军舰20年就替换,而美国一般也得30年。在武器研发上,日本本着低调、严谨、执着、追求精益求精极致完美。而且高精尖武器可以做到80%自主研发,如果不是美国压着,日本能够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也可以想象了。海军具有世界第一的亚洲反潜能力。
日本自卫队由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组成。现役总人数约25.5万人。 军费开支排名世界第五,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1%。(这是美国强行规定不得超1%)。最高军事统帅是首相,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内阁会议。也就是说,安倍晋三是现任日本自卫队最高统帅。行政事务由防卫省担当(必须是文职)。分为五个战区,即北方,中部,东部,东北部,西部五个部。中部方面队就是针对东方大国的。日本现任统合幕僚长(总参谋长)是冈部俊哉陆军上将。武居智久上将是日本现任海上幕僚长(参谋长)。应该说,自德国统一以后,德国就完全彻底地摆脱了二战的阴影,欧洲各国对德国发展军事实力也不介意,但德国却刻意降低军事发展和国防实力,在17年的北约军事演习中,德国国防军居然输给意大利。这一结果让德国国防部遭到德国民众一致咒骂,也让意大利惊讶不已。德国自古就不是海战强国。军事实力依旧以陆军为主,德国现役国防军现役部队17.7万人。由海陆空三军组成,德国总理为三军总司令。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联邦安全委员会(成员包括防长以及三军参谋长和总理制定成员)。军费开支是GDP比重的1.2%。德国国防军包括,陆军总兵力为8万人。主战坦克是“豹”2型 。海军兵力为1万6千人。潜艇是212级主战潜艇。护卫舰是不来梅级。空军主战机是龙卷风攻击机和台风战斗机。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是全军第一军人,为三军最高职业军官。威克尔上将是现任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
如果德日两国彻底放开发展,就军事能力和科技而言,日本绝对高于德国,由于两国发展方向不同,海军日本肯定高于德国,陆军德国秒杀日本,空军德国不如日本。在这一点上我们必须承认,军事的发展,除了美国之外,哪一个国家都比不上日本,但日本最大的短板是兵员素质堪忧,现在日本人都是宅男。没有阳刚之气。
我清水空流,历史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二战时期德日两国相比实力如何?
二战时德日的军力可以从两场战争中开出来,一场是德国闪击苏联另一场是苏联围殴日本关东军,从这两场战争中能明显的看出两国实力的差别是巨大的。
德国对苏联进行闪击战出动了190个师,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大炮以及190艘战舰兵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苏联在被如此强大的军事力量打击下节节败退,西部的66个机场遭到狂轰乱炸,在半天之内就损失飞机1200架,其中有800架还未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于机场。同时西部城市、海空军基地、通讯设施,在德国空军的袭击之下也损失惨重,边境军区指挥机构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再看日军与苏军的诺门罕之战苏军动用约10万人、坦克500余辆,装甲车约350辆以及数百架飞机在朱可夫元帅指挥下对日军进行了一场铁血屠杀,日军在此战中惨败。从此日军也就断了北上进攻苏联的念头,从而使苏联能够把在远东地区的军队大量调往苏德战场前线对德军进行作战,从此也挽救了苏联的命运。
从德日两国的军事实力的差距就可以看出德国的综合国力是日本所不能企及的,德国有更加强大的国力来支撑战争,不过由于战争的非正义性最终德意日轴心国也摆脱不了覆灭的命运。
德国和日本军队到底哪一个更强悍?
德军。日军在远东攻苏,一战认怂。德军打苏军,打到莫斯科。
一战二战的历史中,德国两次攻打法国,为什么一败一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进行了数十年的军事竞赛,早已有准备,而且士气高涨,又有盟友的倾力帮助,所以最后赢了德国。
普法战争埋下的仇恨种子,法国民族内心对一雪前耻的渴望,决定了法国必须要在下一次战争中打赢德国。1871年,趾高气扬的德皇威廉一世,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这是对法国非常非常大的侮辱。这侮辱有多大,可以假想一下,日本假如在紫禁城宣布日本帝国成立,我们会怎么么想,法国当时承受的侮辱大概就是这么大。
面对如此打的深仇大恨,法国整个民族心中的整个民族主义情绪几乎是瞬间被点燃。这仇恨就像被法国憋了快五十年,终于在一战中全部的倾泻回德国人身上去了。当然光有仇恨,法国还不足以打败德国,但是这仇恨很快就变成了法国民族复仇的力量,直发泄到了法国的兵工厂上。
法国有准备的预谋 ,与德国的军备竞赛。法国在虽然在普法战争中失败了。但是却加足马力,赶上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度还成为了世界科技中心。工业力量的增长,法国的军事家底更加的深厚。同时在绿水学派的影响下,法国没有主动的去大造海上力量,而是着重的发展陆军。意图非常的明显,法国准备和德军在陆上重新决战,报仇雪恨。挽回欧洲第一陆军的称号。法国陆军从1880年的543000人,到战前1914年的910000人,短短的三十四年时间,法国陆军的人数增长四十多万人。
这一人数超过了德军在1914年891000 的陆军人数(德军在两面受敌的情况下,这些兵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当一战爆发时,德军按照施里芬计划一路推进,想用速战速结的办法解决法军,没想到德军强大的机动力,却遭到了数以万计的法军集团军的阻挡,法军就像一个深深的泥潭,把德军死死的拖住了。而法军又是在本土作战,各方面的补给远远比德军容易。德军在无数次沟壕战阵地战之后,人海冲锋基本上把德军的战斗力消耗完了。
协约国的建立,快速反应的盟友,为法国提供了大量的援助。萨拉热窝事件中之后,英法两国就快速的向德国宣战。同时英国成立战时内阁,并迅速的做出向法国派遣远征军的决定。(相比二战的“静作战”英国在一战对盟友的反应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在同年九月份进行的马恩河会战中,英国已经和法国组成联军在巴黎到边境一带阻击德军了在西线,俄国也派出了多个集团军进攻奥匈帝国和德国的边境,导致德国不得不调集大量的军队前往西线。
而在海上,德海军一直被英国海军压制,特别是日德兰海战之后,的德国的公海舰队一直躲在波罗的海的军港上不敢出击。在大西洋上英国的军队和物质源源不断地通过英吉利海峡向法国开来。这些都保证法国在战争初期可以抵挡住德国强大的攻势,最后在慢慢的消耗中战胜德国。
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法国对战争的狂热。一战时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战争,当时的几乎整个欧洲都处在一个对战争的狂热状态中。法国人更是如此。一种民族主义的复仇情绪和帝国主义急于扩张的双重心理,表示在了法国人的身上。战争刚刚爆发,第二共产国际就解散了,法国的共产党人社会党人,纷纷回到法国,声称要为国而战。全部法国国民几乎都想要战争,这和二战期间法国人的最初表现是不同的。
一战前的法国人很像二战前的德国人,全国都在叫嚣战争。整个法国民族都在渴望战争,法国瞬间变成了一个尚武的民族。这种战争情绪对法国打败德国会重要。法国甚至已经在巴黎做好了防御,准备保卫巴黎。而在二战的时候,法国在德军还没有到达巴黎的时候,就宣布巴黎称为不设防城市,放弃了巴黎,逃到了法国南部的建立维希政府。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深受一战后遗症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上至政府,下到国民,普遍害怕战争。经济大危机的重创,使得法国人颓废不振。1929年开始的经济大危机,席卷全球。由于法国没有广阔的殖民地用来转嫁危机,和消化生产出来的过剩产能。法国在经济大危机中的损失,远远高过邻居英国。大危机之后的法国,经济下滑,全国有几百万的失业人群。而此时的政府却并没有拿出强有力的解决办法,在1933年,大危机结束的时候,法国的经济状况依然不容乐观。这就直接造成了法国的战争准备不住。
在1935年希特勒进军莱茵的时候,法国军队无动于衷,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多余的经费去解决与希特勒的争端。在德国撕毁《凡尔赛条约》大肆扩充军队的时候,法军却在裁员。法国在二战前。德国进攻波兰后,法国进行战争动员,连农民家里的马都要征为军用,而此时的德军多个装甲集团军,基本上完成了机械化。经济的下滑,还极大的打击了法国国内的士气,没有人再叫嚣战争,全部人都忙着为生存找一条活路。当时的德国,却在希特勒的军事扩张中获得了极高的经济增长。经济大危机对法国带来了非常大的伤害,摧毁了法国人再思想上对战争的准备。
一战的后遗症,法国不想再次把血流尽。一战的东线战争几乎都是再法国境内打的。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等等多场大战,都对法国本土的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一战的战争大多都是阵地战,开战前双方都要向对方的阵地上发射几十万的炮弹,然后再组织大规模的冲锋。往往一个炮弹落到阵地上,阵地就会被炸出一米多的大坑,被炸起的尘土几乎可以把人埋掉。同时因为是阵地战,双方往往会进行几个月的对峙,在这个时候,士兵们只能待在狭窄的坑道中,遇到大雨的时候,阵地上还会积满及腰的水。
不仅生存艰苦,双方冲锋时也非常的残酷。当时冲锋,双方士兵就会陷入人海的混战中,敌我胶着,双方就会拼刺刀。刚刚受完炮弹的洗礼,就要从泥潭从爬出来,去迎接冷兵器的搏杀。残酷的一战,给法国士兵留下了残酷的生理和心理的创伤。退役后这些战争创伤 也随之被带回了法国国内。所以面对德国的不断挑衅,法国选择了绥靖政策。这种一味退让的情绪蔓延再整个法国,所以战争来临的时候,法国也丧失了顽强抵抗的勇气。
二战日本德国大战谁会赢?
日德是二战时的轴心国,两国如开战大打,谁胜谁负需要更多从定量分析角度来研究和推断。
从两国综合国力对比看,一个是东方强国,一个是西方强国。但综合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因素衡量,德国工业革命开端更早,经济实力更加雄厚,国民文明文化程度更高。特别是德国的工业和制造业世界一流,武器装备世界一流。显然,在综合国力对比上,德国更胜一筹。
从两国兵力结构对比看,两国都有强大的军力,都有强大的战争动员能力,兵员最高时均达上千万。具体来讲,德国陆军、空军占据优势,特别是在坦克、装甲车、火炮、飞机等主战武器装备方面,德国优势明显。海军方面,由于德军未装备航空母舰等大型作战舰艇,相较日军稍显弱些。但陆海空各军种综合衡量,还是德军占优。
从两国战斗意志对比看,一个是以传统的武士道精神武装,一个是以新兴的纳粹精神武装,两国军人都被这一极端精神所灌输迷惑和强制绑架。仅从这点上说,尽管发起的都是非正义战争,但两军的战斗意志还是都很强的。而日军更甚,无限效忠天皇、战败剖腹自杀、战争后期甚至不惜“举国玉碎”,正是这种极端精神的根本体现。
从两国战略战术对比看,德军推崇的是闪击战。可以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作战思想。德军十分注重战略战役的突然性,特别是将坦克装甲集团快速大纵深大迂回突击发挥到了极致,包括闪击波兰、法国、苏联等屡屡得手。而日军尽管作战理念不算落后,但相较而言,还是比较传统一些,与德军不在一个层次上。
从两国指挥能力对比看,德军当时有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等世界公认的一流名将,可谓是战将如云、人才济济。这些将领,军事素养高,军事实战能力强。特别是在军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组织指挥现代大兵团作战上,更是显示了高人一筹的素质能力。反观日军,只有海军的山本五十六大将算得上这个量级。
从两国交战对象对比看,通过第三方也可佐证两国军力的高低强弱。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总体上看,德军的作战对手显然比日军的作战对手要历害得多。 以苏军作为参照系,苏军与日军和德军都有过交手。但无论是战争初期的诺门坎战役,还是最后的远东战役,苏军都是碾压日军。而与德军交战,则麻烦得多,不容易得多。
综上所述,日德一旦开战大打,显然德军胜算更大一些。不过,日德作为两个轴心协作的国家,是不可能开战的。开战大打只是一个假设的问题。既然是假设,便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不同角度去假想和推断。好在最终结果是正义战争必胜,非正义战争必败。日德发动的战争都是侵略的战争,都是反人类的战争,最终两国都没有逃脱彻底战败投降的命运。
二战中,德国和日本的军队哪一个更强悍?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216条回答。
平心而论,德国和日本陆军不在一个档次。
德国空军同日本空军(当时还没有空军)也不是一个档次。
不过,日本海军则比德国海军强大很多。
我们就来看看陆军吧。
其实就排连一级来看,日本和德国陆军装备的武器差不多。
首先看看1939年时期的德国陆军步兵连,总人数为201人,包括军官2人、士官21人、士兵178人,其中战斗人员共有176人。
比较常见的是这样的武器配备:冲锋枪16支、轻机枪12支、步枪130支、反坦克枪3支、轻迫击炮3门。
我们再看看1939年时期日本的中队,总数有181人,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有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还有3个54人的小队,是作战部队。
日军中队常见的武器配备为:轻机枪9挺、步枪139支,掷弹筒9具。有时会加强2-4挺重机枪甚至1-2门90迫击炮或九二步兵炮(由营拆解支援到连)。
两者区别主要是德军有冲锋枪,日军没有。
这主要是当年日军的敌人中国,还有假想敌苏联,都没有大量装备冲锋枪,日军觉得用不上。日军擅长肉搏战,近距离还可以用轻机枪压制,认为没有必要用冲锋枪。
另外的区别是,日军大量使用50毫米掷弹筒,德军则使用3门80毫米迫击炮。
日军掷弹筒类似于一种远程榴弹发射器,不能精确瞄准,但重量非常轻,只有几公斤。
德军的轻型迫击炮则可以精确炮击,缺点是很重,需要几个士兵伺候。
掷弹筒的优点是可以跟随一些步兵前进,随时炮火掩护,80迫击炮优点是精度高、威力大。
其实德军在排一级也有50超轻型迫击炮,不亚于掷弹筒。
说来说去,两军连的武器差不多,但明显德军更为合理。
在班一级,德军装备近战用的冲锋枪,轻机枪是通用机枪,火力很强。
在连一级,德军装备更为厉害的80迫击炮,虽然重量较大,但火力掩护能力大大强于掷弹筒,排一级也有50迫击炮可以对抗掷弹筒。
虽然连一级双方有差距,但距离并不算大。
双方最大的差距,就在师一级。
德军师一级,官兵大约1万7000人,具有非常强大的重武器:75毫米炮20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36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2门 。
而日军中后期最强的三单位制甲种师团,官兵为2.1万人,数量比德军师多不少,但只有75毫米炮36门。
双方就炮兵来说,区别非常大。
除了武器装备以外,德军早在1939年就开始大量编组可以独立作战的装甲师,采用两翼合围作战的方式,以传统步兵步步推进,装甲部队包抄敌人后路,抢在敌人撤退之前切断退路、封锁补给线,全歼敌人。
依靠这种战术,德军获得了一个个辉煌的胜利,甚至一次战役就歼灭60多万敌军。
相反,日军始终还是传统的步兵作战,同一战区别不大。
日军虽也有不少坦克,却并没有独立作战,只是作为步兵师团的掩护武器。
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前夕,德国就有28个装甲师和16个装甲步兵师。
而日军直到投降,只有5个坦克师团。
数量远远不及,质量也差得很远。日军坦克师团大部分是轻型坦克,少量中型坦克为97式,重量仅有15吨。
在德军眼中,97式也属于轻型坦克,不要说遇到黑豹、虎式坦克,就算是最普通的25吨4型坦克,也可以轻松秒杀它。
德国GDP总量能超过日本吗?如果能,需要多久才能超过?
笔者认为不是没有可能性,但短期内看不到德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的前景。
(2月4日,默克尔和安倍晋三在东京会面)
这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我们可以来看看最新的动态发展。2月4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专程”访问日本,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举行了会谈。双方均表示出深化和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三天前的2月1日,欧盟和日本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生效。这是双方迄今为止签署生效的最大自贸协定。但日本更具有优势的是,2018年12月30日,美国退出后的新版TPP生效,日本还是它的带头大哥,理应也能从这个自贸协议中获利更多,而德国则没有类似的另一个自贸协定。此外,日本已在积极投身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当中,这其中还包括了中国、韩国和印度,因此,经济增长的前景更有理由让人看好。截止到2019年1月,日本已经录得连续74个月的经济增长,是二战后最长的连续增长,相信这也跟上述已经生效的两个自贸协定有重要关系,即期望看涨。
(2月4日,安倍晋三为默克尔举行欢迎仪式)
其次,日本的GDP超过原西德已经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之后,德国就再也没有反超过日本(包括两德1990年统一后)。目前,日本的经济总量约5万亿美元,还是超过了德国约1.2万亿美元。这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说,德国要超过日本绝非易事。但德国的人均GDP比日本的高,目前是全球第19位,日本则是25位,相差6位。10年前,日本的人均GDP一度只比德国落后1位。另外,都说日本是弹丸小国,“小日本”是国人通常对日本国的面积概念,且根深蒂固。但实际上,日本的国土面积比德国的还大2万平方公里,可我们从来也没有用“小”来描述过德国。加上日本有德国所不具有的广阔的海洋资源,总体发展潜力也比德国大。人口规模上看,日本2017年的总人口为1.26亿,德国总人口为8180万。
但日本的问题是,人口自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严重不足,这是它未来发展的减分项。而德国的优势是,它是欧盟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国家(仅次于美国),人口红利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