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员的收入怎么样?
足球运动员的收入,虽然还无法达到高尔夫、一级方程式赛车、NBA等明星的水准,但在体育运动领域,其高薪水还是相当可观。
全球足坛看,收入最高的球星,基本都在五大联赛,中超三外援居然进入前十上图是最新十大国际足球明星年薪排行榜。
梅西/4050万欧、内少/3170万欧、C罗/2660万欧,位列前三。
而来自中超的奥斯卡/2110万欧、拉维奇/2030万欧、浩克/1760万欧,分别位居第五、第六、第八位。
这三名大牌外援,不仅全部挤进前十,年收入还力压德国中场核心厄齐尔、法国天才姆巴佩和博格巴,着实让人惊叹:
咱中超,是“真土豪、不差钱”!
而大家查寻一下德国踢球者网站对三位中超外援的身价评估,就知道中间的差距有多大。
一句话: “给的钱太多了”!
中超整体水平不行,可球员(含外援)收入一点也不含糊2017年,一家专业机构统计,中超16队,共495名球员(含外援),年薪总额为33亿人民币,约合5.032亿美金,税后人均年薪为670万人民币,列世界第六,仅次于五大联赛。
这其中,数量只占10%的外援,分走了75%的收入,相当于人民币24.75亿元。
再说说本土球员的收入,上面是6个高收入国内知名球员,也是现役或前国脚。
这6人中,最低的张鹭(权健),年薪约600-700万,其余基本在1000万人民币以上。
这只是查到的大概数据,实际上,像恒大、上港、鲁能、国安等强队的其他国脚,年薪基本都不低于1000万,甚至更高。
而2017年中超公司年报显示,中超各队总收入超过16亿元人民币,收入相加为18亿元人民币,同年,德勤评估的中超品牌价值为16亿元人民币。
对比33亿元的中超球员工资总额,收入都不够开工资,完全是入不敷出,大亏损啊!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足协要出台限薪令了!
中甲多支球队出现财政危机,经营一支中甲球队一年需要投入多少钱呢?
中国足球来到了多事之秋,中超那边,大连一方、天津天海的闹剧还没有一个定论,中甲这联赛这边也是问题重重,近日,多支中甲球队被爆出财政危机,甚至最惨的四川FC球员都已经在搬东西,推出在即,除了四川FC,上海申鑫、辽宁宏运、广东华南虎三支球队也都爆出了财政危机。SO,问题也来了,经营一支中甲球队一年需要投入多少钱?为什么那嘛多球队扛不住了呢?那啥,还请诸君听我往下细细道来。
经营一支中甲球队一年需要投入多少钱呢?中国足球已经全面进入了烧钱的时代,不仅仅是中超,就连级别较低的乙级联赛也已经告别了之前400万人民币就可以玩转一年的时代。经营1支中甲足球队需要投入多少钱呢?根据媒体此前的报道,在2014年,广东日之泉球队一年的费用就达到了1000万,这还仅仅是2014年的数据。中甲的大连超越在从乙级进入甲级后,首个赛季投入了5000万,战绩方面仅仅排在倒数第二。这也让俱乐部高层感叹,中甲联赛玩不起啊,想要成绩的话,一个赛季的投入至少要达到8000万人民币,否则还无竞争力可言。
场地的租金、安保费用、赛事组织费、直播费用、主场比赛的运营资金、客场比赛的差旅费用,一支球队一个赛季单单这些费用就需要高达上千万人民币,在加上球员的薪水、外援的天价合同、赢球奖金等等,如今运行一支中甲球队如果憧憬杀进中超,年投入至少要达到1-2亿人民币,否则就甭想出成绩。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球队退出?在中甲,最大的指望就是杀入中超联赛去分一杯羹,可这对于大多数球队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中甲球队,市场影响力、关注力有限,但是支出却直逼中超联赛水准,入不敷出,这是很多球队选择退出的主要原因。
男足球员的薪水真的该降降温了,动不动上千万、几百万人民币的年薪已经快成压垮俱乐部的最后一根稻草了,足协开始行动,限薪令来了,也期望这份限薪令能够真正的起到作用,给球员年薪虚高降降温。
足协官方释出球员限薪消息,想了解下各大球星的年薪,谁可以回答下?
针对近日广受媒体质疑的国足年薪偏高的问题,中国足协官方正式出炉了政策,与此同时人民日报转载了中国足协官方的报导。
中国足协官方政策
中超俱乐部成员年薪不能超过1000万,中甲和中乙球员年薪不能超过500万和300万。国足的薪水另可浮动20%。
武磊年薪700万?
胡睿宝年薪比武磊高
据媒体报导,1996年出生目前租借于河南建业的恆大小将胡睿宝的年薪为900万,另有媒体报导为350万美元。目前加盟西甲西班牙人的武磊年薪仅为700万,比在国内上港俱乐部的年薪减少一半。
出口转内销
胡睿宝典型的「出口转内销」球员,借在国外的经历转回国内,甚至在恆大踢不上球才租借到河南建业。难怪广大媒体、球迷质疑:凭什麽球员工资1000万?到底值不值1000万?
球员豪车
限薪1000万合理吗?
针对球员年薪过高的问题,足协出台了限薪政策「中超球员顶薪为1000万」。但正是这个限薪政策,一出台又马上受到了质疑:凭什麽可以达到1000万?这个工资标准依据是什麽?袁隆平教授才奖励500万?
这水平值1000万?
更可笑的是,广大球迷对这个薪酬制度提出质疑:顶级球员年薪最高100万,可根据成绩做适当奖励。更有网友调侃:月薪5000,外加五险一金。
真的是为了投资足球?
俱乐部为何如此有钱?
中超球员的薪水如此之高,按目前中国足球俱乐部的收益分析,是根本不可能支持如此大的费用支出的。那麽,俱乐部这样做的目的是什麽?为什麽俱乐部如此有钱?
即便是作为投资商人来说,如此大的付出得到的回报是多大呢?
青训是基础工作
为什麽不投资青训?
其实,中国足球的问题在于青训,在于球员的基础训练、基本功。日本和韩国的青训就是一个最好的成功案例。
俱乐部的投入如此之多,国足的年薪如此之高,那为什麽不将部分费用投入到青训呢?投入到青少年联赛呢?
个人认为要限制年薪1000万,不太合理。
大家说下,国内哪几个球员值中超顶薪1000万?
最近爆出足协将在2020年对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实行限薪令,具体来说就是中超球员顶薪1000万,中甲500万,中乙300万,而如果成为国脚可以涨薪20%!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真的是这样,目前效力于中超的球员谁真正的值得这所谓的1000万元的顶薪呢?
能够拿到顶薪的球员,必然是属于在中超是所谓的“人中龙凤”,联赛中属于佼佼者!想必参照这个标准的话,在中超各队效力的很多球员在所在的俱乐部框架内拿顶薪应该问题不大,但若是交给球迷评判的话,谁能真正的有实力拿这个顶薪恐怕就另当别论了!单纯看实力的话,谁最有资格拿顶薪?莫过于当前的这批归化球员,毕竟人家实力摆在那里,绝对的处于碾压状态!不过足协这所谓的限薪令会不会对归化球员实行,目前还是未知数!再者说人家还没归化的时候拿到的薪酬可比限薪令的数额高多了,若是足协对他们采取限薪, 那么会不会动摇这些球员归化的态度,还需要观察!人家认同中国足协的归化,不只是单纯的认同中国,想要帮助国足冲击世界杯,很明显,高薪收入也是重要考量,足协这一出限薪令会不会动摇这些球员归化的心呢?
除了归化球员,谁又资格拿到所谓的中超顶薪呢?应该在不同球队的球迷眼中会有不同的答案,因为每支球队都有每支球队的主力核心球员,他们在联赛上表现出比较高的水平,是得到球迷的认可的。只不过其中很多人在国家队表现就不好说了,这是限薪令为什么那么心急火燎爆出的直接原因。若不是国足再世预赛上一而再的表现让人愤怒,里皮直接甩手不干,国脚们高薪的好日子终结的或许没有那么快,但是也正是他们自己亲手毁掉了大把赚钱的“好前程”。高薪不可怕,也没那么让人愤怒,难以接受的是在国家队的“高薪低能”的表现!
很认真的说若是参照欧洲联赛的球员年薪,这足协的限薪令定的顶薪其实还高了!就欧洲能够拿到1000万人民年薪的球员对比国内球员的实力也是碾压的存在,这并不是崇洋媚外的说法,你看看武磊去到西甲踢球年薪才多少,这所谓中超最优秀的球员在人家欧洲合理的薪酬体系下,拿到的钱还是比较符合他的身价的。这样的对比之下,其实中超球员就压根没几个有真正实力拿到所谓顶薪,只不过由于咱是矮子里面选高个,才让一些相对强一点的球员能够拿到这个顶薪罢了!你若是让中国足协在中超取消外援限制看看,恐怕在资金充足情况下,中超各队拿着这1000万元顶薪可以去招揽组建出一支全新的队伍!众多目前效力的中超球员将面临失业,被迫委身中甲亦或者中乙联赛,这就是赤裸裸的现实,不服来辩!
一天内第2队!中甲劲旅官宣解散,试问中国足球将走向何方?
说明中国足球该到重新洗牌,过去一套方案是失败的,不能照搬外国的全部做法。走市场化,只有少数俱乐部能运营起来,有的俱乐部纸上谈兵,资金上制约,根本就运营不起来,中国人口众多,喜欢足球的人也是众多,真正赞助中国足球企业很少,什么路子才是适合中国足球,中国足球人必须深刻反思!
最真实的中国足球!新民晚报:中甲球队赛季投入5千万,分红40万,对此你怎么看?
不考虑人的因素,单纯就事论事。国内足坛有个最大的问题,不在于俱乐部投入的规模问题,而是整个足坛的生态并没有很好的建立起来,比如说,俱乐部除了自身的资金投入,并没有太多的收入来源,或许赢得冠军会获得一部分奖金,但是除此以外,并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或许有人说门票,是的,但是这部分收入相比球队的整体营收而言并不占多大比例,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能看到足坛机制的运作并没有太多的站在俱乐部的角度考虑,不是冲着维护俱乐部利益,壮大俱乐部利益,继而反过来反哺联赛或者足坛的良性机制,目前更多让人感觉就是足协是牧羊人,而俱乐部就是那只羊,那只羊只要吃得越多的草就越长得快,就越快剪羊毛,在样的角度而言,我干脆不吃草了,但是又不允许,因为成绩不行就没人关注,就没人还记得有这只羊。所以怎么能够让投资足球的金主能够活下来,能够在不断投入的同时能够不断产生新的收入来抵消投入,甚至实现盈利,或者更大的盈利,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世界上有名的豪门,谁说他们投入的规模不吓人,但是很少有人看到说退出不玩,那是因为金主能够看到有盈利的机会,只要经营得好,球队的成绩带来关注,更多的赞助,球员的表现带动各种衍生产品收入,买卖球员带来的收入等等,这才是改变局面的方向。
现在中超中甲球队的大老板主营业务都是哪方面的?
中国职业足球完全是靠钱堆出来的,无论大牌外援、外教的天价转会费和年薪,还是身价和工资高得离谱的本土球员,莫不如此。
那么在中超和中甲俱乐部背后烧钱的主儿都是些什么企业?他们靠什么主业赚钱呢?
为此,我就把今年中超16队金主及其主营业务的情况,做了下面的两张表格。
目前这16支中超球队的投资商,大部分都是房地产企业,而且是上市公司(A股或港股),如恒大、绿地、富力、佳兆业、人和、建业、一方(金主万达已宣布退出商业地产)等,或者跟房地产沾边的企业,如华夏幸福、泰达、鲁能,其次是互联网电商,如阿里巴巴、苏宁;再次是电力、港口企业。
这些企业来头都不小,要么是房地产龙头,如恒大;要么是电商巨头,如阿里巴巴;要么是其他行业的大鳄,如港口-上港,电力-鲁能。
16家投资商,民企占绝大多数,剩下是少量的国企,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
总结一句话,都是不差钱的主儿!
至于中甲队的投资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其中,已经降级的恒丰、亚泰,还有绿城,都是搞房地产的。
无论中超中甲,投资商占多数,还是房地产企业,说中超中甲是“房地产联赛”,一点不过分!
问题是房地产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这些企业还能坚持给俱乐部砸多久的钱呢?
难说!
中超俱乐部的本土球员薪水多少才适合?
这个问题其实追根溯源的话有很多可以说。
为什么中超本土球员薪水如此之高?
第一,中超的俱乐部有钱,广州恒大淘宝、苏宁易购、上海上港等等,要么是身价千亿的土豪老板,要么是背景雄厚的集团企业。不可否认,金元足球是由恒大带的一波节奏,巨大的投入也的确带来了巨大的成绩,辉煌的战绩又提升了集团的品牌,由此也可以看出,足球不愧为世界第一大运动,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从恒大之后,各个俱乐部开始无限投钱,如果不是足协出台了调节费等政策,今天的中超大牌球星绝对远超现在,不管有用没用,撸来再说。
第二,刚刚说到了中超俱乐部有钱,但是中国足协规定了外援的数量,所以说即使能撸来11个能力非凡的外援,但能上场的人数被定死了。有钱花不出其实也挺烦恼的,明明可以打造亚洲甚至世界一流的俱乐部,但是外援不让买,你说着急不。无奈之下,目光转向了国内的本土球员,毕竟足球是11个人上场踢呀,既然外援数量被限定了,只能撸本土球员了。这里不得不感慨下恒大的长远眼光,从刚开始就相继撸来一大波国脚级别的球员,这也是恒大自始至终板凳厚度都比其他队好一些的主要原因。恒大撸完之后,别的球队相继反应过来,但人就这么多,那没办法只能高薪抢了。个人觉得,僧多粥少是抬高本土球员薪水的主要原因。
第三,前两点说了俱乐部有钱和开始抢人,但是一抢发现问题了,抢不到多少能力强的球员,但没有办法毕竟还是要凑够人数,于是乎能力稍好者动辄千万甚至上亿的转会费,许诺丰厚的年薪,甚至有球员因为签字费没给够与俱乐部闹出矛盾,等等,其实这一点本质上来说还是僧多粥少的原因。
本土球员的薪水与能力匹配么?
这又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只说下个人看法。僧多粥少的局面造成了本土球员薪水的普遍上涨,能力稍好者更不必说了。于是乎,稍有能力者就拿着高薪水,踢踢中超联赛,当真是钱多事少离家近(开个玩笑),当然我也不否认有些球员还是有留洋梦想的,但我想这种环境造成的后果就是更多的球员是满足于此的,他们对留洋没有强烈的渴望,自身的水平是跟着中超的水平在走,学的是对内的大腿外援。这样的本土球员,不说所有吧,但少说三分之一是薪水与能力不匹配的,这也没办法,僧多粥少的环境造成的,毕竟这是一个卖方市场.......
本土球员薪水多少才合适呢?
刚刚分析了一些本土球员为什么能力不匹配,薪水还这么高的原因。那么,怎么才能让这些人能力多大拿多少薪水呢?这就涉及到经济市场的原则问题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本土球员市场目前属于买方市场,只有供需平衡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以下均为个人意见(可能有异想天开的成分)
第一,允许更多的外援上场甚至解除外援人数限制,让球员转会回归市场调节。这是冲击本土球员薪水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可行性暂且不说,只说如果实行会有什么后果。首先,很多中超的本土球员可能会降级去踢中甲了,因为中超的俱乐部肯定是外援横行,薪水自然下降了,但是真正能踢的上中超比赛的本土球员绝对是能力出众,有资格有能力的。其次,很长一段时间国家队会非常艰难,因为很多人面对刚开始的冲击会无球可踢,状态自然不好,成绩自然低迷。最后,中超联赛自然观赏性很好,球星云集,球市火爆。当然,足协这一政策的出发点也是为了保护本土球员,但是还是想说一句,温室里的花朵真的经得起风雨么,与其现在这样还不如长痛不如短痛,拿出十年甚至二十年时间沉寂的决心,放开市场,认真做青训。
第二,认真做青训。这是一个永远不过时也永远正确的方向,但是很遗憾在这之前好多年我们都没怎么去做,或者说没怎么认真去做.......青训做好,后续的人才才跟得上,那么自然会对那些高薪低能的人有所冲击,这样也会有一个良性的循环。
第三,好吧,暂时没想到第三。
以上均为个人看法,不喜勿喷。
津媒曝足协限薪目的是打击胡睿宝这种出口转内销球员,其年薪高达2700万,你怎么看?
今年国家最大的失误就是花大价钱养中国男足,而不花钱养猪。明年最正确的决策就是不养男足,养猪。
国足年薪在目前这个水平和环境,你认为是多少比较符合实际?
年薪十二万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