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德国谁的综合国力更强?
俄罗斯表示,论经济水平,我不如德国,但是如果比打架,我还没怕过谁。不夸张的讲,如果是单挑的话,就凭德国现在的军力,真的会被揍得体无完肤。
如果是比经济的话,德国完全能够吊打俄罗斯。要知道当前德国乃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是欧洲经济的领头羊,工业科技水平在全球首屈一指。而俄罗斯则是江河日下,垂垂老矣,只能依靠变卖资源度日。2019年德国的GDP总量高达3.85万亿美元,远超俄罗斯的1.69万亿,经济水平差距可见一斑。
但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强大与否,经济实力不过只是一方面罢了。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军事上不行,再有钱也没用,毕竟拳头才是硬道理。而当前的德国在军事方面,与俄罗斯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如果我们把时间推回到二战时代,那么德国多少还有些机会,能和俄罗斯一较高下。毕竟那个时候的德国是真的能打,在有意大利这么一个猪队友拖后腿的前提下,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挑了整个欧洲。
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当时世界秩序的主导者,在德军的闪电攻势下,可以说是不堪一击。号称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形同虚设,几十万英法联军被赶到了敦刻尔克的海边,狼狈的逃到英国。
那个掌控着世界霸权的大英帝国,此时只能是龟缩在英伦三岛之上,依靠着英吉利海峡这一天险,苦苦支撑。而法国的表现更是令人大跌眼镜,这个号称有着欧洲最强陆军的欧陆霸主,在德国人的钢铁洪流面前,仅仅坚持了39天。1940年,6月22日,就在德军兵临巴黎城下之时,法国人头像了。其再一次向全世界证明,没有人能够在法国投降之前占领巴黎。
当时放眼整个欧洲,也就苏联是正儿八经挡住了德军,甚至于还一路反推,最终击败了德国。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苏联的背后站在的可是整个盟国。即便盟军没有正面参与到苏联的卫国战争中来,但是盟国在物资财力上,还是给予了苏联相当大的支持,而且在其他战场上也给予了德军一定程度上的牵制,使得德国无法全力以赴对付苏联。
当时如果是苏联和德国单挑的话,鹿死谁手还尚未可知呢。毕竟在战争前期,德军可是打得苏军节节败退,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便丢掉了半数家底。而当时的俄罗斯,仅仅只是苏联的一部分,估计很难是德国的对手。
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距离二战已经过去了大半个世纪,当前的德国早已不复当年之勇了。对比曾经那个横扫欧陆的德国,现在德国的军事实力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根据全球火力指数提供的数据,2021年德国的常备兵力为18.5万人,此外还有3万储备部队,所以总兵力应该是21.5万人。不得不说,这点儿兵力是真的不够看,尤其是常备兵力这一块,其在上榜的140个国家和地区里面,只能排到第28位。
既然兵力这么少,装备自然也就不会多到哪里去,毕竟多了也没人用。同样是根据全球火力的数据,在航空战力方面,当前德国一共装备与701架军用飞机,其中战斗机是137架,运输机是72架,直升机则是338架,其中包括56架武装直升机。
陆地方面,德军则是以244辆坦克为主,此外还有117门自行火炮和几十具火箭发射装置,牵引火炮的数量为零,至于装甲车辆倒是挺多的,超过了5000辆。
至于海上的装备,则是有80艘军舰,其中包括10艘护卫舰和6艘潜艇,至于驱逐舰这样的所谓大国海军标配,德国则是没有。
不得不说,就德国当前这点兵力和装备,根本就不具备对外作战的能力,只能是勉强自保。
当然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二战之后,德国因为是战败国,军事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管是兵力还是装备,那都无法去做到一个大规模的存在,至今依然如此。毕竟像英美这些战胜国,都有驻军在德国,再加上有着一战时候的教训,德国是很难在人家的眼皮底子下扩张军力的。
此外,德国也算是吃尽了战争的苦头,当年整个国家都被打崩溃了,断壁残垣,饿殍遍地。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德国索性就放飞自我了,把军事发展放到一边,一心搞钱。
事实上,苏联在的时候还好一点,毕竟德国是两大阵营对抗的核心地带,不管是东德还是西德,那都是有必要保有一直强大的军事力量的。那时候,仅仅是西德一家,就拥有超过2000辆的坦克。
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德国归于一统,来自东边的军事威胁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德国的庞大军事力量也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于是,德国开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心搞经济,军力进一步缩水,最终成为了现在这副样子。
相较而言,俄罗斯可就没那个顾虑,毕竟人家可不是战败国。比起德国,当前俄罗斯的军力数据可就要豪华多了。虽说对比苏联时代,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已经缩水了太多。但俗话说得好,烂船还有三斤钉呢,即便是吃苏联的老本,那也要比德国的家底丰厚许多。
咱们依然是参照全球火力指数的数据,俄罗斯在2021年的常备兵力能够达到101万,排在上榜140个国家和地区的第5位,同时是德军常备兵力的5倍多。此外,俄罗斯还拥有200万人的预备役部队以及55万人的内卫武装,所以其战时可调动的总兵力,接近360万人,这个数量是德国的16倍多。
事实上,在主战装备方面,差距还要更加明显一些。比如在航空战力方面,当前俄罗斯装备的军用飞机总数能够达到4100余架,排名全球第二,其中战机是789架,直升机则达到了恐怖的1500多架,其中包括500多架武装直升机。
陆地的主战装备则是1.3万辆坦克、2.7万辆装甲车、6500多辆自行火炮,4400多辆牵引火炮,以及3800多具火箭发射装置。
很明显,在俄罗斯的钢铁洪流面前,德国的陆军力量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至于海军方面,俄罗斯同样是优势巨大,其装备的各型舰艇超过600艘,其中包括1艘航母、15艘驱逐舰、11艘护卫舰以及64艘潜艇,这个数量同样是碾压德国海军的。
总的来说,如果单从军队的规模来看,德国与俄罗斯无疑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德国在主战装备的数量方面不仅远少于俄罗斯,而且许多关键性装备都没有。没有航母也就算了,连驱逐舰和牵引火炮都没有。
当然了,兵不在多在于精,打仗并不能全看规模,质量也是关键,比如说装备的先进程度,兵员的战斗素养等等。不过,对于德国而言,他们在这一方面对上俄罗斯也没啥优势。
首先装备方面,除了陆军的豹2坦克还算是好东西以外,其他的主要装备都只能说是一般。比如空军里面,目前依然还是以狂风战机这种八十年代的老古董为主,新一代的“台风”战机,数量上还比较少。而海军就更不用说了,就那十几艘护卫舰和常规潜艇,根本就拿不出手好吧。
更为关键的是,德军当前的这些装备,大部分都是处于无法使用状态,故障维修率超过60%。比如那200多辆豹2坦克,能用的不足百辆;一百多架战机里面,也只有不到一半能飞。很明显,德军的装备现在就是典型不中看也不中用。
相对而言,俄罗斯因为军费紧张,装备也存在普遍老旧的情况。但人家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像T-14主战坦克、苏-57战机、“北风之神”核潜艇等等。所以,人家不仅仅是装备数量领先,质量也不差,这怎么比。
事实上,德国不仅仅是装备有问题,人的问题其实也不小。当前德国搞的是合同兵制度,士兵不仅福利待遇极高,而且还能依据合同条款,拒绝一切合同之外的训练行动要求。
比如说德军士兵可以就近入伍,以兼顾家庭和工作。平时一周工作46小时,就和那些普通的上班族差不多,每天工作八小时,朝九晚五,周末双休,剩下的6个小时顶多算加班。如果超过额定的工作时间之后,那就得算加班了,要给加班补贴就算了,士兵们还有权力拒绝。曾经就有德军士兵因为加班补贴没到位,于演习中途罢工。
不得不说,在德国当兵简直不要太舒服。或许正是因为舒适的工作环境,导致德军当前的肥胖率超过30%,从而被称为联邦肥宅。
如果说装备水平低下,还可以凭借德国强大的工业和科技底蕴去弥补。这个人的素质滑坡了,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恢复的。敢问这种水平的德军,如何能去对抗俄罗斯?被吊打吗?
事实上,德国和俄罗斯的军事差距还远不止于此。大家不要忘了,俄罗斯是有核武器的,核弹头的数量少说也有数千枚。而且俄罗斯还是当前世界上唯二拥有三位一体战略核打击能力的国家,拥有洲际导弹、战略核潜艇、远程轰炸机这些大杀器,能够基本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无死角核打击。
也就是说,俄罗斯即便是足不出户,也有能力把德国从地图上抹掉。相比之下,德国作为一个无核国家,却是缺乏反制的能力。
所以,如果现在的德国与俄罗斯单挑,那是基本没什么还手之力的。除非能够给德国放开限制,并且给他一二十年的时间发展军事,就如同一战后的那样。
你觉得现在的俄罗斯和德国谁更强?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觉得问题应该问成俄罗斯和德国的军力对比这么样?因为对于俄罗斯来说,在应对德国问题上军事实力上,“还”西是不准确的。
德国是世界上几个为数不多的军工出口大国,国内的常备军只有20万(这主要是因为二战战败国受到了五常的限制)虽说只有20万的常备军,但这里面的军官没有士兵,都是军官级别。战时,据说德国可以在两天内集合600万的军队(数据有待研究)但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夸张的说法也并不夸张,因为在德国,军工体系特别发达。奔驰、宝马、保时捷、西门子这些公司在战时可以瞬间变成军工企业,生产武器。德国还是有一定的军事补给手段的。
1944年麦克阿瑟曾经说过说:“我们是为了生存而战争,德国人是为了战争而生存。”据统计,二战时期东部战线,每牺牲一个德国士兵,就要牺牲7个苏联红军,西部战线每牺牲1个德国士兵,就要牺牲2.5个盟军士兵。可以说德国人就是为战场而生的。
在军费方面,德国每年的军费大约在458亿美元左右,军费的支出还是比较大的。装备上,德国陆军装备还是值得一提的,目前的德军装备有800辆豹2坦克和大量的PZH2000自行火炮,并且配置有美制,欧洲联合制造的武装直升飞机,综合实力较强。相对于陆军,德国的海军和空军实力就相对较弱了,配置都只是以防御为目的的。空军目前配置有台风战机和狂风战机,数量分别有100架和89架,但是能执行作战任务的仅42架和38架,仅仅满足国防防御需求;海军方面,虽然德军拥有先进的潜艇,护卫舰等配置,但也仅供海防防御需求而已。 总的来说,就目前德国军事实力而言,应该还是比较一般的,受国际社会的限制,国际和平环境,和国防预算的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曾经的欧洲雄狮已经没落了。
接着我们再来看俄罗斯的军力。作为苏联老大哥的亲儿子俄罗斯,基本上继承了苏联时期的军事资产,军事实力还是挺强的。不过随着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又因为这些年的经济发展的不景气,军事上不仅人少,钱也少。这些年也看得出俄罗斯在吃苏联老本。但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虽然已经山河日下,但是军事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
俄罗斯现役军事人员: 798527,劳动力: 7741万,军队数量排名世界第五。飞机总数: 3794架,有一艘航母服役,拥有20215辆坦克。军费预算大约在446美金亿左右。并且,俄罗斯相对于德国来说,最大的一点就是军事独立自主。
总的来说,如果以俄的现在兵力是完全可以压制德国的。但是随着未来的发展,特别是经济的发展,德国将会进一步的增加国防预算,武器装备也会随之升级。而对于俄罗斯来说,经济的萧条,苏联老底耗尽,武器的老旧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如果武器不进行更新换代的话,那将会是一场噩梦。
我是孤凰浴火,欢迎大家积极评论,发表看法。喜欢的点个赞加波关注。
如何理性客观的分析莫斯科战役中德国失败的原因?
二战期间,德国之所以在科斯科战役中失败,个人认为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1,苏联方面对世界级大战,早就有准备,所以在领土核心部分建立了乌拉尔工业区。远离了所有的边境地区,使敌人难以破坏苏联的工业基础,从而使国家具备了进行长期大规模的高强度战争的能力。
2,苏联领土辽阔,战略纵深极大,使得德军的闪电战法失效,苏德战争由德国人擅长的闪电战,变成了俄国人擅长的拉锯战。此消彼长,作用明显。
3,劳师袭远本是兵家大忌,德军攻打莫斯科就是劳师袭远。
再加上苏联采用了“坚壁清野"战术,迫使德军的补给线拉长了上千公里。
而俄国冬季严酷的气候,以及苏军对德军后勤补给线的袭扰。
这一众因素都极大的增大了德军攻打莫斯科的困难程度。
军人打仗并不怕死,只怕三件事:1,没饭吃。2,缺弹药补给。3,负伤了没法救治。
4,由于莫斯科位于苏联腹地,背靠乌拉尔工业区。所以对于在本土作战的苏军来说,人员补充丶物质补充丶战争环境都极为有利。
相较而言,在零下40℃度的异国作战的德军,他们缺衣少食,武器补充不足,人数处于劣势。
更重要的是,德军对莫斯科久攻不下,逐渐沦为了一只孤军,其本身逐渐被苏军包围,而所谓援军则远在千里之外。
在这种情况下败局已定,德军应选择及时的突围回撤,可是孤傲的小国看不清大局,所以只有被消灭或被俘虏的命运结局。
可以说德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充分的展示了一个优秀的小国特征。
质地优良而不具备大视野的战略头脑。看上去很厉害,野心也很大,但是最终逃脱不了战败和被俘的命运。如今也还是这个样子。
阿根廷为什么屡次在世界杯输给德国?
06年是实力最接近的一次对决,不过德国是东道主,并且德国队把阿根廷的点球研究透了,可以说在细节上做足了功夫。
10年南非世界杯,这支阿根廷最大的短板就是主帅马拉多纳,他是平庸的主帅,不懂战术,被德国教训一点也不奇怪。
14年世界杯,德国在决赛中绝杀阿根廷,这只德国队如日中天,而阿根廷虽然前场美如画,但是后场豆腐渣,所以输了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足球文化,如同克罗地亚盛产中场球员,意大利出后卫,阿根廷出锋线球员。如果能做到三条线全强大,实在太难。墨西哥那次西德队也不是最佳阵容,年纪偏大,进入淘汰赛后,连续凭经验一球淘汰摩洛哥,点球淘汰东道主墨西哥,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完胜法国队。就是决赛中,也把马拉多纳盯住了,在0:2落后的情况下,并不慌乱,利用两次角球扳成2:2,可惜在最后时间被一号马拉多纳传球,二号布鲁查加射入决胜球。
0606年的潘帕斯雄鹰虽说纸面不是最强,但却是那几届阵容最均衡的一届,里克尔梅没下场之前德国基本过不了半场,无奈老里习惯性力竭,佩帅换人也无可厚非,谁能想克洛泽把握住德国全场唯一一次机会,而莱曼又造化弄人般的封神。
2006德国世界杯,在四分之一决赛的重量对决中,东道主德国对阵里克尔梅领衔的阿根廷队;上半场里克尔梅角球助攻帮助阿根廷率先取得领先,但随后主教练的神奇换人操作葬送了阿根廷的世界杯之旅。
替补上阵的坎比亚索先是在防守中盯人不牢,让克洛泽破门扳平比分;随后在点球大战中,主罚点球又被莱曼神勇扑出。而这次换人也成为了里克尔梅一直耿耿于怀的心病!德国主场,德国人被控球压的喘不过气,一个换人改变了,德国人气势上来了,局势逆转。
其实说换谁这些都是后话,比赛最关键的还是德国闪电进球以及把握住了机会,比赛你分析得再好机会来了能不能把握住就是另一回事了,例如10年世界杯首场西班牙0:1输瑞士,德国上届世界杯0:2负韩国等等,太多例子了,足球是圆的,有些事就是天意,不要想太多了。
有一说一,丢球不是坎比亚索的主要责任,但佩克尔曼的消极战术确实导致了全盘思想的不统一。最后那点球真的是坎比亚索的锅,感觉当时就不该安排他罚。心态有点崩了可能,还没踢呢,往点球点走的时候就一直低着头,眼神都不敢和莱曼对视,助跑距离很长,动作又慢,踢出的角度也不刁,莱曼准备充分,差点直接扑到怀里。但是,那届世界杯最漂亮的团队进球也是坎比亚索打塞黑的时候进的。
里克尔梅这场比赛并没有办法应对德国人的压力,在控球体系中贡献基本等同于工兵,还失误了不少,防守端也难以有贡献,所以其实这场比赛他状态真的不好。15年来,每当提及这场比赛,总说里克尔梅的提前下场成了比赛的中转点,但总觉得不是当时那个感觉。里克尔梅真的很棒,但在关键比赛中的技术稳定性太难保证了,特别是在单核球队。
1010年梅西的巅峰期,被拥有伟大穆勒姓氏的托马斯的德国队干了个4-0。十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梅西这个天赋惊人的足坛天才不管俱乐部还是国家队,总是被这么一个球风粗糙的德国搞笑艺人狙击,感谢德国队,感谢拜仁,感谢托马斯穆勒,因为有他们,才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团队精神,什么才是足球运动,是他们让足球有了尊严,而不是让一两个网红球星称霸足坛。
球队世界杯小组出局的还少吗?拿这去衡量有点儿无知了。阿根廷最有希望的是10年和14年两届,但是10年偏要让老马当主教练,那届很可惜。14年实力已经弱很多了,但是凭运气算是打入决赛。14-15赛季参加欧冠4强的球员,阿根廷只有梅西和马斯切拉诺。德国是以拜仁为基础建队,略胜一筹。还有你想黑的,是把梅西换成哈、布、白、比利亚、佩德罗、皮克、普约尔、阿尔巴等队友,确实换上他们8、9人,阿根廷是可能夺冠。18年懒得提,不少阿根廷球员已经去中超了。美洲球员,没有欧洲球员职业,美洲球队的实力,是由在欧洲打主力的球员决定的。
说白了世界杯为什么受关注度世界第一,因为世界杯代表的自己国家,拿的荣誉和成绩都是自己国家的光荣,但是俱乐部不一样,就比如就算你梅西帮巴萨拿再多的欧冠也是西班牙巴塞罗那队的荣誉,和阿根廷没半毛钱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梅西在阿根廷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一个球员成功的终极目的就是为国效力,为国争光!
142014世界杯决赛,德国1-0战胜阿根廷,比赛第115分钟,许尔勒左路送出传中,本是替补出战的格策帮助德意志战车打入绝杀进球,打破了梅西与潘帕斯雄鹰的世界杯之梦!那年,德国天才格策年仅22岁就成功登上世界之巅,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可能获得金球奖的90后。但是,随后他经历了奇怪的代谢疾病,职业生涯表现骤然下滑。
阿根廷即便领先了又能怎么样,德国必定狂攻乱炸,那只德国队进个球还是有很大概率性的,零比零又不一样,大家都会踢的四平八稳!拉维奇被换下,是因为体力不支,上半场攻的太猛了,阿根廷少了一个迪马利亚,等于剪掉了一个臂膀,在整体实力上和德国有差距。阿根廷机会多得多也不至于。阿根廷绝对机会就那两个单刀,其中伊瓜因那个还属于天上掉馅饼,所以其准备不足。德国也有头球击中门柱的。德国没有绝对的单刀机会,但次一点的常规机会数量要多得多。
梅西带着球队一路杀进决赛,当时的德国正如日中天!决赛中确实阿根廷不走运,浪费几个机会,德国机会并不多。可惜功败垂成!那些喷子罔顾事实,就是不承认梅西10年巅峰无人超越的现实。永远是两个论点;没有世界杯,体系球员…按照这逻辑,马拉多纳一生几乎在那不勒斯(短暂的巴塞罗那)也是体系?因扎吉拿过世界杯还是最佳射手。能算球员?所以有些观点看起来有道理,其实是伪命题
14的阿根廷就像90的阿根廷磕磕绊绊进的决赛,拿不到冠军是必然的,14最有冠军像是德国。就像90的冠军是必然的。78-1840年的世界杯只有最强的队最有冠军像的才能拿最后冠军。也就8206意大利有点让人没想到。98法国还是很强大的,但是意大利能力有只是打法决定防守反击场面不是太压倒对方。
的确是命运捉弄人,若是迪玛利亚没受伤,决赛大概率阿根廷就拿下了,那届比赛阿根廷都看了,迪玛利亚外场,比赛好看的多,它和梅西一左一右的,真的是很有威胁,可惜了,决赛前伤了,哎,可能上帝故意黑梅老六留点遗憾吧,不然真的太完美了,真的超越了贝利马拉多纳了,若是拿到冠军的梅西,足球就封的太高的境界了。2014年世界杯最巅峰的罗伊斯受伤不能上场,所以德国队运气也不好,没能实现两翼齐飞,否则半场就把阿根廷凿穿了,还用加时?况且21世纪以后的德国队的日耳曼血统已经不纯正了,如果换作三驾马车时代日耳曼血统最纯正、作风最强硬的德国队,能把这只阿根廷攥出尿来!
德国和俄罗斯历史关系?
德国和俄罗斯历史关系一直不好,尤其在二战的时候,两个国家打的是你死我活
现如今的德国还打得过俄罗斯吗?
俄罗斯表示,这是我分家后被黑得最惨的一次。如果说面对的是英法这样水平的对手,俄罗斯估计还得头疼一下。但要说是和德国单挑,俄罗斯完全就不知道该怎么输。
虽然历史上的德国曾横扫欧陆,战绩显赫,但是现在的德国早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了。别说是和俄罗斯扳手腕,就是面对曾经被其屡次蹂躏的法国,也是毫无还手之力啊。
德国由于是战败国,军力发展受限,再加上防务需求小,一心搞经济,使得德国在二战后的军事发展一直都比较乏力。尤其是冷战之后,东方的庞然大物轰然倒塌,所谓的红色威胁,钢铁之祸已经不复存在,德国作为战略桥头堡的作用已经不存在了,既然天下已经太平,那么自然就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
在这种环境之下,德国的军力再度萎缩,该裁员的裁员,该收库的收库。时至今日,德军已经是被砍的差不多了,完全不再是当年的样子。
首先就军队规模而言,当前德国联邦国防军的现役部队人数只有18万左右,其中作战部队更是只有11.2万。其中陆军8万人,海军1.6万人、空军2.6万人。剩下的都是后勤、医疗等辅助部队。这个军队规模,在欧洲各国里面是真的没啥优势。俄罗斯不用说,百万大军,土耳其50余万、法国26万、英国21万……不夸张的讲,目前德军的规模,也就能和西班牙、意大利还有波兰这些国家比比。
当然,有人说兵不在多,在于精,人数不够,装备来凑。然而,这句话并不适合德军。表面上看,德国的工业基础雄厚,军费支出更是不低。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2019年全球军费报告,德国去年的军费支出为498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七,高于英国的479亿美元,几乎与法国持平。要知道德国没有核武、没有海外军事基地,军队规模也不如英法。按理来说,如此高昂的军费投入,装备水平应该会很高。
然而,这些钱并没有在装备上体现出来。当下德军的装备水平,其实比较一般。首先德国陆军的装备有900余辆坦克战车,其中包括200多辆豹2主战坦克,此外还有2500余辆装甲车,900多门火炮;一百多架直升机,以及一定规模的导弹部队。海军方面,装备有212潜艇6艘、护卫舰16艘以及四十余架直升机;空军方面,则是装备有近两百架的台风和狂风战斗机。
这个装备水平,不能说算差,但绝对配不上这近500亿美元的军费支出。相较之下,与之军费支出差距不大的法国,人家在需要维持大量海外军事基地的情况下,其装备水平要远超德国。例如法国的陆航部队有500余架直升机、海军则多了一艘核动力航母,11艘驱逐舰,10艘核潜艇,3艘两栖攻击舰……空军的作战飞机也有500余架。真不知道,德国的这个军费花到哪里去了。
事实上,这仅仅只是纸面数据,德军这堆装备里面不能用的占了大部分,保守估计60%是扔在仓库里面。比如6艘212型潜艇,只有1艘能用,要知道当年德国的潜艇部队曾经以“狼群”威震北大西洋。109架台风战斗机,只有42架能用;89架狂风战斗机中只有38架还保持状态完好;57架运输机,只有25架正常运行;244辆豹2主战坦克,只有95辆处于完好状态……
这就是德军的装备现状,不仅不中看,而且还不中用。
当然,对于德军来说,他们丢掉的还有普鲁士时代的优良传统。当下的德军兵役制度,已经从义务兵转成了合同兵。他们不再是日夜执勤的护国者,而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德军士兵的法定工作时间为每周46个小时,大概就是每周上五天班,然后周末双休。每天工作八小时,然后再有6小时的加班,妥妥的上班族。2017年,400名德军在北约军事演习中因每天工作时间超过了8小时,就集体抗议要求补发加班费,个别人还以辞职相威胁。这么少的工作时间,训练状态可想而知,显然士兵素质堪忧。
客观来讲,目前德国的军事实力,在欧洲基本上就属于二流水平,被同为三驾马车的英法两国给远远甩在了身后。至于东边的俄罗斯,那更是其只能仰视的存在。换句话讲,以当前德军的军事实力,想要击败俄罗斯,无异于天方夜谭。
事实上,其目前的军力水平之所以比较低,不是因为他们自暴自弃,而是因为没有那个需求。二战时期,德国想要一统欧洲,所以他们是欧陆最强。冷战时期,德国作为西方阵营对抗苏联的桥头堡,有着英美的输血和后盾,实力依然不可小觑。但是冷战结束之后,他们不需要这些东西了。
东边的俄罗斯,有波兰和乌克兰顶着;欧盟的脸面,有法国这个联合国五常大佬撑着,就连德国人自己的防务,都还有美国人帮忙。迄今为止,美国依然在德国有着大量驻军。目前德国乃是美国海外驻军第二大本营,驻德美军人数超过三万人,仅次于日本。
有着这么一大群“保镖”护卫,德军目前的规模素质和装备,完全可以保证德国目前的利益,根本就不需要过多的去发展国防,军力缩水也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了,话说回来,德军也不是一无是处。虽然无心逐鹿欧洲,但毕竟工业底子在那里,而且人家还是欧洲经济领头羊,人口素质也很高。这样的德国,想要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实并不算太困难。换句话讲,在常备军萎靡不振的状况下,德国仍然拥有相当惊人的军事工业基础和动员能力,事实上整个西欧都是这个状态。
前几年乌克兰冲突,德军立刻计划把4个装甲营变成9个,这说明他们并不是那么弱,准确的讲应该是他们暂时不需要强。
总之,大家请记住一条,千万不要小看任何工业化国家,特别是像德国这种,有着扎实军工基础,高素质人口水平,以及强大国力的国家。当初美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参战前陆军不过十万人,连波兰都不如,结果呢?
不过这需要时间,马放南山易,牵缰上鞍难啊,丢掉的东西不是说捡就能捡的。强如美国,珍珠港之后,依然被日本压着锤了大半年。所以即使德国马力全开,我还是站俄罗斯,除非拉着北约一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