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瑞典与德国开战,谁的胜算更大?
在整个近现代史上,瑞典几乎就没有参与过任何战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也以中立国的身份没有参战。如今的瑞典仍是一个永久中立国,也是因此,其国防政策主张完全防御。
德国虽然经历过一战、二战、冷战以及两德分裂后实力有所削弱,但近几十年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根据“全球火力”公布的2018军力排行榜,德国依然位列前十。
假设德国与瑞典开战,我们根据两国的地缘位置分析:这必然是一场主打海军与空军的战争!因为相隔波罗的海,所以两国在陆地上并无直接接壤。
当前的瑞典空军现役约8000余人,其装备的主力战斗机则是本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萨博系列和JAS-39“鹰狮”,总数约在340架左右。瑞典国土面积虽小,但自主军工体系却非常完善和发达。
德国空军的现役规模和水平其实相比瑞典并没有太过突出的优势:主要以欧洲多国联合生产的“狂风”、“台风”战斗机为主。
瑞典皇家海军的现役人数不足1万人,阵中装备主要以一些轻型水面舰船为主。如“维斯比”、“哥德堡”、“卡帕兰”级导弹巡逻艇,满载排水量都不到1000吨;水下力量则主要由5艘“西约特兰级”和“哥特兰级”常规动力潜艇组成。
德国身为战败国,在军备发展方面有很多的限制。海军方面则不允许装备大型水面舰船和具备远洋能力的潜艇。不过,德国海军的实力仍不可小觑!
其阵中装备有“萨克森级”、“勃兰登堡级”、“不莱梅级”护卫舰;排水量都在3500吨以上。除此以外还装备有一些轻护卫舰、扫雷舰等;潜艇则是以U212A级多用途潜艇和U206A级岸防潜艇为主力。
尽管瑞典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国家,但与德国正面开战还是存在一定的劣势,而且德国还是北约成员国并且受驻地美军的军事保护。
我是军武最前哨!
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带来精彩内容!
作为足球劲旅,在世界杯历史上德国阿根廷交手记录是怎样的?
阿根廷身为南美双雄之一,迄今为止征战过17届世界杯赛事,仅落后德国两次。两支球队在世界杯历史上有过多达七次的交手,已经追平巴西Vs瑞典,共同保持着这项赛事记录。
事实上早期的阿根廷国家队实力一般,在南美洲不仅比不上世仇巴西,就连乌拉圭都能强压一头,相比成绩稳定、巨星辈出的西德,阿根廷在1978年于本土首次捧起大力神杯之前,除了首届世界杯打进一次决赛,再也没有任何闯进四强的记录。这段时间两支球队仅仅于1958年和1966年的小组赛中碰面过两次,德国3:1,0:0保持不败。
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成为一代球王马拉多纳的加冕典礼,两支世界级劲旅才在世界杯淘汰赛上首次相逢,而且还是决赛。一上来士气更盛的阿根廷由布朗和巴尔达诺连下两城,此时濒临绝境的西德祭出了他们的终极武器——有伤在身的鲁梅尼格,六分钟内他和沃勒尔连续打穿阿根廷的防线,比分瞬间被扳成二平。最后时刻身处日耳曼三人包夹中的马拉多纳又一次展现出瞬间才华,他的脚背传球准确找到了前场游弋的布鲁查加,后者突入禁区面对舒马赫完成绝杀!3:2,潘帕斯雄鹰飞跃德国人的身体成功登顶。不过这也是七次交锋中阿根廷人获得的唯一一次胜利。
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突破重围的两支球队连续第二次在决赛中碰面。这一次是三驾马车坐镇的西德技高一筹,凭借布雷默罚中的点球,贝肯鲍尔的球队时隔四年成功复仇。
接下来阿根廷连续两次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输给德国。2006年堪称不折不扣的悲剧,用兵保守的佩克尔曼带着一支实力更为强大的阿根廷在一场1:1的平局后点球败北,这场比赛也让莱曼手中的小纸条红极一时。南非世界杯则证明马拉多纳不是一个好教练,0:4,阿根廷人兵败如山倒。
双方最后一次碰面是在2014年的巴西,这是两支球队间的第三次决赛,同样创造了一个世界杯记录。凭借格策加时赛的进球,继巴西和意大利之后,顽强的德国成为世界杯历史上第三支四次问鼎的球队。
七次交手德国4胜2平1负(点球决战算作平局),得失球更是以12:5遥遥领先,克洛泽以三球成为双方交锋史上进球最多的球员,看上去完全不像是一个层面的较量,不能不佩服铁血顽强的日耳曼战车在这项历史最为悠久的大赛中的稳定。
韩国队2:0战胜卫冕冠军德国队的最原因是什么?
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但是这一战,德国队绝对是遭到了强烈的羞辱!
一直号称全球最稳的德国队,一直号称钢铁意志的日耳曼战车,居然在手握出线主动权的背景下,被亚洲代表队韩国队2:0击垮,从而创下了卫冕冠军以小组倒第一的身份出局的悲惨新纪录,这必须被定义为本届世界杯的第一大冷门!
德国队为什么会颠覆全天下的共同认知,以一种玄学都无法含盖解释的面目震惊世界?
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1、 自从拉姆退役后,德国队便失去了那种名为“统治力”的东西。眼下这支德国队,在进攻方面,缺乏拉姆那种无坚不摧的突破能力和精准犀利的巧妙传球,在防守方面,也没有拉姆坐镇时那种沉稳坚韧和固若金汤。
拉姆的退役,同时为德国队带出了精神领袖的空缺与技战术核心的消失,德国队因而再无法构建出掌控全局的统治力。托尼·克罗斯也好、厄齐尔也好、穆勒也好、胡梅尔斯也好、博阿滕也好,他们统统都不具备拉姆的功效。勒夫众里寻芳千百度,也依然没有挖掘和培养出一个拉姆二世,德国队因而少了一道主魂。
2、 勒夫的指导思想严重有问题。或许是受了瓜迪奥拉的深刻影响,勒夫现在仿佛在努力打造一支传控型德国战车队。从人员选择到战术演练与布置,勒夫都把中前场攻击端全力赶向一个“纷繁复杂”的作业模式中。德国队依然具备在所有对手面前完成中前场抢断的超强实力,但是接下来的压迫式进攻中,却陷入了强力模仿西班牙风格的汪洋苦海中。
德国队的球员,没有一个是脚下绣花那种类型的,在小范围的空间内进行线路缭乱的短传渗透配合,根本不是德国球员能充分执行到位的事情。所以,德国队纵然在韩国队面前拿到了倍超级的球权,但却只能在一次次没有威胁且并不熟练的复杂小传切中,一再被从容化解。其实对付韩国队的密集防守,德国队就简直粗暴的采用两侧45度传中就可以了,禁区内埋伏下大批身高优势明显的抢点队员,自然可以获得海量的直接攻击球门机会,并且会因此而拥有一定量的点球机会。
然而,德国人却把简单问题搞复杂化了,自己的时间、平和心、体能,都白白耗费在了并不擅长的小范围钻营上了,大开大阖这个本原法宝,被抛到九霄云外,最好只能生于骄傲,死于浮躁。
3、 韩国队思想统一程度,到了可怕的地步。意志顽强程度和神经坚韧程度,也都在此刻的德国队之上。再加上,拥有孙兴慜这个变态快,所以,战术对头且执行坚决的韩国队,天然就具有在强力反击中偷刺得手的优良基础,这也是在某种程度上,最让德国队感到头疼的一种对手类型。
2014那届德国队是世界杯史上淘汰赛加决赛进球最多的球队吗?
2014年巴西世界杯,德国队小组赛4:0胜葡萄牙,2:2平加纳,1:0胜美国,小组第一昂首出线。淘汰赛1/8决赛加时2:1胜阿尔及利亚,1/4决赛1:0胜法国,半决赛7:1狂胜巴西,决赛加时1:0击败阿根廷,夺得队史第四座冠军奖杯。
2014年巴西世界杯,德国队在全部七场比赛共打进18球,其中四场淘汰赛(含决赛)打进11球,是近几届世界杯淘汰赛进球最多的球队,并追平了队史淘汰赛进球最多纪录,但不是史上淘汰赛(含决赛)进球最多的球队。世界杯史上进球最多的两届赛事,当数1954和58年两届世界杯,其中54年瑞士世界杯有三支球队淘汰赛进球在10个以上,1958年瑞典世界杯法国队更是在三场淘汰赛(含季军战),打进史上最多的12个进球,同时队内传奇射手方丹在全部六场比赛狂进13球,成为世界杯史上单届赛事进球最多的球员。
1954年瑞士世界杯是史上唯一次实行双种子队,以及小组积分相同不比净胜球,用加赛一场决定出线名额的奇葩赛制。最终如日中天的足坛巨无霸匈牙利队,在决赛开场前8分钟取得2:0领先的大好局面下,被不为外界看好的德国队连扳三球,曾在小组赛被匈牙利8:3狂胜的德国队,用一场意想不到的3:2胜利,制造著名的伯尔尼奇迹,也是世界杯史上最大的悬念之一。德国队最后拿到冠军,匈牙利队屈居亚军,奥地利队获得季军。1954年瑞士世界杯,16支球队在全部26场比赛打进140球,场均进球达5.38个,在创下史上单届和场均进球最多纪录的同时,还创下多项与进球相关的世界杯纪录。
1954年瑞士世界杯,匈牙利队小组赛9:0胜韩国,8:3胜德国,两场小组赛狂进17球,是史上小组赛进球最多的球队,9:0也是史上最悬殊的比分。同时又在1/4决赛4:2胜巴西,半决赛4:2胜乌拉圭,决赛2:3负德国,三场淘汰赛(含决赛)打进10球,全部五场比赛打进27球,是史上单届世界杯进球最多的球队。而冠军德国队则在小组赛4:1胜土尔其,3:8负匈牙利,7:2胜土尔其(加赛),1/4决赛2:0胜南斯拉夫,半决赛6:1胜奥地利,决赛3:2胜匈牙利,全部六场比赛打进25球,三场淘汰赛(含决赛)打进11球,都创造了队史纪录,其中小组赛双杀土尔耳打进11球,也是一项奇葩的进球纪录。季军奥地利在1/4决赛7:5胜瑞士,半决赛1:6负德国,季军赛3:1胜乌拉圭,三场淘汰赛(含季军赛)打进11球,其中7:5胜瑞士两队打12球,是史上单场进球最多的比赛。
1958年瑞典世界杯,巴西队小组赛3:0胜奥地利,0:0平英格兰,2:0胜苏联,1/4决赛1:0威尔士,半决赛5:2法国,决赛5:2瑞典,夺得队史第一座冠军奖杯,三场淘汰赛(含决赛)打进11球。季军法国队小组赛7:3胜乌拉圭,2:3负南斯拉夫,2:1胜苏格兰,1/4决赛4:0北爱尔兰,半决赛2:5巴西,季军赛6:3德国,全部六场比赛打进23球,三场淘汰赛(含季军赛)打进12球,是史上单届赛事淘汰赛进球最多的球队,方丹以创纪录13球荣获赛事最佳射手。
德国为什么世界大战时打中立国比利时却不打中立国瑞士、瑞典?
二战中,德国为什么攻占中立国的比利时,却不攻打同样是中立国的瑞士和瑞典呢?德国在一战后,曾经保证过比利时的中立的外交政策。希特勒,上台后也曾做过这样的表态,甚至,在二战爆发后,希特勒还几次表示要保证比利时与荷兰的独立和中立。可是,就在1940年5月10日,德军对比利时与荷兰两个中立国发动了军事侵略。在此之前,德军还入侵了丹麦和挪威两个中立国(1940年4月9日——6月10日,行动代号“威悉河演习”)。但是,在二战中德国始终没有入侵同样是中立国的瑞士和瑞典两国。这两个巨大的反差,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极简单的解释,有两个原因:地理位置和外交政策。
首先,从地理位置方面来分析。德军攻占比利时,一是为了包抄法国和避开法国的马奇诺防线。二是,在英吉利海峡和北海沿岸建立起针对英国的一个攻防兼顾的战线(包括德军攻占荷兰和挪威都有此目的。攻占挪威,还有要保护德国从瑞典获取铁矿石的通道的目的)。而攻占瑞士,对包抄法国意义不大,这是因为瑞士距离法国的心脏、大脑的巴黎,路程要比从比利时到达巴黎要远。而且,瑞士是个多山的国家,是不利于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的。瑞典,无论德国先是针对法英两国,还是后来入侵苏联,从地理位置上是毫无意义,或是意义不大。第二个方面,从外交层面来分析。比利时等国,虽然在外交方面采取了中立的政策,可是在现实中,他们更亲近英法。反观瑞士和瑞典,对德国更友好。尤其是瑞典,对德国可谓有求必应。要铁矿石,给。要借道(德国通过瑞典,向芬兰提供支援和德军通过瑞典到达芬兰),放行。对于这样的中立国,德国有什么必要去占领呢?
俄罗斯世界杯德国最后被韩国打空门,足球史上有在最后时刻守门员参与进攻并进球的吗?当时是怎样的情形?
最后时刻守门员打进绝杀球的,历史上真的有!巴拉圭的门将齐拉维特,打进过60多个球,不可思议吧?
重大的足球比赛中,眼看着比赛就打完了,球队还落后,怎么办?把守门员也喊过去一起进攻,自家球门都不管了!
昨晚的德国队就是如此,但是操作失误,反被韩国队把握机会再入一球。
德国队的这个抉择没错的,但是水平不行,下面看看这个球,门将那叫一个厉害呢。
上面的这个情况发生在2016年的11月,南非的超级联赛上,巴洛卡VS奥兰多海盗队,最后时刻,看看门将的精彩表现,跑到前场去一个倒挂金钩,打得人家一愣一愣的。
就说刚在最前面提到的巴拉圭的传奇门将齐拉维特,作为门将,却有着一颗前锋的心,球队也看中他的全面技能,甚至很多时候给任意球和点球的机会让他去执行,他也不负众望,职业生涯贡献了67个进球!
其实在足球赛事上,如果时间所剩无几,落后方孤注一掷全力拼进攻,守门员可以跑过去参与进攻的,尤其是去拼一个角球,很有必要,球场上也比较常见,只是近年来出现的少了而已。
在说到今天凌晨德国队的这次门将出击,我觉得他的做法没有问题的,要说失误,那也是后卫线上的人问题更大,才会让韩国的打空门。
有意思的是,有球迷问了:守门员如果跑前场去参与进攻,他可以用手么?呵呵,您说呢?
这里是泉说体育,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