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杯德国vs日本

2024-01-01 20:08:40 59 0

二战中,德国和日本的军队哪一个更强悍?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216条回答。

平心而论,德国和日本陆军不在一个档次。

德国空军同日本空军(当时还没有空军)也不是一个档次。

不过,日本海军则比德国海军强大很多。

我们就来看看陆军吧。

其实就排连一级来看,日本和德国陆军装备的武器差不多。

首先看看1939年时期的德国陆军步兵连,总人数为201人,包括军官2人、士官21人、士兵178人,其中战斗人员共有176人。

比较常见的是这样的武器配备:冲锋枪16支、轻机枪12支、步枪130支、反坦克枪3支、轻迫击炮3门。

我们再看看1939年时期日本的中队,总数有181人,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有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还有3个54人的小队,是作战部队。

日军中队常见的武器配备为:轻机枪9挺、步枪139支,掷弹筒9具。有时会加强2-4挺重机枪甚至1-2门90迫击炮或九二步兵炮(由营拆解支援到连)。

两者区别主要是德军有冲锋枪,日军没有。

这主要是当年日军的敌人中国,还有假想敌苏联,都没有大量装备冲锋枪,日军觉得用不上。日军擅长肉搏战,近距离还可以用轻机枪压制,认为没有必要用冲锋枪。

另外的区别是,日军大量使用50毫米掷弹筒,德军则使用3门80毫米迫击炮。

日军掷弹筒类似于一种远程榴弹发射器,不能精确瞄准,但重量非常轻,只有几公斤。

德军的轻型迫击炮则可以精确炮击,缺点是很重,需要几个士兵伺候。

掷弹筒的优点是可以跟随一些步兵前进,随时炮火掩护,80迫击炮优点是精度高、威力大。

其实德军在排一级也有50超轻型迫击炮,不亚于掷弹筒。

说来说去,两军连的武器差不多,但明显德军更为合理。

在班一级,德军装备近战用的冲锋枪,轻机枪是通用机枪,火力很强。

在连一级,德军装备更为厉害的80迫击炮,虽然重量较大,但火力掩护能力大大强于掷弹筒,排一级也有50迫击炮可以对抗掷弹筒。

虽然连一级双方有差距,但距离并不算大。

双方最大的差距,就在师一级。

德军师一级,官兵大约1万7000人,具有非常强大的重武器:75毫米炮20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36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2门 。

而日军中后期最强的三单位制甲种师团,官兵为2.1万人,数量比德军师多不少,但只有75毫米炮36门。

双方就炮兵来说,区别非常大。

除了武器装备以外,德军早在1939年就开始大量编组可以独立作战的装甲师,采用两翼合围作战的方式,以传统步兵步步推进,装甲部队包抄敌人后路,抢在敌人撤退之前切断退路、封锁补给线,全歼敌人。

依靠这种战术,德军获得了一个个辉煌的胜利,甚至一次战役就歼灭60多万敌军。

相反,日军始终还是传统的步兵作战,同一战区别不大。

日军虽也有不少坦克,却并没有独立作战,只是作为步兵师团的掩护武器。

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前夕,德国就有28个装甲师和16个装甲步兵师。

而日军直到投降,只有5个坦克师团。

数量远远不及,质量也差得很远。日军坦克师团大部分是轻型坦克,少量中型坦克为97式,重量仅有15吨。

在德军眼中,97式也属于轻型坦克,不要说遇到黑豹、虎式坦克,就算是最普通的25吨4型坦克,也可以轻松秒杀它。

二战时德国和日本是如何计划瓜分世界的?

当时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和日本帝国组成了法西斯国家联盟,也就是臭名昭著的“轴心国”。因为利益而开始的战争,那么利益分配就成了首要。虽然联盟是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但意大利的存在感和其他两国差远了。于是德国和日本就开始商议着如何瓜分世界,他们的梦想是美好的,但是在现在看来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德国的梦想就是统一欧洲(意大利跟着德国混),日本的梦想当然就是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两者从本质上就没有多大的冲突,反而有着相同的敌人(中、苏、美、英、法等国)。德国是一路顺利,先是占领法国,然后一路兵锋直指前苏联。没想招惹美国,尤其是已经占领满蒙地区之后,日本的首要目的就是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

德国的目的就是占领苏联西部,然后从苏联境内的阿尔汉格尔向南延伸到阿斯特拉罕建立起一条防线,俗称“AA”线。日本的目的就是北起阿留申群岛,南至澳大利亚,西至印度洋建立起“大东亚共荣圈”。没有签字的协议终究只是一张纸,两国的梦想是特别好但现实是残酷的。

二战的时候假设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交战,德国能很容易战胜日本吗?

看看二战时期美国在欧洲和太平洋战场的兵力部署,就能一窥端倪。

二战时期,美国设置了91个步兵师,其中有22个投入到太平洋战场,69个被投入到欧洲战场,而美国的海军,100多万人近八成兵力被投放到了太平洋,只有两成不到的海军被投放到地中海和大西洋、西欧沿海等地。

美军在二战中共计阵亡29万人,其中20万左右阵亡在了欧洲战场,10万不到战死在对日作战中。

虽然以上的数据并不太能说明什么问题,但德国远强于日本大家都没意见,所以美国人也要投入相对更多的力量来打败德国人。

二战,是你死我活的灭国之战、全面战争,不死不休,所以,任何一方刚开始的节节胜利并不代表就能笑到最后,接下来,就是拼国力、比潜力了。

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人被打坏一艘军舰都心疼的要命,美国人即使沉个几艘航母,大手一挥,个把月(可能只要个把兴起),几艘新航母就开过来了,随你折腾。

这就是国力的差距,到最后,日本军队就被分割在各个孤岛上等死,美军则开着庞大的舰队把太平洋玩成了自留地。

这就是国力的差距,在国力上,德国是日本的好几倍。

德国在1900年前后,就已经是欧洲第一大工业生产国,到了二战前,在西方国家里,工业产能和潜力也是仅次于美国,比日本更是高出几个数量级。

虽然日本的海军力量在二战初期一度位列世界第二,但即使日本庞大的联合舰队真的开到波罗的海,打到德国家门口,德国凭借欧洲首屈一指的航空兵和V2火箭、以及无处不在的潜艇,日本海空军未必能占到什么便宜,虽然二战初期日本的海军航空兵很厉害,但就那么些量,打完了也就打完了,日本联合舰队很快对德国的近海就无法构成实质性威胁,而德国凭借强悍的工业能力,德国海军实力也会快速增长,不用多久就会对日本海军构成较大威胁,直至陆海空实力完全碾压日本。

虽然很多人诟病德国人的海军不咋的,确实不咋的,但谁让德军主要在陆地上和苏联和英美盟军死磕呢,海军的发展只能先放一边了,但在假想的历史时空下,德日发生战争,德国必然会集中资源弥补海军的短板,德国不缺发展海军的能力,只是在现实情况下,资源的倾斜考虑。

至于陆军和空军的比较,日军完全和德军不在一个档次上,德国人拥有当时欧洲最强的空军,德军的闪电战典型的战法就是先派出数千架战机进行战略定点轰炸和地毯式轰炸,先摧毁敌方的重要战略目标,随后庞大的装甲部队闪电出击,一举占领对方国家。

虽然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在二战初期很牛,但是以牺牲了防御力来降低重量以增加灵活性,而且日本终其二战,拿得出手的也就这款战斗机,到了二战中后期就落后于美国德军的战斗机了。另外日本的软肋就在于航空兵严重断代和不足,当一批老的航空兵打的差不多之后,剩下的和以后的航空兵就成了渣。想对此,德国的飞行员数量和质量要远远高于日本。

至于陆军,看两家陆军的气质就差的太远了,如果说德国陆军是城里的绅士,那日本陆军简直就是要饭的,论装备,就凭日军人手一支三八大盖,打一枪还要拉一下枪栓的手动步枪,面对普遍装备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的德军,坦克、机枪和火炮的配备是日本陆军的几倍,基本上很好想象一种场景:高度机械化的德国陆军面对一大群一大群高呼“板载”的日军……接下来的画面很美好……

得亏日本人是在亚洲战场上耀武扬威,跑到欧洲战场上,怎么死的还真不好说。

为何1945年5月濒临灭亡的纳粹德国进行两次投降?

这是当时的国际形势造成的,东西方为抢夺己方利益最大化,分进合击与柏林城下,但德国的继任者邓尼茨不愿向苏联投降,而主动派人向艾森豪威尔将军投降,提出了有条件投降被拒绝了,出于无奈,德军派员接受投降,但英美法有高级将领在场,苏联只有一名上将不据代表性,5月8日朱可夫元帅向斯大林汇报了此事,斯大林不能忍受苏联人民经受了战争魔难,法西斯德国却向美英投降了,因此电令朱可夫元帅与五月九日从新让德国法西斯在众目睽睽之下,向伟大的苏联统帅鉴字投降,也就有了德军投降二次的喜剧场方进。

汽车工业日本发达还是德国发达?

李老猫说车为你非专业解答各种选车用车问题

汽车工业日本发达还是德国发达,汽车工业是一个相当大的词汇,涉及到汽车部件,主机组装等生产活动的工业部门都可以称得上汽车工业,主要还是以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整车组装等为主。我们就说一下在汽车几个主要组件上两个国家的实力如何。

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所有部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属于绝对的高精尖技术,是体现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水平强弱最明显标志,我们以近十年来沃德十佳发动机数量为标准,来从宏观上进行论断。08年至今德系入围沃德十佳的数量共有31款,其中以宝马为最,几乎年年榜上有名。日系共有25款入围,呈现出本田,丰田,马自达,英菲尼迪等百花齐放的状态。值得一提的是18年最新榜单中德系全军覆没,而日系则有4款入围,表现抢眼。整体上还是以德系数量更占优势,但近三年来日系逐渐占据上风。

底盘

底盘关乎一辆车的操控和舒适性,对悬挂的调教更是见真功夫,在这方面最牛逼的其实还是法系,就德日来说,显然是德系有明显优势,更加沉稳扎实厚重,行驶的高级感狂甩日系三条大街。拿出bba中的任何一家都能形成碾压之势。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可争议的,德系完胜。

变速箱

变速箱是连接发动机和传动机构的重要部件,一台好的变速箱能使发动机传动效率更上一层楼,一台坏的发动机同时也能毁掉整台车。世界上最强的两个变速箱厂,一个是采埃孚,一个是爱信,正好是德日之争。采埃孚主要生产高端车使用的变速箱,以纵置平台为主,换挡顺滑,技术先进,反应凌厉,像宝马,奥迪,保时捷,路虎,jeep等都使用采埃孚的at变速箱。爱信同样大名鼎鼎,使用爱信变速箱的主机厂也不胜枚举,丰田,大众,雪铁龙,长安,吉利等都用了爱信的机子,主要特点就是成熟,可靠,平顺。在技术层面来说还是采埃孚更强。

轮胎

德国有马牌轮胎,日本又有普利司通。马牌主打静音舒适,普利司通的特点是耐磨,环保,稳定。总体上还是普利司通更高端一些。

总结

通过分析德日汽车工业中的细分产业可以发现,其实两家实力非常接近,在整体上德系稍占上风,不过日系的发展势头更猛,未来谁能笑到最后真不好说。

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真的友好吗?

这俩国家之间其实挺不友好的。在二战之前,德国和日本之间不仅没有传统友谊,日本还在一战时期落井下石,进攻过德国在青岛的殖民地。

虽然因为共同的诉求,最终两国走到了一起,可惜德国和日本两国没有过什么成功的合作,你能想象到这样的两个友好国家吗?所以,德国和日本名为同盟,却是各怀鬼胎!

下面说理由:

首先,德国和日本在军事上没有足够的交流,以至于日本陆军的技战术水平与欧美国家相差了一个时代。诺门坎之战就是一个例子,苏军投入坦克498辆,350辆装甲车,日军只投入了135辆坦克,结果日军吃足了苏联装甲部队的苦头。

在战略上两国也缺少配合,1939年8月27日诺门坎战役结束,4天后德国入侵波兰。9月15日,诺门坎停战协议签订,两天后苏军进入波兰境内,赶在波兰投降德国前抢夺了大片领土。从这几个时间点上苏德日三方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假如德国和日本能够相配合,比如,日苏诺门坎战役与德国入侵波兰战役同时打响,苏联将会出现首尾不相顾的窘境。那么,最终德国和日本都能得到实惠。可惜,两国面和心不和,各干各的,最终便宜了苏联!

所以我说,二战时期德国和日本的关系并不好

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轴心国是日本与德国呢?

为什么二战德国和日本是轴心国,现在来回顾当年,这好像是必然的。一战就是因为德国是后崛起的列强,对老牌英法等列强既得利益强烈不满,为挑战英法等旧秩序,争夺欧洲以及世界殖民地发生的。德国经过一战失败以后,损失惨重。经过十年的卧薪尝胆,发奋图强,德国又奇迹般地重新崛起。

德国在一战后经济恢复很快,1929年又重新超过英、法,回到了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德国又占世界工业产值12%,居世界老三地位,仅次于美国和苏联,人口达到7000万。因一战德国损失惨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失去了八分之一的领土和十分之一的人口,所以德国对于一战的结果怀恨在心。

对德国人来说,实际上二战是一战的延续,发起二战就是为了复仇在一战的失败。从战场上失去的还要从战场上夺回来,而且要得到更多。至于日本,日本是一战的大赢家,人心不足蛇吞象。日本并不满足得到的利益,经过一战获得了很大利益,从此胃口大开,野心更大。欧洲诸国忙于欧洲事务,放松了对于亚洲的干涉管制。乘机日本在亚洲快步发展,目的就是瓜分中国。日本当时已经占领了中国的台湾,东北以及朝鲜,并且进一步向内地染指。占的便宜太多,列强英法也妒嫉了。

当时日本已经成了世界一流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为了不让日本独吞占有更大利益,美国就联合英法和日本签了一个华盛顿协议,限制日本独占中国利益,使得中国又变回几个帝国主义共同支配的局面。该协议对日本海军进行了限制,英美联手给日本舰艇的建造指标。以 英美日三国海军吨位的比例成了5:5:3,也就是日本只能占英美海军的70%,日本两艘已经快完工的3500吨的战列舰只能给直接拆了。因为根据华盛顿协议日本不能造这么大的军舰,日本的地位还不如一战前,日本被英美列强群起限制。所以日本也对当时的国际秩序大为不满,二战也是日本挑战英美制定的亚洲秩序,是新旧帝国主义的利益争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关键是德国日本企图重新划分世界,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和殖民地。德国是为了摆脱凡尔赛体系,日本是为了突破华盛顿协议。当时正好遇上当时世界最大经济危机,德也一样经历经济危机,加上德国认为丧权辱国的凡尔赛条约的制约,想通过战争重新崛起。日本处境与德国差不多,是为了新的扩张,二战时日本在亚洲的实力已经非常强大。

根据以上形势,因为英美法不是他们一路的,是一战的战胜国,提防着着德国,苏联是新政体,也不会跟着德国跑。德国与日本在国际秩序中,臭味相投一拍即合。他们互相勾结,拉上意大利,一个在欧洲一个在亚洲互为联手,作战略策应。看上去好像日本发动侵略的意图比德国急迫,在德国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日本就在1937年大规模的扩大发动了侵华战争。德国直到1939年才入侵布拉格,在欧洲战场发动侵略战争。德国与日本当时在欧亚诸国中,得不到支持和援手,而当时这德国日本国力上升,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新的市场和殖民地,所以日本与德国组成轴心国也是很正常的了。

日本与德国由于发动侵略扩张战争,加害他国犯下了滔天罪行。战后德国被进行了彻底的清算,德国人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向世人进行了真诚的道歉和忏悔,获得了世界原谅。日本则相反,对历史清算不彻底,对侵略罪行没有真诚的认识和道歉,妄想再次成为所谓“正常国家”,军国主义阴魂不散,世界对日本必须保持警惕。

日本和德国这两个国家哪个更强?

谢邀。日本与德国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却都在战后迅速发展,不能不令人唏嘘。高晓松在综艺节目《晓松奇谈》中提出了“地理决定论”的观点,确实在德国与日本这两个国家得到了验证。目前,日本与德国这两个国家哪个更强确实难以得出结论,在不同的领域,两国各有优势。第一,经济方面,日本强于德国;第二,军事方面,德国强于日本;第三,论政治影响力,日本与德国不相上下。不过,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德国前途无疑比日本更光明。

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1.日本经济实力强于德国。2017年,日本的GDP总量为4.84万亿美元,排行世界第三;德国的GDP总量为3.65万亿美元,排行世界第四。早在1972年,日本的经济总量就超过了德国,成为了资本主义国家第二经济强国。在日本经济最巅峰的时候,人均GDP是美国的1.6倍,GDP总量达到了69%,这一成绩,至今也没有国家达到。可以说,在儒国之前,也只有日本在经济领域给美国带来威胁。如果不是“广场协议”让日本经济20多年停滞不前,德国与日本的经济差距还会更大。

日本工业分布

2.德国的军事实力强于日本。尽管都是二战战败国,但德国作为北约成员国,已经实现军事正常化,而日本依旧受制于《和平宪法》,不能够拥有国防军,武装力量只能以自卫队的形式存在。目前,德国国防军超过18万人,拥有“豹”2型主战坦克、龙卷风攻击机、台风战斗机等先进武器。除此以外,德国没有选择购买F-35,而是与法国合作,准备研制下一代主战坦克与第六代战斗机。届时,德国的军事实力必会更上一层楼。

德国军队

3.日本与德国的政治影响力平分秋色。德国是欧盟的两大核心之一,借助欧盟的整体影响力,德国的政治影响力不容小觑。日本政治影响力也十分广泛,特别是在非洲与东南亚地区,通过经济援助,获得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4.德国的前途比日本更光明。德国依托于欧盟,欧盟在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而德国在欧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例如,在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以后,对德国与日本钢铝产品都加征了关税,德国敢于对美国说不,而日本则没有这个底气。主要在于,德国是欧盟的核心,而日本只代表日本!

欢迎大家讨论,德国与日本谁更强?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