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体育名人堂有多少人,具体都有谁?
目前出名的有,美国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英格兰足球名人堂等等
足球名人堂只有英格兰有吗?
足球名人堂的确只有英格兰有。
进入世界足球名人堂的有哪些球员?
世界足球名人堂一百人与排名:
1、贝利(巴西),2、马拉多纳(阿根廷),3、斯蒂法诺(阿根廷/西班牙),4、克鲁伊夫(荷兰),5、贝肯鲍尔(德国),6、普斯卡什(匈牙利),7、马修斯(英格兰),8、普拉蒂尼(法国),9、尤西比奥(葡萄牙),10、雅辛(前苏联)。
11、加林查(巴西),12、迪迪(巴西),13、范巴斯藤(荷兰),14、博比.查尔顿(英格兰),15、济科(巴西),16、法尔考(巴西),17、方丹(法),18、贝斯特(北爱尔兰),19、马特乌斯(德国),20、阿维兰热(巴西),21、雷米特(法国),22、罗西(意大利),23、希亚芬诺(乌拉圭),24、梅阿查(意),25、班克斯(英),26、格林(法),27、苏亚雷斯(西班牙),28、辛德勒(奥地利),29、盖德穆勒(德),30、基冈(英)。31、奥利维拉(巴西),32、鲁梅尼格(德),33、贝阿尔佐特(意),34、舍恩(德),35、贝尔纳贝乌(西班牙),36、柯奇士(匈牙利),37、罗纳尔多(巴西),38、赫斯特(英),39、约翰松(瑞典),40、赫贝格尔(德),41、佐夫(意),42、维阿(利比里亚),43、阿尔贝特(匈牙利),44、波佐(意),45、米拉(喀麦隆),46、希尔顿(英),47、科帕(法),48、齐达内(法),49、摩尔(英),50、斯托伊奇科夫(保加利亚)。
51、古利特(荷),52、巴雷西(意),53、席勒(德),54、巴蒂斯图塔(阿根廷),55、约翰.查尔顿(英),56、皮奥拉(意),57、库巴拉(匈牙利),58、帕潘(法),59、爱德华兹.邓肯(英),60、丹尼斯劳(英),61、桑切斯(乌拉圭),62、莱因克尔(英),63、费雷拉(巴西),64、希勒(英),65、帕萨雷拉(阿根廷),66、肯佩斯(阿根廷),67、里杰卡尔德(荷),68、博涅克(波兰),69、菲戈(葡),70、马索普斯特(捷克)。71、巴乔(意),72、舒马赫(德),73、罗马里奥(巴西),74、马尔蒂尼(意),75、比拉尔多(阿根廷),76、芬尼(英),77、里维拉(意),78、贝卢斯科尼(意),79、梅诺蒂(阿根廷),80、布拉特(瑞士),81、扎加洛(巴西),82、弗朗西斯科利(乌拉圭),83、克林斯曼(德),84、弗格森(英),85、贝恩(西班牙),86、奇拉维特(巴拉圭),87、西贝斯(匈牙利),88、米卢(前南斯拉夫),89、皮埃罗(意),90、达格利什(苏格兰),91、欧文(英),92、博斯曼(比利时),93、李惠堂(中国),94、奥维兰(沙特),95、布洛欣(前苏联),96、埃斯科巴(哥伦比亚),97、贝克汉姆(英),98、伊基塔(哥伦比亚),99、阿克尔斯(美),100、孙雯(中国)。2011年,FIFA效仿NBA设立了一个足球名人堂,总部位于墨西哥帕丘卡市,目前共有15人入选。分别是:
巴西:贝利、加林查、扎加洛
德国:贝肯鲍尔、盖德穆勒、马特乌斯
阿根廷:马拉多纳、斯蒂法诺(阿/西)
法国:普拉蒂尼、齐达内
荷兰:克鲁伊夫
英格兰:查尔顿
葡萄牙:尤西比奥
前苏联:雅辛
匈牙利:普斯卡什
孙继海在曼城是主力吗?为什么能入选英格兰名人堂?
现在一说到曼城队,球迷们肯定都认为这是一支英超的豪门球队,在某种程度上是英超第一豪门俱乐部。熟知英超联赛的球迷们应该知道,曼城逐渐成为英超豪门,是从2009/2010赛季开始被中东大财团收购之后,在转会市场大肆购买球星,聘请欧洲知名教头,这才一步步成为了目前的英超乃至欧洲顶级豪门俱乐部。而当初,孙继海在2002年到2008年期间效力的曼城队,还只是英超的一支中游球队而已。
在2002年2008年效力曼城队期间,孙继海凭借着自己在中后场可以踢多个位置,在曼城踢上了主力的位置,他共计在英超联赛出战了130场比赛,更多的时候在场上司职边后卫的位置。当年, 孙继海还作为曼城的主力球员,跟当时刚加盟还在英超的查尔顿俱乐部的郑智,在英超赛场上演了中国德比,可谓是看点十足。
自打中国在2002年打进了世界杯之后,有多名中国国脚开启了去往欧洲五大联赛踢球的旅程,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孙继海。除了他之外,还有范志毅、孙继海、杨晨、邵佳一、李铁等一众才华横溢的国脚。不过,能够在欧洲五大联赛站稳脚跟的却并不多,孙继海当时绝对是中国球员留洋的一边旗帜。
尽管在效力曼城期间,孙继海不是绝对的主力,却是主力替补,能够在英超踢了累积130场的比赛,足以证明了他的实力。正是因为他在曼城效力的那一端经历,他才得以入选了英超名人堂。作为一名亚洲球员,他能够达到这个高度,在当时来说,入选英超名人堂可谓是实至名归。而现在,曼城的头牌则是韩国球星孙兴慜,想到这里,真的让人不胜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