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足球世界决赛冠军?
2014年世界杯在“足球王国”巴西展开较量,决赛中阿根廷对阵德国,最终凭借格策在加时赛中的进球,德国队击败阿根廷,第四次加冕桂冠。在决赛中战胜阿根廷,德国队第4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追平了意大利。
北京时间7月14日凌晨3点,2014巴西世界杯决赛,德国通过加时赛1-0击败阿根廷夺冠,第113分钟,替补登场的格策完成绝杀
德国第4次夺冠追平意大利:在决赛中战胜阿根廷,德国队第4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追平了意大利,巴西以5次夺冠继续领跑。德国队第8次杀入世界杯决赛,4次夺冠4次亚军。为了这个世界杯冠军,德国人已经等待了24年,他们上一次在世界杯上夺冠还要追溯到1990年。
德国打破魔咒:历史上在南美举行的4届世界杯,南美球队最终都成为了最后的冠军,这一次,德国终于打破了“欧洲球队从未在南美夺冠”的魔咒,在巴西举起了世界杯冠军!
克洛泽谢幕:这是36岁的克洛泽世界杯谢幕战,K神4次参加世界杯,打进了16球,已经超越罗纳尔多封神,这是克洛泽第24场世界杯比赛,距马特乌斯的25场只差1场。
德国幸运的倒霉蛋:在赛前的热身赛上,赫迪拉不幸拉伤了小腿肌肉,小将克拉默幸运得到首发出战的机会,这是23岁的门兴中场本届世界杯第一次首发,但他只踢了31分钟就因为被加雷撞伤而被换下,太倒霉了!
巴西世界杯171进球平纪录:格策在加时赛上的进球,是本届世界杯第171粒进球,追平98法国世界杯的进球数。毫无疑问,这是一届疯狂的世界杯!
梅西距封王只差1步:职业生涯拿奖拿到手软的梅西只差1个世界杯冠军的奖杯,跳蚤距封王只差1步,尽管尽管他拼到呕吐,尽了全力,但也只能看着德国人加冕。
14年阿根廷世界杯历程?
2014年阿根廷世界杯历程:
小组赛:阿根廷2:1波黑 阿根廷3:2尼日尼亚 阿根廷1:0伊朗
1/8赛:阿根廷1:0瑞士
1/4赛:阿根廷1:0比利时
半决赛:阿根廷0(4):0(2)荷兰
决赛:阿根廷0:1德国
2014年世界杯巴西德国那场比赛究竟发生了什么?
10次射正,7个进球。在东道主面前,德国如同是一个精准到极致的剑客,刀刀致命。这一夜,巴西头上的冠军皇冠被彻底摘落。“我们已经被完全打懵,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我无法解释这一切,这是我这辈子最糟糕的一天……”赛后,斯科拉里强压着内心的震动。
此役与德国队的较量是斯科拉里的第三场世界杯半决赛,他也成为继扎加洛和绍恩后第三位达到这一伟绩的主帅。然而,谁也未曾想到这却是一段噩梦的开始。开场不到11分钟,穆勒就为德国首开纪录,这也是德国国家队的第2000粒进球。穆勒就此成为史上第13个世界杯进球上双的球员,并加冕成为史上第3个在两届世界杯上进球均至少达到5个的球员。10分钟后,德国卷土重来,史上第一位参加4届世界杯半决赛的克洛泽将比分扩大为2比0,就此以16粒进球超越罗纳尔多成为世界杯历史第一射手。 噩梦远未结束。2分钟后,托尼-克罗斯轻松破门,比分变为3比0,不到120秒后,克罗斯梅开二度,4比0!这是巴西自1954年以来首次在世界杯上连丢4球,而德国第2个进球和第4个进球之间仅间隔了179秒。值得一提的是,克罗斯的两粒进球也只间隔了69秒,这是世界杯史上用时最短的梅开二度。 此时部分巴西球迷已开始陆续退场。然而,屠杀还在继续。第29分钟,赫迪拉再度撕破巴西防线,将比分改写为5比0!从2比0到5比0,德国队的4个进球仅用时不到6分钟,这是此前在世界杯上从未发生过的奇景。德国就此成为世界杯史上第一支在前30分钟就一举攻入5球的球队。与此同时,此役攻入5球后,德国正式以221粒总进球数超越巴西1球,成为世界杯史上进球最多的球队。而巧合的是,上一支在世界杯半决赛攻入5球的球队正是1958年的巴西,当时他们以5比2大胜法国。 看台上大批巴西拥趸开始失声痛哭,但场上局面没有任何改观。下半场第69分钟,替补登场的许尔勒在第6次触球时便攻破巴西大门,6比0!这是巴西在世界杯史上第一次连丢6球,德国也成为第一支能够单场连进巴西6球的队伍。若把范围扩展到所有比赛,这是巴西史上第5次单场狂吞6弹,上一次还得追溯至1920年美洲杯0比6负于乌拉圭。 纪录并没有就此戛然而止。第79分钟,许尔勒近门柱再度破门,将比分扩大为7比0,德国就此成为史上第一支在世界杯半决赛上攻入7球的队伍。而巴西上一次被灌7球还得追溯至1934年的一场友谊赛,当时他们以4比8惨败尚未解体的南斯拉夫。巴西还就此追平世界杯东道主最惨痛失利纪录,上一次东道主被如此吊打还是1954年瑞士5比7负于奥地利。 最终比分被定格在1比7,德国就此创纪录地第8次挺进世界杯决赛,而对于所有巴西人而言,这一夜如同一出似乎永远都无法结束的噩梦。桑巴军团上一次在主场输掉正式比赛还是1975年美洲杯半决赛1比3负于秘鲁,当时见证这一失利的城市正是今天承办巴德一役的贝洛奥里藏特,可谓是一个轮回。值得一提的是,巴西本届世界杯所有的23名球员都在秘鲁那场失利后才出生。 正如斯科拉里赛后所言,一切终将过去,生活还将继续,但直至今日,大批巴西人仍认为若内马尔在场,情况必将有所不同。如果2014年世界杯决赛是阿根廷夺冠,会对现如今梅西在足坛的地位产生哪些影响?
你去问一百个人,一百个人都会说,阿根廷夺冠,那将是地球上第三个球王的加冕。很可惜历史就是这样,绝不会重演。残缺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之美。
天才和英雄一代代,世界杯冠军4年一换,可为何球王就这么少?其实这是一个挺难以回答的问题。球迷心中王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外星来客罗纳尔多,应该是马拉多纳之后最接近上帝的一个人,他获得了世界杯,可任然只是一个外星传奇,只怪他伤病太早。
齐达内,同样在银河战舰和尤文图斯无比辉煌,在法国队称霸世界杯时居功至伟。或许,就是一个“顶你个肺”,让本应成为一个“王”的人,贬落凡间。
梅西的精彩在于,无与伦比的球技和无与伦比的团队,让其成就了在俱乐部层面达到的,多数前人难以成就的伟业。
而老天却让C罗的强大存在,更显戏剧性:金球奖两人的平分秋色,让梅西这个“神话般”存在的球员,同前辈球王能秒杀所有竞争者的超强能力相比,“王"的成色略显不足——尽管,在大多数喜爱技术和传控的球迷们看来,梅西就是新世纪的一代球王。或许,如果真没有C罗与之争锋相对,梅西就是这颗星球上的最独一无二的球王——而“王"又怎么能够同时存在两个呢?
梅西无需在欧洲足坛证明自己的价值。但世界杯和阿根廷却给他开了两次巨大的玩笑。
或许客观原因是,这两只阿根廷的团队能力太差,配不上同梅西并肩。
但这并非托词:假如(可历史没有假如):巅峰的不受伤的罗纳尔多是阿根廷人,没有秃顶的齐达内是阿根廷人,马拉多纳是年轻30岁的阿根廷人,2014年的世界杯由他们率领潘帕斯雄鹰,阿根廷还会是亚军吗?
很不好说。
罗纳尔多或许也会败给德国人,齐达内或许根本无法带领这只羸弱的阿根廷进入四强,马拉多纳呢?
30年前,他不仅带领平民的那不勒斯在小世界杯里干掉了尤文国米AC米兰,在世界杯中同样率领大多数资质平庸的阿根廷人登顶巅峰,2014年,马拉多纳成功的概率或许应该远大于梅西。
王就是王,在自家球迷的心中,梅西永远都是那个王。
众人想要将梅西推到马拉多纳的高度,客观条件始终还是差那么一点,但感情是起不到加分作用的。都是率领平庸之辈,王就是王,将就是将,取得的成就始终不同。
历史记住的终究是球王!谁能保证,20年后,新的球迷会认为,梅西,就是继罗纳尔多之后,唯一接近马拉多纳的球员呢?
那时,对他而言,球王的称号或许已经灰飞烟灭,只有一时瑜亮之争的精彩,还留在头发花白的球迷的酒后真言中传唱。
您的看法呢?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莫大的荣幸。你认为2014年世界杯,阿根廷输掉比赛的原因是什么?
我是川风蜀韵,我来回答。
这是一场双方都值得最崇高敬意的比赛。两队的攻防策略和战术安排,都在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尽可能限制对手上下足了功夫;两队球员体现出的战术执行力也十分高超,凝聚了非凡的心理素质和技战术水平。
决赛前,德国队在整体实力上占有更大的优势。防守上,德国与阿根廷的水平基本上是旗鼓相当(有悖于人们心中的印象,阿根廷在本届世界杯淘汰赛阶段的防守水平是世界顶尖的);进攻上,阿根廷虽然有梅西,但阿圭罗状态不佳,拉维奇和伊瓜因都是自己拿球主导进攻强于衔接、策应、牵扯,中场缺乏过渡和梳理的能力(又或者是实力有限攻守不能兼顾)。这导致他们难以打出流畅的整体配合,只能靠个人速度和盘带寻找机会,偏偏迪马利亚这个突破专家还因伤缺阵。反观德国,虽然没有梅西这个级别的巨星、没有很突出的突破手,但他们的中前场球员水平也不俗而且很平均,都非常善于跑位、传球和射门,有着很强的默契和团队意识,所以他们进攻的组织性是世界一流的。此外德国的阵容深度也胜阿根廷一筹,赫迪拉伤了克拉默顶上,克拉默伤了许尔勒顶上(中场位置随之大挪移),克洛泽跑不动了还有更灵巧的格策。除了实力优势,德国队半决赛轻松淘汰巴西,还能多休息一天,在体能储备上也远好于与荷兰苦战120分钟的阿根廷。他们甚至能得到大部分巴西本地球迷的支持——因为阿根廷和东道主是宿敌+巴西球迷认为战胜巴西队的能获得世界杯冠军。
上半场:基于对以上优劣势对比的清晰认知,德国采取了积极主动而不失稳健的攻防策略:以传切配合保持控球、创造进攻空间,以对持球人延阻、整体快速回防来应对阿根廷的突击;阿根廷则比半决赛更谨慎,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防守而放弃了控球,有机会就用快速反击偷袭,不然就用防守跟德国耗着。
开场时的双方阵型:1. 德国的进攻 VS 阿根廷的防守
厄齐尔首发位置在左路。开场15分钟之内,他数次向中路和右路靠拢,结合拉姆的插上,令德国在右路进攻上取得了局部的人数优势,打开了空间。但阿根廷始终在中路腹地保持人数的优势和高度严密的站位,因此无论德国队在右路传中、回敲或者只是佯攻,都始终没能创造射门机会。克拉默受伤下场后许尔勒登场,厄齐尔换位到前腰,这时他向两边靠拢能造成的局部优势就变小了。德国转而更多地试图从中路渗透,也没有形成真正的威胁。
随着佩雷兹更多地回撤,阿根廷实际上变成了三后腰;梅西和伊瓜因被特许在防守时散步,于是拉维奇就肩负起了干扰德国队中后场组织的任务。与半决赛相比,阿根廷虽然在阵地防守上投入了更多兵力,阵型也保持得十分紧密,但在防守反击和定位球时的专注和协防意识上似乎有所下滑。上半场的最后10分钟,阿根廷试探着把阵型前压争取主动,马上就被德国利用反击形成了两次有威胁的射门;补时阶段德国开出角球,赫韦德斯又甩开防守抢到落点,可惜他的头球打在门柱上。
阿根廷的犯规,大部分都是在德国队进攻尚处于试探和萌芽状态时发生的。这反映出阿根廷的防守非常富有侵略性,尽可能在第一时间进行破坏,不给德国从容组织进攻的机会。
2. 阿根廷的进攻 VS 德国的防守
阿根廷的反击思路十分明确,就是把速度贯彻到底。但他们对防守的重视很大程度上牺牲了进攻:兵力投入不足,导致进攻缺乏整体组织性,推进时往往要靠个人突破,有机会传威胁球时接应点也很少;整体阵型靠后,进攻球员提速反击要冲刺很长一段距离,对体力消耗很大,尤其是还要兼顾防守的拉维奇和佩雷兹。另一方面,德国队虽然控球压上尝试进攻,但对阿根廷的反击还是足够警惕,整体回防速度很快。
结果是,阿根廷虽然从右路几次撕破德国防线,但几乎都被德国的中路补防化解(其中一次梅西已经趟过了诺伊尔),唯一接应到位的一次又陷入越位陷阱;他们上半场最好的机会反而是德国自己送的大礼——克罗斯冒失的头球回传让伊瓜因形成了单刀,但后者居然浪费了这个黄金机会。这个机会来得很偶然、很突然,但在高手对决中能否利用好或者防范好偶然因素,很可能就是胜负的分野,也是对球员心理素质最大的考验。
下半场:德国依然保持着上半场的策略;而阿根廷主教练萨贝拉则一反此前的谨慎,一开始就用阿圭罗换下了拉维奇,85分钟就用完了三个换人名额来保持中前场的活力,让全队更多地尝试进攻。个人事后诸葛亮的猜测,他有可能在赛前就已经布置了这样的战略。目标是先化解德国队的锋芒(此前两场淘汰赛德国都早早领先),然后再争取进球,留给德国队更少的反扑时间。考虑到球员们尤其是梅西的体能状况,拉锯的局面拖得越久对阿根廷越不利,所以他希望在90分钟内解决战斗。
1. 阿根廷的进攻 VS 德国的防守
下半场阿根廷的攻势多了不少。但受制于球员能力、体力和对德国反击的忌惮,中后场对进攻的支援仅限于零星的传中和直传,主要还是靠锋线尤其是梅西去攻坚。虽然受到无处不在的严密防守,但最终也只有梅西能够打开一点空间——一次大禁区左侧半单刀射门,一次右边勉强内切射门,两次都是偏出远角;还有两次吸引防守后的直塞,可惜锋线队友都没能接应上。
除了在限制梅西上有瑕疵,德国队下半场的防守基本无可挑剔,因为梅西的队友们下半场的冲击力其实还不如上半场,他们只要保持专注按部就班就足以应付了。
2. 德国的进攻 VS 阿根廷的防守
由于下半场阿根廷阵型压得较前,他们的防线也终于开始松动,德国队得以更多地攻入禁区,克洛泽也终于抢到了一次传中落点。但虽然数次制造了阿根廷防线的混乱,德国队自己在利用机会上也做得不够好,两次禁区内停球过大,只比上半场多制造一次射门。
最终两队在90分钟内也没能打破僵局,比赛进入加时。
加时赛基本是下半场的延续。阿根廷依然没有放弃进攻,大概他们也不想和德国用点球的方式决胜负吧。随着体力和集中力的下降,两队的防守都开始露出更多破绽。率先发难的是德国,他们继上半场37分钟后又一次打穿了阿根廷的右路防守,而且是两个进攻球员面对五个防守球员制造了一次很有威胁的进攻,许尔勒的射门略显仓促而被罗梅罗扑出。阿根廷则在第97分钟获得了一次更好的得分机会,而且又是拜德国队失误所致:胡梅尔斯面对一个没什么威胁的传中居然漏顶,帕拉西奥停球突入禁区后单刀面对门将,他本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完成射门或者盘过门将,但他竟然重蹈自己在半决赛加时阶段的覆辙,仓促吊射偏离了球门。
在世界杯决赛的赛场上两次错过幸运女神和对手送上的良机,似乎已经反映出阿根廷在综合实力上离世界冠军的水平终究还有差距。果然,德国队6分钟之后就让他们浪费机会的行为受到了惩罚:一次本应无甚威胁的进攻,由于德米凯利斯跟防出现松懈而令90分钟才替换上场的格策有了独自面对门将的机会,后者冷静、自信、无情地向他们昭示了世界冠军应有的把握机会能力——连贯、干净、完美的一停一射,球越过罗梅罗的封堵落入远角网窝。此后阿根廷的奋力反扑,已无法逆转局面。最终,德国队捧得了大力神杯,成为了第一支在南美夺冠的欧洲球队。
纵观全场,两队在战略和战术的制定和执行上都发挥了很高的水平,比赛过程和最终结果也体现了德国的强大和阿根廷的缺点——首先,德国的团队协作能力优势,使他们在兼顾防守的同时获得了更多场面上的主动,而阿根廷中前场进攻中缺乏整体性和组织性,使他们只能收缩防守,更多依靠个人能力制造机会,这是效率更低、对球员消耗更大的方式;其次,德国阵容厚度更充足、球员实力更平均、状态更好,使他们的换人游刃有余,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和阿根廷替补上场球员的碌碌无为形成了鲜明对比;最后但也许是最重要的,在把握机会能力上的差距,使德国成为了最终的赢家。
写给那些热衷于讨论比赛风格孰优孰劣的球迷们:德国不是赢在“下底传中”或者 "tiki-taka", 阿根廷也不是输在“防守反击”。决定胜负的不是比赛风格,而是双方战术体系的合理性、有机性、针对性和球员执行战术的能力。是球队的战术体系和球员能力的特点共同决定了他们的风格,而不是风格决定了这些特点。
我的见解只有这么多,不足之处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一起讨论!同时烦请大家多多关注、转发,在此表示感谢!2014世界杯总决赛,德国对战阿根廷,阿根廷进球了,连解说都以为是进了,结果被判了越位,是在上半场?
上半场第30分钟,伊瓜因的进球,当时伊瓜因和罗霍都在越位位置
2014世界杯决赛阿根廷vs德国进球几分钟?
2014年7月14日凌晨3点,2014年巴西世界杯决赛在里约热内卢的马拉卡纳球场展开,阿根廷对阵德国,双方90分钟互交白卷,格策第113分钟的进球助德国1-0取胜,历史第4次拿到世界杯冠军,追平意大利,仅落后于巴西,同时也成为首支在美洲大陆夺得世界杯的欧洲球队。
两队历史交锋20次,阿根廷9胜5平6负,占据上风,进28球丢28球。两队总共在世界杯赛场交手6次,德国3胜2平1负。过去两届世界杯,两队连续在1/4决赛取胜,2006年在本土120分钟1-1战平,德国点球4-2取胜;2010年在南非德国4-0大胜阿根廷。1986年及1990年世界杯决赛,两队两度交手各胜1场。
2014年德国队夺冠历程?
2014年巴西世界杯德国夺冠历程:
决赛:德国 1-0 阿根廷,格策113分钟绝杀阿根廷,德国队第四次夺冠
小组赛2胜1平:
德国 4:0 葡萄牙
德国 2:2 加纳
美国 0:1 德国
八分之一决赛:德国 2:1 加时赛险胜阿尔及利亚
四分之一决赛:法国 0:1 德国
半决赛:德国7:1狂胜巴西,巴西遭遇世界杯历史上最惨痛的失败,这也是世界杯半决赛比分最悬殊的比分
决赛:德国 1-0 阿根廷,格策113分钟绝杀阿根廷,格策也耗尽了一生的运气,德国队第四次捧杯
2014世界杯全部赛果?
巴西3-1克罗地亚墨西哥1-0喀麦隆
巴西0-0墨西哥
喀麦隆0-4克罗地亚
喀麦隆1-4巴西
克罗地亚1-3墨西哥
B组:
西班牙1-5荷兰
智利3-1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2-3荷兰
西班牙0-2智利
澳大利亚0-3西班牙
荷兰2-0智利
C组:
哥伦比亚3-0希腊
科特迪瓦2-1日本
哥伦比亚2-1科特迪瓦
日本0-0希腊
日本1-4哥伦比亚
希腊2-1科特迪瓦
D组:
乌拉圭1-3哥斯达黎加
英格兰1-2意大利
乌拉圭2-1英格兰
意大利0-1哥斯达黎加
意大利0-1乌拉圭
哥斯达黎加0-0英格兰
E组:
瑞士2-1厄瓜多尔
法国3-0洪都拉斯
瑞士2-5法国
洪都拉斯1-2厄瓜多尔
洪都拉斯0-3瑞士
厄瓜多尔0-0法国
F组:
阿根廷2-1波黑
伊朗0-0尼日利亚
阿根廷1-0伊朗
尼日利亚1-0波黑
尼日利亚2-3阿根廷
波黑3-1伊朗
G组:
德国4-0葡萄牙
加纳1-2美国
德国2-2加纳
美国2-2葡萄牙
美国0-1德国
葡萄牙2-1加纳
H组:
比利时2-1阿尔及利亚
俄罗斯1-1韩国
比利时1-0俄罗斯
韩国2-4阿尔及利亚
韩国0-1比利时
阿尔及利亚1-1俄罗斯
1/8决赛:
巴西1-1智利(加时1-1,点球3-2)
哥伦比亚2-0乌拉圭
法国2-0尼日利亚
德国0-0阿尔及利亚(加时2-1)
荷兰2-1墨西哥
哥斯达黎加1-1希腊(加时0-0,点球5-3)
阿根廷0-0瑞士(加时1-0)
比利时0-0美国(加时2-1)
1/4决赛:
巴西2-1哥伦比亚
法国0-1德国
荷兰0-0哥斯达黎加(加时0-0,点球4-3)
阿根廷1-0比利时
半决赛:
巴西1-7德国
荷兰0-0阿根廷(加时0-0,点球2-4)
三四名决赛:
巴西0-3荷兰
决赛:
德国0-0阿根廷(加时1-0)
14年世界杯决赛若德阿加时赛不分胜负,到了点球决战谁的胜算大?
2014年巴西世界杯,德国和阿根廷会师决赛,最终德国在加时赛依靠格策的精彩抽射,完成绝杀,德国如愿捧杯。
如果不是格策的神来之笔,德国和阿根廷多半要进入点球战了,虽然点球战没能到来,估计两队赛前肯定进行了点球加练和排兵布阵。但是如果真的进入点球大战,估计德国队的赢面更大,甚至很大可能在前五轮决定胜负,都不用进入一对一决胜局。
德国队历史德国队罚点球历来是行家,正如莱茵克尔说的,“足球是什么?足球就是一种由英国人发明,场上22个人激烈拼抢,苦战90分钟后,最后由德国人获胜的运动!”发明了点球大战的德国人更善于此道。
心理素质极佳,命中率极高,2014年的德国队还有一大法宝,门将诺伊尔,身高臂长,反应迅速,擅长扑救点球。2012年欧冠半决赛,点球战扑出C罗,卡卡的点球,决赛点球战扑出马塔点球。
德国队历史战绩也足以彰显日耳曼战车的彪悍,1976年欧洲杯点球大战输掉决赛,成就了帕年卡的勺子经典。至2014年前,欧洲杯和世界杯大赛,5次点球大战,无一失手,全部取胜,总的来看,7次点球战赢了6次。世界杯胜率是100%。
1982年世界杯半决赛,5-4法国;
1986年世界杯1/4决赛,4-1墨西哥;
1990年世界杯半决赛,4-3英格兰;
1996年欧洲杯半决赛,6-5英格兰;
2006年世界杯1/4决赛,4-2阿根廷。
2016年欧洲杯1/4决赛,6-5意大利。
其中2006年本土世界杯与阿根廷直接对决,莱曼凭借小纸条发挥出色,扑出阿亚拉和坎比亚索的点球,德国4:2晋级。
阿根廷历史阿根廷作为南美劲旅,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也很多。在世界杯上的胜率也很高,参加了5次,胜利4次,胜率80%,分别是:
1990年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 3-2 前南斯拉夫;
1990年世界杯半决赛,阿根廷 4:3 意大利;
1998年世界杯1/8决赛,阿根廷4:3英格兰;
2006年世界杯1/4决赛,阿根廷2:4德国;
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阿根廷4:2荷兰。
同样的统计了阿根廷在90年代以来美洲杯上的表现:
2016美洲杯决赛,阿根廷2-4智利;
2015美洲杯决赛,阿根廷1-4智利;
2011美洲杯1/4决赛,阿根廷4-5乌拉圭;
2004美洲杯决赛,阿根廷2-4巴西;
1995美洲杯1/4决赛,阿根廷2-4巴西;
五次点球大战,全部告负。或许是同为美洲对手彼此过于熟悉,也或者虽然是在美洲作战,还是不太适应环境。
同为世界级强队,两队在世界杯的舞台上也多次交手,1986年世界杯阿根廷3:2绝杀了德国,1990年世界杯德国1:0报了一箭之仇,2006年世界杯德国点球战击败阿根廷,2010年世界杯更是在1/4决赛,4:0横扫了阿根廷,看交锋记录,德国队也是占了上风的。由此看来德国队的赢面要大得多,不过足球是圆的,一切都有可能,又有谁能料到作为2014年的世界杯冠军的德国队,在2018年世界杯小组赛就出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