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国家分布图

2024-01-25 15:47:01 59 0

法国与德国,哪一个才是欧盟的核心?

第一点,人口。德国人口在八千三百万,法国人口六千七百万,人口是综合国力最基础的一项,这方面德国优于法国。

第二点,国土资源。德国面积三十五万平方公里,法国面积六十七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方面法国完胜德国。不过自然资源方面,德国和法国都很贫乏,两者打平。所以国土资源方面法国凭借土地面积胜于德国。

第三点,经济发展水平。德国GDP四万亿美元,人均4.8万美元。法国GDP2.7万亿美元,人均4.1万美元。经济上德国优于法国。

第四点,政治。法国是五常之一,全球影响力大于德国。但是在欧洲,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发动机和中东难民问题上的负责任的态度,导致德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要比法国和英国更强。政治上两者基本不相伯仲。

第五点,军事。德国作为二战的战败国,军事实力和发展都受到限制,和法国比不了。军事上法国胜于德国。

第六点,科技和教育水平。德国拥有众多的高精尖工业企业,先后有103位德国人获得诺贝尔奖,而法国只有德国的一半。这方面德国强于法国。

从这些方面的比较上来看,德国的总体实力上要强于法国,尤其是现在欧洲的经济发展要依靠德国,所以欧盟的老大现在自然就是德国。

中世纪以前,意大利和意大利以北的欧洲是什么样?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是:按照欧洲历史分期,中世纪(476—1453)以前是古典时代(公元前700—476)第二个知识点是,说到意大利就必须说到古罗马,因为先有罗马城,后有意大利。

一,古典时代的古罗马

公元前8世纪,传说被母狼奶水喂大的一对双胞胎,哥哥叫罗慕路斯,弟弟叫勒莫斯,带领自己的人在台伯河岸的帕拉丁山冈建起了一个新城市。

兄弟俩为确定城市的名字和统治者争吵起来,最后通过决斗,哥哥杀死弟弟,成为新城市的统治者,他用自己的名字罗慕路斯命名这座城市叫罗马。这件事据说发生在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罗马人把这一天做为开国的纪念日。从这天开始,至476年西罗马灭亡近1200余年,是古罗马的历史。这时的社会属于奴隶社会,历史学家根据古罗马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划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王政时期(公元前753—前509)

罗慕路斯建立的罗马城是城邦国家,城里的人民按财产划分三类,贵族,自由民,奴隶。在管理国家体制上采取三权分立的形式,元老院,市民大会,国王共同管理国家,元老院由贵族组成,市民大会由自由民组成,国王由市民大会选举产生,终身制,不世袭。这一时期的罗马主要是扩建军队,壮大军事力量,建磊筑城,吸引周边城邦的人口,来增加自己人口的规模,来使自己强大起来,这一阶段罗马人解决的是如何生存的问题。

第二阶段,共和时期(公元前509—前27)

王政时期最后一个国王塔克文施行暴政,被人民推翻,然后选举两个贵族为执政官,以便相互制约,罗马进入共和时代。共和时代的罗马政体是,两名执政官和元老院,市民大会,共同组成国家的权力机构,执政官由元老院选举产生,任期一年。这一时期罗马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公元前451年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和提高了平民的权力,前后经过200余年的贵族和平民的斗争,共和体制日益成熟。第二件事是,罗马共和国对外的扩张,公元前4世纪中期至三世纪初,先是通过三次萨姆奈战争打败意大利中部和南部山地的萨姆奈人,后又打败意大利南部的各个希腊城邦,统治了整个意大利半岛。罗马统一意大利后,开始向西征服,在公元前三世纪中期到二世纪中期,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占领了原属迦太基的广大领土,成为西部地中海的统治者。同时,罗马也向东地中海扩张,经过四次马其顿战争和叙利亚战争,(公元前192—前188),征服了伊利里亚,马其顿,亚细亚,叙利亚等广大地区。

第三阶段,帝国时期(公元前27—公元476)

共和时代末期,奴隶的起义,社会的两极分化,打击了贵族的政治,共和制度逐渐衰亡,执政官凯撒打败了对手庞培,成为了独裁者,开始实行独裁统治,凯撒的行为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公元前44年3月15日,凯撒被共和派贵族刺杀身亡。凯撒死后,他的养子屋大维经过政治斗争和内战获胜。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乃“庄严,神圣”之意,此后历史上也改称屋大维为奥古斯都。经过一系列安排,元首制在罗马得以建立。元首在名义上是元老,公民,但在实权上,却凌驾于元老院之上,从权力上来说,元首和东方的君主已无太大差别,因此,元首制是一种隐蔽的帝制。

奥古斯都执政后,巩固原有扩张成果,确定帝国疆界,在东方,以现伊拉克的幼发拉底河为界,在西方,把边界保持在今法国莱茵河一线,在北方,现德国的多瑙河成为罗马的天然疆界。

奥古斯都之后的200年,罗马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安定,经济繁荣的黄金时代,史称“罗马和平”。

在经济上,罗马异常繁荣,是商品的交换中心和集散地,罗马商人还沿着欧亚大陆远行至中国,开辟了丝绸之路。在城市大修公共设施,丰富罗马人娱乐生活,修建了罗马大竞技场(80年),修建了浴室。文化与科学在继承古希腊文明的基础上,继续传承。

但是,从三世纪以后,罗马帝国的统治走向危机,经济政治日益腐败,社会发生严重危机。

284年,戴克里先登上皇位,他将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君士坦丁继位后,他皈依基督教,并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确定基督教成为自由,合法的宗教,使罗马由多神教改为一神教的帝国。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分别以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为首都,史称东罗马和西罗马。

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以后,410年日耳曼人的一只,哥特人侵入罗马,455年汪达尔人又一次洗劫了罗马,476年,罗慕路斯·奥古斯都,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的皇帝被废黜,西罗马帝国灭亡,从此,开始了欧洲的中世纪时期。

二,古典时代意大利以北的欧洲

古罗马以北主要是现在德国及周边国家的广大地区,在这一地区当时居住地是日耳曼人,和同时期的古罗马相比,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罗马人称之为“蛮族”,在当时,这一地区分布着许许多多的部落,各部落之间经常发动战争,。到了古罗马的帝国时期,日耳曼族人处于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受到被中国汉朝打败的匈奴西迁的影响,这一地区的原住民也向罗马帝国迁移,原居住多瑙河北岸日耳曼族人的哥特人于三世纪中叶分裂为东西两支,东哥特人归附了匈奴人,西哥特人则越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帝国领土,随着罗马帝国与外族的矛盾不断激化,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455年汪达尔人又再度攻陷罗马,476年西罗马灭亡,欧洲进入中世纪。

欧洲面积这么小,为什么这么多国家?

当今的欧洲各国版图还都是经过二战和冷战的大洗牌以后,最终整合好的,以前比这还乱。即便在咱们看起来,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地盘上,分布着近五十个国家,已经显得很挤了。

不过,要放到中世纪的欧洲再瞧瞧,早前13世纪的时候,神圣罗马帝国境内,大约相当于当今德国全境+波兰西部+奥地利约5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竟然林立着330多个邦国,个头小的,实际控制范围也就跟一个大学校园的面积差不多;即便是到了近代德国统一的时候,此地还还挤着38个大小邦国,其中最猛的一个叫做普鲁士。

实际上,欧洲也曾经有过接近大一统的时代,比如古罗马帝国、马其顿帝国、还有后来的东西罗马帝国,除了拜占庭被奥斯曼暴力强行“继承”了外,其他几个大帝国最终都无一例外的走向了分裂。

这主要还是跟欧洲的民族成分、治理习惯、宗教的排他性和近代民族国家理念有关。

首先,欧洲缺乏一个具有凝聚力和感召力的强势民族。

在咱们看来,可能,这些操印欧语系的欧罗巴人种,五官立体,肤色浅,身材普遍较高大,不都是“西洋人”嘛。但其实,细看看,这些他们的相貌、身材和毛发甚至民族性格,确实各具特色,按血统划分,是非常复杂的。

就拿英国来说,英格兰主要是盎格鲁-萨克逊人,北部的苏格兰和西部的威尔士多为红发土著凯尔特人的后代。尤其是苏格兰人,自始至终都没怎么消停过,一直在断断续续的“搞独立”,这显然离不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心理。

还有法国,号称自己是高卢人;西班牙人主要为伊比利亚-凯尔特血统;意大利是伊特鲁里亚人—拉丁、希腊血统;东欧则属于斯拉夫人的地盘。

可以看出,欧洲境内民族众多,且实力相当,没能出现一个像汉族、俄罗斯族这样的拥有绝对优势的主体民族。所以,不存在公认的老大,自然也谈不上统一了。

不过,需要承认的是,即便是咱们中国的汉族,南北东西的差异也很大。

那么,为什么在中国,长相和外形甚至生活、语言习惯各异的人们都欣然接受了自己的汉族人身份,而放到欧洲,像同属德意志民族的德国人和奥地利人,除了短暂的第三帝国时代,则一直属于两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呢?

这方面,还得感谢秦始皇和孔子两位老人家。

体制上,秦始皇搞了郡县制,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集中了军权和财权,开创了盐铁专卖制度等等,这些大一统的举措,影响了后世数千年。

而孔子那一套理念,又特别强调上下级的尊卑观念和“服从性”,成了维护大一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比欧洲,一直搞领主制分封制,各领主相对独立,有财权和兵权,国王带着大诸侯,小诸侯又跟着大诸侯,相互之间靠着契约精神维持秩序。

中世纪的欧洲,主要是由大小不同的城邦组成,城邦周边多山地、河流,地理环境相对隔绝,加上交通方面的限制,进而衍生出了不同的语言文化。

很明显,地理的破碎性导致了欧洲没有关中河北这样的易于统一的王者之地,核心区的“不连贯性”,导致了即使艰难统一后,也维持不了多久。

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地中海就是欧洲各国的主要交通枢纽,连接着不同的城邦。那么,为降低贸易,文化交流的沟通成本,统一的语言——拉丁语应运而生。

所以,可以说,现如今欧洲地区的语言文字,几乎都是拉丁语的地方化。同时由于环地中海工商业文明的发展,契约精神也在这里诞生,成了欧美的一个重要文化背景,并延续至今。

在契约精神的背景下,欧洲各民族都有着相对独立的身份认同,即便是语言文化和民族血统比较相近的民族之间,也仅仅属于较为密切的“合伙人”关系而已。

这使得欧洲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各国均势为主,不太具备成为统一国家的基础。

再往后,随着工业文明来临,欧洲各地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开始形成“民族国家”这一理念,所谓的欧洲多民族“大一统”,就更不可能实现了。

另外,欧洲较为复杂的宗教环境,也让其很难实现统一。甚至在欧洲的某些地区、某些特定的时代中,人们对宗教的认知可以超越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

从中世纪到近代,原本同信一个上帝的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不相容性,曾经引发过多次混战。发展到现在,这两者之间的恩恩怨怨似乎已经被后人看开了,但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的隔阂,却又越来越深,像巴尔干半岛的前南斯拉夫,在苏联解体后也陆续分崩离析。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伊斯兰教和天主教与东正教之间的巨大隔阂。即便按血统算,无论是穆斯林还是基督徒,此地的主体民族几乎都属于南—斯拉夫人。

最后来张图,大家自行品品吧。

地球是圆的,那东方国家和西方国家是如何区分的?

地球自动向西转,中国在亚欧大陆东边,欧洲在亚欧大陆西边,这是地理的一种划分。然而,“东方”和“西方”概念其实远比地理复杂,东西方是受地理影响的文化区分概念。

身份这个概念是个“自反性概念”,就是说,两个相反的概念需要共同存在才能存在。比如,“异性恋”这个概念就必须依托“同性恋”概念才能存在,没有“同性恋”就无所谓“异性恋”。有研究表明,对“他者”概念的建构和污名化是人类自我身份建立的主要途径,而对于更大范围内的身份建构,过程就非常复杂。

就像萨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所讨论的,“就像西方一样,东方是一个观念,他具有其历史及思想、意象和语汇传统,正是这种历史及思想、意象和语汇传统而在西方,并且为了西方,赋予了它的真实性和在场性。”就是说,东方是西方的“他者”,一方面作为西方观念的延伸,另一方面也作为西方自我身份建立的相对物。

除了一种自我身份的建构,“东方”还有另一层语义,即“西方”对“东方”(他者)的主宰、重建、具有权威的手段。这种观念赋予了“西方”对他者的“东方”寻求征服、统治的正当性。换言之,西方自己给了自己一个身份,然后用自己的观念想象东方,而后基于这种观念对东方展开征服。

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方”语境下的东方地理范围并不相同。比如《荷马史诗》里,希腊诸邦对特洛伊和所有的“东方蛮族”,连色雷斯都被归为“东方”。色雷斯以奴隶知名,这里面很显然有着将他族视为“未开化蛮族”的二元文化对立。这类观念从亚历山大帝国延续到了古罗马时期,在古典时期就已经是个特征。

到了中世纪,欧洲这种二元对立的文化伴随着基督教同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而继续延续,哪怕中世纪欧洲是如此的贫困和黑暗,而穆斯林世界欣欣向荣时,欧洲人也将穆斯林视为劫掠圣地的“野蛮人”。地理大发现和文艺复兴破坏了之前的有限的地理空间概念,但在启蒙时期则完成了重构,即“文明”概念的发明。西方作为欧洲的“自我”,指代进步、理性、自由、民主的欧洲,而东方,则变为专制、愚昧、停滞、野蛮的世界其他地区(包括中国)。现代西方是“文明”的,而东方依然是那个落后的欧洲文明(包括美国)以外的其他世界。这种观点为帝国主义扩张提供了借口,即“面对野蛮人可以使用野蛮手段”的逻辑。

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才开始动摇,因为欧洲发现了自身的野蛮,文明与野蛮之间的隔离被打破。这种动摇一直延续到冷战结束,由于苏联解体导致的美国真正意义上的全球霸权确立,才让这种模式得以复活。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电影《斯巴达三百勇士》,都是这种观念复活的写照。比如《斯巴达三百勇士》这部电影,充满阳刚之气的斯巴达人对抗大批阴柔的、阴险的波斯人,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产物,也挺恶心的。

历史上欧洲从来没统一过吗?为什么?

欧洲曾经统一。欧洲大多时候不能统一,是由于他们谁也不服他人统治自己。

欧洲,中国。

中国的近代史,一部屈辱史。

自1840年英国侵略中国清帝国的鸦片战争始……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割地,赔款。

谁赔谁?

按照人道主义的说法,应该是侵略者赔偿被侵略者!可结果,

中国,受害者,被侵略被侮辱者,反而割地赔款给侵略者!

什么逻辑?

所有的中国有识之士都显示出无比的愤慨!

致此,中国就和这些强盗对峙上了。

欧洲,1016万平方千米。

中国,960万平方千米。

现代中国与整个欧洲面积差不多大。

回顾历史,中国虽时有分裂,但总能够大一统。

秦灭六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万 里长城,驰道,文字,度量衡。

主要是文字的统一,历史上庞大的中国,虽有许许多多少数民族在讲自己的方言,但他们都对汉字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认同感。

汉武帝,独尊儒术;隋文帝,八股开科取士。

古代中国的读书人无不知道孔子,尊崇孔孟。

中国人有了向心力。

而欧洲,从来都没有统一过文字。

奇怪,欧洲人都在读《圣经》 ,古代希腊的哲学也一直光耀千秋,但欧洲就是很少有过统一。

欧洲其实也曾经统一过,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沙俄帝国,大英帝国……虽然没有完全统一欧洲,但他们向外扩张,疆域辽阔得恐怖。罗马帝国的分支,东罗马帝国,统治时间竟然达到了1000多年之久;而我国的周朝 ,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也才八百年左右。俄罗斯帝国疆域辽阔,直到今天仍然是霸气十足。可惜啊,英法德意等欧洲国家并不认可他这个庞然大物。西伯利亚,冰天雪地,魔鬼般的存在,非正常人所居。

中国内部也有战争,一旦真主出现,英雄亦所甘服。

虬髯客本有扫荡群雄,一统中国之心,一见李世民,立即为其气度折服,暗自引退,且资助名将李靖以成功业。

欧洲虽有一本《圣经》 ,但,每个手挽兵符的雄主名王,都认为自己是上帝的使者,而其他人都是异端,非灭之而后快不可。即使不能消灭撒旦,也决不屈服于魔鬼的脚下。

除开俄罗斯外,欧洲哪国军事实力最强?

欧洲除了俄罗斯之外,军事实力最强的当属法国。

凯撒155毫米自行火炮、、幻影-2000战斗机、“阵风”战斗机、AMX-56勒克莱尔主战坦克、凯旋级核潜艇、梭鱼级核潜艇、“飞鱼”反舰导弹、“米卡”空空导弹、M51潜射远程弹道导弹、“西北风”级两栖突击舰。

法国保有着欧洲(除俄罗斯外)最为完整的一套军事工业体系。无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还是水里游的,法国大都能自己造出来。一旦真的打起仗来,法国在武器装备方面,基本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不会出现,买来的武器在战时被人卡脖子,进而被某些国家牵着鼻子走的情况。

反观,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其他欧陆强国,如今都没有保留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很多武器装备无法自给自足。一旦战争开启,武器不可再生,则损失一件少一件。当武器都消耗完了,失败就成了必然的结局。

越南抗法战争、朝鲜战争、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遗忘战争、西撒哈拉战争、乍得与利比亚冲突、黎巴嫩内战、海湾战争、吉布提内战、波黑战争、科索沃战争、科特迪瓦内战、乍得内战、利比亚战争、马里内战、叙利亚内战。

二战结束以后,法国军队一直都在世界各地征战,基本上没安生过几年。常年的征战,使得法国军队人员齐整、训练有素、经验丰富。

除了英国等极少数的几个国家外。大多数欧洲国家军队几十年没打过仗了。数十年富足安逸的生活,使得这些国家早就文恬武嬉,他们的军队不仅训练稀松,战斗意志更差,战斗力完全无法与法国军队相提并论。(如,德国军队如今早已没有了两次世界大战时的风范;军纪涣散,荣誉感更是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肥胖率世界军界排名第一,各种笑话更是层出不。)

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同时也是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构成要素,其地位和作用在军队中越发明显,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军队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法国军队拥有悠久的文化传承和文化底蕴深厚。这为法国军队注入了灵魂和核心,使法国军队更据战斗力。

此外,法国法国海外军事基地的数量仅仅少于美国,排名全球第二,遍布五大洲四大洋。而星罗棋布的军事基地网让法国具备了在全球迅速投射军力的能力,也为法国的全球影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欧洲面积有多大啊?包括俄罗斯吗?

欧洲面积1016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9%。欧洲包括俄罗斯的西部地区。

欧洲是指亚欧大陆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以西的部分。欧洲的土地面积比较小,仅大于大洋洲,是世界第六大洲。俄罗斯总面积1700万平方千米,其中欧洲部分占1/4,亚洲部分占3/4。俄罗斯亚洲部分的土地位于北亚,由亚洲与欧洲分界线一直向东延伸到太平洋沿岸。俄罗斯的土地大部分在亚洲,但是由于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大部分的人口和城市以及经济中心位于欧洲部分,因此俄罗斯是传统的欧洲国家。

人们经常把欧洲还分为欧洲东部和欧洲西部,欧洲东部是指前苏联解体后形成的国家这一部分,其余的国家属于欧洲西部。欧洲西部大部分是经济发达国家。

欧洲各个国家的时区……谢谢了?

中时区:冰岛,法罗群岛,英国,爱尔兰,葡萄牙

东一区:挪威,瑞典,丹麦,荷兰,德国,波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西班牙,

安道尔,意大利,摩纳哥,梵蒂冈,列支敦士登,马耳他,圣马力诺,捷克,

瑞士,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黑,黑山,

南斯拉夫,马其顿,阿尔巴尼亚

东二区: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希腊

俄罗斯,从西到东,跨东二区到东十一区

欧洲各个国家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AT Austria 奥地利 欧洲 BE Belgium 比利时 欧洲 BG Bulgaria 保加利亚 欧洲 CH Switzerland 瑞士 欧洲CZ Czech 捷克共和国 欧洲DE Germany 德国 欧洲DK Denmark 丹麦 欧洲EE Estonia 爱沙尼亚 欧洲 ES Spain 西班牙 欧洲FI Finland 芬兰 欧洲FR France 法国 欧洲 GB Great Britain 英国 欧洲GR Greece 希腊 欧洲HR Croatia 克罗地亚 欧洲HU Hungary 匈牙利 欧洲IE Ireland 爱尔兰 欧洲 IT Italy 意大利 欧洲 IS Iceland 冰岛 欧洲 LT Lithuania 立陶宛 欧洲 LV Latvia 拉托维亚 欧洲MC Monaco 摩纳哥 欧洲 MD Moldova 摩尔多瓦 欧洲MT Malta 马耳他 欧洲NL Netherlands 荷兰 欧洲 NO Norway 挪威 欧洲PL Poland 波兰 欧洲PT Portugal 葡萄牙 欧洲 RO Romania 罗马尼亚 欧洲 RU Russia 俄罗斯 欧洲 SE Sweden 瑞典 欧洲 SK Slovakia 斯洛伐克 欧洲 SM San Marino 圣马力诺 欧洲UA Ukraine 乌克兰 欧洲UK United Kingdom 英国 欧洲VA Vatican City 梵蒂冈 欧洲YU Yugoslavia 南斯拉夫 欧洲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