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制足球的裁判规则是什么?
一、第一裁判员裁判员 每场比赛必须要派一名裁判员执行裁判任务。
当他进入比赛场地,即开始行使规则所赋予他的职权,当他离开赛场时,职权即告终止。在比赛期间,以及在比赛暂停或死球时,裁判员均有判罚权。裁判员在比赛中根据比赛实际情况作出的判决为最后判决,如比赛结果等。裁判员的职权为: 1、执行规则。2、避免作出裁判员认为对犯规队有利的判罚。3、记录在比赛前,比赛中及比赛后发生的事件。4、如比赛中没有计时员,应负责计时员的工作。5、因违反规则、观众干扰或其它原因妨碍比赛时如主裁判员认为有必要,可以并有权暂停,推迟或终止比赛。事后须在规定时间内按主办协会的有关条款将具体情况书面报告主办机构。6、从进入赛场起,对犯有不正当行为或不君子行为的队员予以警告,经警告后仍坚持其不正当行为者,应罚令出场。事后须在规定时间内按主办协会的有关条款将该队员姓名及行为具体情况书面报告主办机构。7、除参加比赛的队员以及第二裁判员外,未经裁判员许可,任何人不得进入赛场。8、如裁判员认为队员严重受伤时,应立即停止比赛,将受伤队员迅速移至场外并立即恢复比赛。如认为队员受轻伤时,比赛不应停止,而应待比赛成死球时处理。凡受伤队员能够自己走到边线或球门线者,不得在场内护理。9、裁判员如认为队员有粗暴行为、严重犯规、使用粗言秽语或辱骂性语言时,应罚令其出场。10、每次比赛暂停后,应以信号指示恢复比赛。11、审定比赛用球是否符合规则第二章的要求。决议:如裁判员和第二裁判员在比赛中同时发出判罚信号,而两者的判罚意见不一致时,应以裁判员的判罚为准。裁判员和第二裁判员均具有警告及罚令出场的权力,但当两人意见不一致时,应以裁判员的判罚为准。二、 第二裁判员 比赛时应委派一名第二裁判员,他与裁判员隔着场地面对面执行任务。第二裁判员拥有与主裁判员同样的职权,但不负责计时员的工作。因违反规则,观众干扰或其它原因妨碍比赛时,如认为有必要,可以并有权暂停、推迟或终止比赛。第二裁判员的职责为: 1、如果比赛没有计时员,他应负责队员被罚出场后两分钟处罚期的记录。2、他应负责“机动替换”的正确进行。3、负责计时一分钟的暂停规则。若发现第二裁判员有不正当行为或妨碍比赛时,裁判员应免除其职务并指派他人代替,并将此情况报告主办机构。第二裁判员应携带哨子。决议:在国际比赛中,必须委派第二裁判员。如果比赛中,裁判员和第二裁判员同时发出判罚信号,而两人判罚意见不一致时,应以裁判员的判罚为准。裁判员和第二裁判员均有警告和罚令队员出场的权力,但当两人的判决意见不一致时,则以裁判员的判罚为准。象棋比赛裁判规则?
(一)裁判规则
对局时一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输棋(负),对方取胜:
1、 在同一棋局中,三次"犯规"。
2、 自己宣布认输。
3、 走棋违反禁例,应变着而不变。
4、 在对局中拒绝遵守本规则或严重违反纪律。
(二)出现下列情况之一,为和棋:
1、 双方均无可能取胜的简单局势。
2、 一方提议作和,另一方表示同意。
3、 双方走棋出现循环反复三次,符合"棋例"中"不变作和"的有关规定。
(三)待判局面的裁定
在对局中出现双方着法循环反复三次,一方棋手要求裁决,称为待判局面.按以下原则裁定:
1 一方"长将"立即判负.
2 双方均为允许着法或禁止着法,符合不变作和规定,立即判和.
3 一方为禁止着法另一方为允许着法,犯禁方必须立即变着,若再重复一次循环,即判负.
校园足球裁判规则?
校园足球联赛与职业的、专业的足球竞赛有较大差异。首先,校园足球联赛参与的对象是普通学生,他们没有经过长期的、专业性的足球训练,在身体条件和足球技战术水平上与专业足球运动员有较大差距。其次,校园足球联赛的目的与职业、专业的比赛有差异,职业比赛强调比赛结果,追求比赛成绩;专业比赛需要发掘优秀的“小运动员”,为职业比赛输送运动员,而校园足球联赛是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再次,校园足球联赛的对抗程度与职业、专业的比赛相差甚远。
在如此多的不同与差异面前,对校园足球联赛的业余裁判员们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只是严格执法,公平、公正的机械执行足球竞赛规则并不能适应校园足球联赛,特别是基层的校园足球联赛。针对校园足球联赛的特点,裁判员应具备一定的策略与方法,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要充分考虑校园足球联赛的特征与青少年学生的特点,营造校园足球联赛的安全环境,让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健康地运动。
做好安全教育
加强赛前的安全教育,能有效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校园足球联赛的参赛学生往往参赛目的不明,在同学或他人的“激励”下,一味追求“拼搏”精神,容易造成动作失当。针对这些现象,比赛的裁判员在赛前应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合理发挥技战术水平,强化安全意识,注意保护他人与自己。
球队的队长一般是基层联赛足球队里“会踢球”的学生,也是队员最为信服的“领袖”,加强对球队队长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裁判员组织双方队长进行赛前挑边时,也是裁判员开展安全教育的好时机。在赛中或中场休息时,裁判员也可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赛前安全检查
足球比赛开始前,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是裁判员必需的工作。赛前应该由裁判员(主裁)组织助理裁判员(边裁)、第四官员(替补裁判)对场地与球员装备进行检查,如发现“安全隐患”应通知主办方、球员进行修复或更换,裁判员如果认为不能更换的场地、装备具有不安全性,应暂停比赛,在确保安全隐患移除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比赛。
1.场地检查
在校园足球联赛中,需要裁判员赛前检查的主要有场地、球门、球网、角旗、替补席等。具体内容有检查场地上是否有坚硬的杂物、场地外延的排水沟是否有空洞、球门柱上是否有金属凸尖部分(如破锈的铁柱产生的翘皮)、球网在下垂中是否影响到守门员的活动(球网应在球门后拉直,空出球门线附件区域,方便守门员活动)、角旗不应低于1.5米且顶部平滑无尖、替补席与场地边线间应留出“缓冲”的间距,且勿放杂物。
裁判员如果检查出以上不安全的因素,应联系比赛场地学校后勤人员排除安全隐患,不因让场地带“病”比赛。
2.装备检查
运动员上场比赛的装备在裁判规则中有具体的要求,结合校园足球联赛的特点,裁判员应组织助理裁判员协同检查双方首发运动员的装备,第四官员在替换前负责检查替补上场运动员的装备。
检查中裁判员应重点关注的地方有:一是球鞋的质地,基层比赛不得穿金属钉的足球鞋(非职业运动员穿此鞋的很少),上场运动员的足球鞋质地基本统一,如主办方对足球鞋有统一要求,则按要求执行。二是足球专用的护腿板,建议比赛运动员佩戴护腿板,就像轮滑选手必须佩戴头盔一样重要,如比赛统一穿帆布足球鞋,运动员可选择不佩戴护腿板,但裁判员不可阻止个别队员佩戴。如比赛允许穿皮质足球鞋,则运动员必须佩戴护腿板。三是不能佩戴的装备,如手表、口袋中的硬物、颈部佩戴的硬质珠宝饰物等,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眼镜不能佩戴,校园足球联赛中近视眼的学生相对较多,而足球比赛具有一定对抗程度,比赛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佩戴眼镜比赛安全隐患很大,除了专门的运动眼镜外,其他眼镜不得在比赛中佩戴。
判罚不安全动作
足球比赛是具有一定对抗的体育活动,对抗自然就会产生身体上的接触。对于比赛中出现的侵人犯规裁判员要加以识别,准确判断、果断判罚。裁判员在校园足球联赛中需加强对四类动作的判罚。
1.上肢侵人动作
上肢的侵人动作主要有:拉、推、拽、打等。拉人犯规多数是身后的犯规动作,推人犯规则多数是身前或体侧的犯规,拽的动作多数是出现在近身而隐蔽的犯规动作,打人犯规是一种严重犯规。裁判员在判别上肢侵人动作时,要加强跑位,避免与两名队员跑成“三点一线”而遮挡自己的观察视线。
2.下肢侵人动作
下肢的侵人动作主要有:踢、绊、蹬、抬等。踢、绊、蹬的动作一般是针对对方的下肢侵人动作,抬是指“抬脚过高”的侵人动作,判断是否“抬脚过高”犯规主要看抬脚超过胯部的动作是否对对方队员构成了“潜在危险”,如是就判定为“危险动作”犯规。
3.挑衅行为
挑衅行为是指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的行为。足球比赛的挑衅行为主要有动作上的和语言上的,针对校园足球联赛中运动员的挑衅行为应该及时制止,有必要对涉事队员进行教育或警告,以防事端的升级。
4.职业犯规
职业犯规是指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的运动员在对抗中借助正常动作的趋势,扩大或附加动作对对方造成侵犯。它是一种隐蔽性的犯规动作,难以发现,针对这种犯规,裁判员应依据比赛中运动员情绪的变化,结合动作产生的后果进行判别,对这类犯规应提高预判,一旦发现果断判罚,并迅速跑至犯规地点,预防事态的进一步升级,除对犯规进行判罚外,对犯规者要加以教育或进一步处罚。
校园足球联赛中的裁判员,应针对以上犯规行为,加强规则学习,提高赛中的预判能力。当犯规发生时,判罚要果断,并迅速到达犯规地点,预防事态的扩大与升级,对犯规作出相应的判罚,对犯规者予以教育,必要时可与教练进行沟通,稳定队员情绪,将运动员注意力集中于比赛,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校园足球联赛中一旦发生了学生受伤的状况,裁判员如果不能立刻判断伤情状况,应立刻停止比赛,查看伤情,确保受伤队员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比赛应配备医务人员,确保受伤学生在第一时间得到医务人员的处置。
预备安全保障
组织学生参加校园足球联赛一定要为每位参赛学生购置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可以是短期的或是中长期的,保险期限要涵盖训练与比赛的所有时间段。裁判员在赛前应组织查验各队的“参保”状况,杜绝“无险”比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