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真的有“魔咒”吗?很多人都说有剧本,这个怎么看?
本届俄罗斯世界杯,卫冕冠军德国队意外爆冷出局,他们在小组赛中首战0-1不敌墨西哥,次战2-1艰难战胜瑞典,末战却被韩国队以0-2战胜,最终三战积3分,小组垫底被淘汰出局。赛后,球迷们惊呼世界杯“魔咒”再一次显灵。
所谓的世界杯“魔咒”就是指卫冕冠军在世界杯小组赛中被淘汰出局,1998年世界杯冠军法国队、2006年世界杯冠军意大利队以及2010年世界杯冠军西班牙都遭遇过这一“魔咒”。那么为何会呈现出这样的状况呢,这真的是剧本吗?
其实仔细分析卫冕冠军小组出局的因素也不难理解。首先,卫冕冠军在心态上就容易出现问题。在获得世界杯冠军后球队上下极容易躺在功劳簿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因此对于冠军和胜利的渴望肯定不似从前那么强,对于比赛的态度会更加消极和松懈。
其次就是轻敌心态。卫冕冠军的实力自然不必多说,不仅是其他对手认为他们强,他们自己也会有这种天然的自信。所以往往在面对小组赛中实力并不强的对手时,球队很容易产生轻敌心态。赛前对对手的研究不够透彻,比赛中也不够重视对手,一旦不慎落后就会开始产生急躁心理。因为这与赛前自信满满的设想完全不同,所以在落后时极容易崩盘。
最后,就是对手的充分准备工作。对于卫冕冠军,各支球队自然是闻风丧胆,在赛前自然会对卫冕冠军研究得非常透彻。就如这次墨西哥在对战德国队之前的半年就开始研究德国一样,卫冕冠军的各种技战术套路也许都已经被各路对手研究透彻,因此如果他们不主动求变,将会极难应对。
世界杯卫冕冠军“魔咒”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盛极必衰!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五年四支冠军队小组被淘汰其实原因各自不同。
02年世界杯的法国:
我个人认为最直观的原因就是老了。这一套95年重组的球队经历了7年,也巅峰了7年,我觉得可以说是把法国当时所有的潜力和实力都挖掘一干二净了。而法国在98靠着豪华阵容夺冠以后,四年了,这套阵容还是基本没换,除了像布兰科真的不踢了,代替他的勒博夫也是年龄不小,并且实力不济的那种。像是德塞利、德约卡夫等人也都是老得不成样子。而中生代核心齐达内一直也是有伤,虽然小组赛第三场火线复出救场,但是很明显比赛状态根本不佳。纵使亨利、特雷泽盖等人活跃在锋线,但是整体偏老的法国不得不接受改朝换代的事实。
10年世界杯意大利:
又是一个主要因为年龄大导致被淘汰的卫冕冠军。意大利人才断档,实力下滑已经不是秘密了。而06年巅峰的意大利其实已经是年龄不小了,但是奇怪的是到了10年,里皮带的还是这帮老面孔,可以说是里皮的无奈,也可以说是意大利足球的悲哀。看着老迈的托尼在意大利锋线驰骋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有一点心疼?不是里皮不用新人,是真的基本无人可用。
14年世界杯西班牙:
10年的统治地位让14年大家都看好西班牙可以继续发挥余热。但是事实上西班牙真的没有余热了。固执的博斯克不相信新队员,还是坚守着自己在10年夺冠的那一套阵容,但是过去四年,早已巅峰不在,看着跑的都没有比斯克快的托雷斯,大家也应该明白西班牙为啥被淘汰。小组赛最后一场,西班牙提前被淘汰集体谢幕,年轻球员占据主舞台,发挥非常出色,这也给了博斯克辞职的契机。当时西班牙依然涌现了一批非常不错的年轻人,但是固执老迈博斯克还是没有选择去相信他们。要是说10年意大利无人可用,那14年西班牙就是有也不用。
18年世界杯德国:
德国最终难逃魔咒!还是倒在了世界杯小组赛。而我个人认为德国的出局,勒夫要为自己的自大和固执买单。18年,勒夫依然迷信的选择自己14年夺冠的大部分班底。相比较萨内、特尔施特根等在联赛发挥出色的球员都被勒夫放弃。而在战术上,勒夫依然延续夺冠的战术,一尘不变!但是四年了,还是守旧的勒夫肯定要吃到苦头,无论从选人还是用人,勒夫除了怪就是怪。人人都知道勒夫是很迷信的人,但是过度的迷信只会自食***果!今年的德国被淘汰不意外!
有什么批评,有什么意见,欢迎大家留言与我交流!如果我的出现让你更爱足球了,那请毫不犹豫的把赞和关注留给我吧!2018年世界杯,德国队出局的原因是什么?是打法还是缺少某种类型的球员?
2018年夏天的俄罗斯世界杯,德国队在小组赛结束之后就达到回府,完全是咎由自取,他们先后输给了墨西哥和韩国,侥幸绝杀了瑞典,德国战车的表现让人大失所望。其实,分析德国队俄罗斯世界杯惨败,无外乎以下几方面的愿意:
第一:勒夫的战术停滞不前
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德国的传控战术大获成功。而当时间来到2018年的俄罗斯世界杯,此时大家对传控打法已经摸透了,都比较熟悉。连巴萨、拜仁、曼城这些极度强调传控打法的球队,都屡屡遭遇重大的失利。毕竟都是瓜迪奥拉执教过的球队,传控就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勒夫其实也借鉴了瓜迪奥拉的那一套传控理念,然后在融合进去德国队的一些传统战术。
在2014年那个时候,传控战术还属于比较先进的打法,大家都在寻找破解之法。后来大家也领悟到,面对传控战术,那就是严格的执行地位防守,然后利用反击的时机去完成致命一击。
第二:不敢大胆使用年轻人
2018年夏天,勒夫的德国队还是沿用了4年前赢得巴西世界杯的那套班底,没有让更多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尤其是勒夫对于萨内的使用问题,更是被大家口诛笔伐。萨内作为德国新一代球员中的领军人物,他在边路的冲击力大家都有目共睹。可是在勒夫老旧的战术体系中,萨内的发挥处处受限,最后,勒夫更是没有把德国队内最有天赋的萨内带到俄罗斯,简直就是一大败笔。
第三:德国队锋无力
在克洛泽退出德国***队,穆勒的状态又比较低迷,德国队缺少得分手的问题被彻底暴露。维尔纳作为德国队的主力中锋,完全把握不住机会,他和萨内一样,也习惯用速度去冲击对手的后防线,可是,勒夫的战术体系没有这样的空间给到维尔纳。
第四:德国队的后防线严重退化
博阿滕和胡梅尔斯的黄金搭档已经不灵光了,胡梅尔斯年龄偏大,博阿滕则不断遭受伤病的侵袭,身体机能严重下滑,这两个人在场上都显得有点笨重。面对快速的反击,两人镇守的后防线漏洞百出,追防的姿态常常狼狈不堪。
总之,2018年夏天俄罗斯世界杯上的那支德国***队,主教练勒夫领衔的教练组对形势预估错误,对困难的准备严重不足。而且,整体战术比较单一,连德国队杀人的传统武器高空轰炸,都以为缺少克洛泽这样的抢点中锋而没办法发挥作用。可以说,德国队在俄罗斯简直一败涂地。
NBA夺冠和世界杯夺冠你觉得哪个更难?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通常所说的世界杯一定指的是足球世界杯,夺得NBA总冠军和夺得世界杯冠军的难度相比,后者的难度无疑更高,至于原因,至于原因,我来简要分析一番。
首先,两种比赛的赛制就有着明显的差别,NBA是联赛制比赛,周期长,而世界杯是赛会制比赛,只有一个月的赛程。通常情况下,赛会制比赛比联赛制比赛有更多地偶然性。当然,你会说,季后赛也是淘汰赛性质,但是别忘了,他可是7场4胜制,想要制造偶然的可能性很低。而世界杯不同,小组赛只有三场,稍有不慎,就可能小组出局。而淘汰赛更是一场定生死,想要夺冠,几乎没有犯错的空间。
其次,就是俱乐部和***队的差别。NBA球队是俱乐部队,可以通过交易来得到自己球队需要的球员来打造球队,且NBA的交易窗口持续时间比较长,球队在赛季中可以完成多次补强。一旦在几个关键位置上拥有巨星,那么夺冠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如果像勇士一样集齐全明星首发,冠军很难跑了。而参加世界杯的都是各***队,***队的选材空间仅限于本国球员,空间就小的多了,只能从国内现有的球员中挑选出最优秀的23人,如果恰逢人才井喷期,那么万事大吉,但如果恰逢青黄不接或人才匮乏期,那么一切凉凉。
再次,NBA常规赛82场,持续时间长达半年,球队可以通过漫长的赛季来进行磨合,打到季后赛时基本都早已磨合成型。而世界杯不同,各***队都是在各大联赛结束后才紧急集结,进行集训,只能打2-3场热身赛来磨合阵容,即使把之前的各种国际比赛日的友谊赛都算上,***队队员一年在一起踢球的场次也才不过十几场,在短时间内建立默契也具备很大的难度。
第四,NBA尤其是季后赛里,想要以弱胜强是非常困难的,毕竟篮球比赛你不可能依靠死守来赢得比赛。但足球就不一样了,世界杯上,许多实力相对较弱的球队在面对强队时,可以选择摆大巴,打防守反击,一旦守的下来,起码能收获一场平局,偷得一场胜利也不是不可能。到了淘汰赛,可以继续靠着摆大巴和强队周旋,一旦能拖进点球大战,弱队爆冷的机会就来了。
文字观点原创,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我!如果认可我的说法,就请为我点赞吧!你们的支持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如果拥有自己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进行交流大家觉得卡塔尔世界杯上,世界杯冠军魔咒会在法国队身上发生吗?
足球本身就充满偶然性,尤其是世界杯这样4年一届的足球赛事,某支足球队现在状态好,并不等于几年后状态仍然很好。所谓的“世界杯冠军魔咒”,指的是世界杯卫冕冠军屡次在小组赛直接出局。从2002世界杯法国队小组赛出局开始,2010世界杯的意大利队、2014世界杯的西班牙队和2018世界杯的德国队,都以卫冕冠军的身份,在世界杯小组赛打道回府。也就是说,除了2006世界杯的巴西队尚能以卫冕冠军的身份打到八强,其他卫冕冠军连世界杯十六强都进不了。那么3年之后的法国队呢?我觉得可能会摆脱这个魔咒,毕竟卫冕冠军小组赛出局,通常有该球队球员阵容老化(比如说2002法国队或2010意大利队)的原因,或者该球队的打法被对手吃透(比如2014西班牙和2018德国队)的原因。相对而言,法国队目前还没碰到这样的情况。与1998世界杯的法国队不同,2018世界杯的法国队,走的是“青春风暴”的路线,到了2022世界杯,法国队队中的姆巴佩和登贝莱等球星仍然年轻,坎特、博格巴和格列兹曼到那时候也谈不上老,所以不存在球队老化的情况。2018世界杯的法国队打法比较务实,哪怕牌面强大,仍然是以防守反击打法为主,这种打法的球队,不容易“大意失荆州”。所以,个人觉得,2022世界杯的法国队,有望打破“卫冕冠军魔咒”,你觉得呢?欢迎说出你的看法。
世界杯冠军魔咒给我们的启示?
世界杯冠军魔咒是下届成绩不理解,给我们的启示是,你是冠军,别人都会研究你,以你为目标发起冲击,如果不严格要求,自已更加努力,那结局只能是失败,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觉,是给我们每一个人的启示!
1982轴心定律的十六大魔咒
如果有人对德国世界杯还有一些记忆的话,那么那些漂亮的进球并不是最应该铭记的东西。在这个并不算神秘的国度,却极其诡异地破解了众多由来已久的世界杯魔咒。这些几十年来,被坊间流传的公式和数据,几乎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间被轻易瓦解。但这并不能阻止世界杯魔幻的舞步,它就像一个怪圈,缠绕在每个人的心上。在这项无法用定理来诠释的运动中,却暗含众多的规律,虽然我们很难将其证实或证伪,但既然这些奇妙的数字以此为乐,我们也不妨如此。 1978年、1986年的冠军是阿根廷,1978+1986=3964 。1974年、1990年的冠军分别是前西德和德国,1974+1990=39641970年、1994年的冠军是巴西,1970+1994=39641966年的冠军是英格兰、1998年的冠军是法国,1966+1998=39641962年、2002年的冠军是巴西,1962+2002=3964依此,2006年的世界杯冠军应该是:3964-2006=1958年的冠军巴西,但2006年冠军是意大利,这条著名的公式告破。 (2010年足球先生与金球奖合并为国际足球联合会金球奖)谁当选了欧洲足球先生,他所代表的***队就无法在次年举行的世界杯中夺冠!此前各届莫不灵验!1993年欧洲足球先生是意大利的罗巴乔,次年虽然意大利和巴西进入决赛,巴乔却射失点球,把冠军拱手让给巴西;1997年是罗纳尔多,次年巴西虽然也进入决赛,却输给法国队。2001年的欧文甚至没有把英格兰带入决赛,就遗憾地离开了世界杯。2005年的欧洲足球先生小罗在2006年的世界杯中发挥失常,巴西队淘汰赛即遇阻;2009年的欧洲足球先生是梅西,2010南非世界杯1/4决赛中,德国队以4:0的比分横扫阿根廷。2013年C罗获得这一荣誉,2014巴西世界杯D组首战德国4:0战胜葡萄牙,C罗领衔的葡萄牙小组出局 德国点球不败英格兰点球不胜德国队在1982年的世界杯上点球大战击败了法国队,1986年世界杯点球大战淘汰墨西哥,1990年将英格兰送回家。2006年又点球大战送走了阿根廷队。钢铁德国点球不败。而英格兰在1990年世界杯半决赛中点球负于联邦德国,1998年世界杯1/8决赛点球负于阿根廷,2006年世界杯1/4决赛点球负于葡萄牙,逢点必输。 除了少数几届的冠军(如1970年的巴西)外,历届世界杯上,赛前被一致看好的夺冠热门都与冠军无缘。1990年的阿根廷尽管拥有了像马拉多纳和卡尼吉亚这样的天才,并进入了决赛,可冠军最终还是被联邦德国夺得。同样,1994年的巴西和意大利并不被看好,却最终双双进入决赛。1998年的巴西、2002年的法国和阿根廷、2006年的巴西全都折戟沉沙。此定律被2010南非世界杯的大热门西班牙和2014大热门德国破解,但这两届世界杯另一大热巴西却深受其害,于2010年倒在1/8决赛1:2不敌荷兰,2014在半决赛中以1:7的惊天比分输给德国作为上届世界杯冠军的德国居然输给韩国以小组倒数第一的成绩出局,你们怎么看?
首先祝贺韩国队,希望***足球也给力一些。
对于德国可以说的还是很多。
首先,德国的最大败笔,放弃萨内等,召入厄齐尔等。放弃状态很不错的萨内,本来就是一种大错特错,在阿森纳颓废,终于把厄齐尔颓得连德国队的厄齐尔跟阿森纳的厄齐尔看齐了。
厄齐尔那种软蛋足球,不防守足球,慢节奏足球,完完全全暴露了。
其次,穆勒等老人衰退明显比起4年前,穆勒已经不是那个穆勒,不知道是因为拿了世界杯冠军,还是因为经过瓜迪奥拉改造之后逐渐失去了感觉,瓜迪奥拉离开拜仁之后,仍然没有找回来。但是勒夫仍然相信这样的老球员,是一大败笔,还不如联合会杯用新人踢得好。
罗伊斯的倒霉蛋又作用了罗伊斯回了多特蒙德,多特蒙德就开始衰落,再也拿不到德甲,罗伊斯伤了,缺席了上届世界杯,偏偏德国就夺冠了。
这次召入罗伊斯,结果倒霉蛋又作用了。当然这是开玩笑,但是,罗伊斯其实在关键时候的作用并不明显,他并不是那种大心***的球员,性格决定命运,并不是那种有冠军命的球员,他的性格太软,不够铁血和斗志。
有罗伊斯、厄齐尔和穆勒这几个,德国就很难踢好。
文、动图为球道人原创,其他图片来自网络。未经许可请勿转载。欢迎交流互动,欢迎关注我:球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