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世界杯,巴尔达诺表现不好吗?为何为何官方纪录片冠名决赛没进球的马拉多纳“一己之力”?
首先谢谢邀请!做为追随老马几十年的阿迷铁粉,我就带大家来回忆一下那届属于老马的世界杯过往,重温一下巅峰年代,那个意气风发的迭戈.马拉多纳踢着怎样的足球。(本文GIF图片较多,可能对于流量有一定消耗,请悉知。)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的夺冠热门是卫冕冠军意大利、铁血顽强的德国战车以及如日中天的新科欧洲杯冠军法国队,阿根廷的夺冠赔率在赛前排在前五以外,小组赛,阿根廷与韩国、意大利和保加利亚分在A组。
首战韩国,虽然韩国球员像砍伐大树一般一次又一次将马拉多纳踢翻在地,但成熟以后的马拉多纳不再是82年那个鲁莽轻狂的少年,面对对手的粗野犯规,马拉多纳一笑了之。本场比赛他奉献了助攻帽子戏法,帮助巴尔达诺梅开二度,鲁杰里一球入账,带领阿根廷3:1拿下首胜;
次轮面对卫冕冠军意大利,马拉多纳打进1球,率队***平对手;
小组赛末轮马拉多纳奉献1次助攻,帮助布鲁查加头球建功,最终率领阿根廷2:0战胜保加利亚,三轮战罢阿根廷2胜1平拿到小组第一昂首挺进1/8决赛。
1/8决赛的对手是南美老对手乌拉圭,粗野的犯规是他们的标签,但即使如此,乌拉圭人也无法阻挡马拉多纳带率领的阿根廷队前进。他策划的进攻,在经过布鲁查加、巴尔达诺的传递之后,由中路包抄的17号帕斯库里推射得手;此后马拉多纳从后场带球突破进入乌拉圭半场,分给右路的巴尔达诺,然后高速左路包抄,将巴尔达诺的来球补射入网,但意大利裁判认定马拉多纳在此前的跑动中撞到了对方球员,因此判定此球无效。最终阿根廷1:0淘汰乌拉圭晋级八强。1/4决赛如今世人皆知,面对强大的英格兰队,马拉多纳一战封神,他先是以上帝之手的方式戏弄了英格兰人;
之后他用一个永载世界杯史册的连过五人进球,让所有诟病他上帝之手胜之不武的人们鸦雀无声,他用他的方式让刚刚在马岛战争中落败的祖国阿根廷找回尊严和自豪!那是何等的快意!
半决赛面对的是希福领衔的欧洲红魔比利时,但此时的马拉多纳已没有人可以抵挡!
开场不久马拉多纳禁区外的一脚远射击中门梁,队友补射入网,但裁判认定手球犯规进球无效;
之后不久,马拉多纳接队友直传,杀入禁区右侧,左脚外脚背弹射破网,为阿根廷先拔头筹;此后的马拉多纳越发神勇,犹如上帝驾临,闲庭信步、闪展腾挪带球突入比利时禁区如入无人之境,一气呵成的将球送入球网!横刀立马舍我其谁!赛后有媒体甚至打出了《马拉多纳2:0比利时》的标题,比利时主帅蒂斯赛后感叹:“没有马拉多纳,阿根廷会是另外一支球队,他们根本没这么强大。如果把马拉多纳给我,我也能拿世界杯!”决赛的对手是足球皇帝贝肯鲍尔统领的德国队,铁血顽强是德国战车的固有标签。莱因克尔曾感慨:足球就是双方各自上场11人比赛,最后德国获胜的游戏!在世人眼中,德国队是阿根廷迈不过去的高峰!但在马拉多纳眼中根本没有跨不过去的高山,而且他在全世界质疑的声音中做到了,完美到极致!
第23分钟马拉多纳在前场右路与9号库奇乌夫小范围传切配合,德国后卫绊倒库奇乌夫,阿根廷获得右路任意球,
7号布鲁查加开出任意球,后卫何塞.布朗头球先下一城,阿根廷1:0领先德国;
第56分钟,马拉多纳中圈附近将球传出,11号巴尔达诺左路接到队友直传后带球杀入禁区,冷静推射远角得手!阿根廷2:0德国;此后顽强的德国队由鲁梅尼格和沃勒尔连扳两球将比分追平;
关键时刻,马拉多纳再一次挺身而出成为比赛的主宰!第84分钟马拉多纳中圈内拿球转身,一记妙传将球交给7号布鲁查加,后者有如神兵天降,杀入德国禁区右路,面对舒马赫的封堵射门得分!阿根廷3:2德国再次捧得大力神杯,马拉多纳居功至伟!
阿根廷在本届世界杯攻入14粒进球,马拉多纳攻入5粒进球并奉献了5次助攻,荣膺本届世界杯的金球奖,实至名归!如今回想起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人们立即会想起马拉多纳的神奇,想起他的连过五人,忆起他的上帝之手,当然还有他在阿兹台克的无限荣光!1986是属于他的世界杯,墨西哥是属于他的舞台,马拉多纳是唯一的主角!世人常说的一己之力其实并非否认阿根廷其他球员表现的不好,打入4球的巴尔达诺,绝杀德国的布鲁查加,包括鲁杰里、巴蒂斯塔、朱斯蒂、奥拉尔蒂切亚等等都有些出色的发挥,是他们的合力成就了阿根廷的伟业。但所有这些是得益于马拉多纳的统领,他的存在赋予他那经验匮乏的队友无限的信心和勇气,马拉多纳是那个带领一群羊可以战胜任何虎豹群狼的狮子!在1986年墨西哥的世界杯赛场上,马拉多纳完成了从此前那个天才的个人英雄主义者到绝对的团队领袖的完美转变,而这个领袖又能在需要的时候,审时度势的做出抉择,是为队友创造机会,还是由他自己亲自终结对手,而且两方面他都做到了极致!这就是足球世界里属于迭戈.马拉多纳的英雄史诗!向传奇致敬!
梅西和马拉多纳在足球的水平有差距吗?是怎样的?
梅西和马拉多纳是两个层次的球员,甚至可以说,梅西不仅比马拉多纳层次低,甚至不止低一个层次。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精神层面来说,马拉多纳是球场上的王者,球队的绝对核心。每个人都愿意围绕在马拉多纳的身边,各尽其责各尽其职,并且能最大限度的展现各自的球技。94年世界杯,阿根廷队在马拉多纳的带领下两战两胜势如破竹,但当国际足联认定马拉多纳服禁药因而给以禁赛惩罚后,没了队魂的阿根廷队登时不知所措,最终在小组赛最后一轮和淘汰赛第一轮中,两战两败黯然退场。这就是马拉多纳对球队的影响力。反观梅西,几次世界杯,他其实都拥有比马拉多纳更好的队友,每次都说阿根廷队星光熠熠,但以梅西为核心的球队,反而发挥不出球队的整体实力,源于梅西在中前场太吃球权,中前场球员的大量跑位,梅西没有能力,或者也许是没有意愿去分配球去空档处,所以阿根廷队的中前场越打越滞涩,其他球员越来越不愿意跑位,造成***性循环。而梅西在这种时候经常是垂头丧气一蹶不振,与马拉多纳永远斗志昂扬截然不同,这也是梅西带队的阿根廷队在世界杯中始终无法取得佳绩的原因之一。
其次,从对对手的影响力来说,马拉多纳也远超梅西。每一次上场之前,知道有马拉多纳在,对手总是要惴惴不安。86年的比利时队,防守时摆出六人铁锁横江防守马拉多纳一人的情景,在此后的比赛中从未再出现过。90年世界杯,巴西对阿根廷的惊世一战,也堪为注脚。其时巴西队猛将如云群星璀璨,赛前老弱的阿根廷队被认为不堪一击,比赛的进程也似乎要与众人预测一致,巴西队围绕着阿根廷队的球门狂轰乱炸,阿根廷队一直风雨飘摇苦苦支撑。但就在下半场,马拉多纳在中场断球,其时巴西队仍然有四名防守球员,阿根廷队的风之子卡尼吉亚往左前方疾驰,意图拉开巴西队的防守,但巴西队的防守球员在这一刻全然不顾卡尼吉亚的威胁,全部向马拉多纳靠拢,意图封堵马拉多纳,正常情况下,一定会有球员去盯防跑空位的边锋,之所以会有如此选择,正在于马拉多纳有着巨大的威慑力,防守者判断马拉多纳衔枚疾进的威胁要远远大于卡尼吉亚,在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心理状态下,他们选择了一杯***酒,马拉多纳送出了惊世骇俗的一脚直传,让当时如日中天的巴西队黯然打道回府。梅西在球场上,也具有一定的威慑力,但这种威慑力,大多要配合小白哈维这些能够坚持跑位穿插,自身也具有巨大进攻威胁的队友才能实现。
最后,在技术方面两人的差距更大。马拉多纳的带球,看上去大开大合又迅捷无伦,但似乎没有梅西带球那么飘逸,很多人据此认为梅西的带球水平更高,其实完全错了。梅西受制于自身身体素质,他既没有速度又没有对抗,所以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发展出了自己带球的风格。他启动速度不快,中途跑速度也不快,所以就只能利用频繁的变频变向,欺骗对手的重心来实现突破。因而他带球也就不敢让足球离身边太远,否则极易丢球,因为离身稍远的盘带,防守者可以利用对抗和速度断球。这种带球看起来球像沾在脚上一样,时快时慢变频变向,非常具有观赏性,但对于墨西哥乌拉圭这些南***家的后卫来说,不算高大,但即有速度又有身体的防守者,梅西极易被锁死。马拉多纳不同,他的身体健壮下盘极稳,结合球的能力历史顶级,启动的爆发力无与伦比,途中跑的速度与对抗性无人能及。所以他虽然掌握所有的过人技巧,但实战中过人往往只需要简单粗暴的一脚趟球即可。他敢于将球趟出去七八米远,因为这么远的球依然在他的掌控之中,这种控球能给予对方最直接的打击,因为速度能马上提到对手跟不上的地步,所以老马的突破往往更犀利。看上去没有那么多花样,很少需要穿花绕树,所以不那么漂亮,却更有杀伤力。加上马拉多纳逆天的对抗,你要想拦住马拉多纳,就只能上身体,拉拽踢铲无所不用其极,即便这样,对手也要祈祷好运才行。
除此之外,马拉多纳是所在球队的大脑,在场上见微知著,坐镇中场掌控大局,这能力更是梅西难以望其项背。
综上所述,将梅西拿来和马拉多纳相提并论,实在是萤火之于皓月,简单说,没得比!
世界足坛最全能的球员是谁?为什么?
纵观世界足坛,虽然英才辈出,然而真正的全能型球星却并不多见,绝大多数的球员都只擅长某个位置,要么前锋要么后卫要么中场,在场上各个位置均能游刃有余的少之又少。这么一遴选,马拉多纳、罗纳尔多和梅西C罗这几位炙手可热的球星,均属于攻强守弱,淘汰!
那么足坛的“万金油”有没有?有!“全能技术哪家强?欧洲西部找荷兰!”,之所以这么强,这和荷兰的足球理念有关。荷兰足球的精髓毫无疑问就是全攻全守,在这样的战术思想下,锻造出了许多全能型的球员……例如:早些年的荷兰三剑客之一“辫帅”路德.古力特以及罗纳德.科曼和科库等人…
年轻球迷对科曼可能不是很熟悉,他整个职业生涯都在上世纪80-90年代度过,在那个年代,巴斯滕、古力特和里杰卡尔德组成的荷兰三剑客名震国际足坛,而司职中后卫的科曼虽不如三剑客一样声名显赫,但他同样创造了一个传奇。
科曼是当时世界上最顶级的中后卫,此君在做好防守工作的同时顺带手把前锋的活也给兼职了,在西甲荷甲两大联赛中共计攻入了193粒进球,排在世界足坛后卫总进球榜第1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国际足坛“第一带刀后卫”。他甚至还获得1993-94赛季欧冠最佳射手,一个后卫球员,硬生生的抢了前锋们的饭碗。这个数据令无数专职的前锋球员感到汗颜。科曼的射门势大力沉,皮球如同出膛的炮弹一样,可以听到呼啸声,如果直接用手触碰的话可能会造成骨折。看上图!科曼的皮球一出脚,对方的人墙顿时慌做一团,不敢正面封堵来球,但为了力保球门不失,只得豁出去背转身,冒着牺牲***股的风险来堵枪眼。如果科曼用的是现在轻巧型的足球,估计球速能赶上超音速。
科曼虽强,但强中更有强中手。科库是典型“万金油”的代表,虽然习惯被称作中场大将,但科库的作用并非仅限于中场,他是一个十足的全能健将,从前腰到边前卫,再从中后卫到影子前锋,当然,还有人们最熟悉的位置——中后卫、后腰、左后卫、左前卫、边锋、前锋、前腰、右后卫,这些位置科库都在国际赛场担任过。而且,世界杯和欧洲杯这样的大赛往往会成为科库锻炼新位置的场地。在1998 年世界杯,一届比赛中科库就打了 4 个位置。曾经有人笑称,有了科库,门将范德萨就不必站在球门线前,可以躲在球网后面和摄像记者一起练习摄影。论全能科库已经强到没朋友,别急!一山还比一山高,还有更强的。
千万别小看上图这位油腻大叔,他可是当年名震江湖大名鼎鼎的三剑客之一“辫帅”古力特,说起古帅的经历,会吓死一大票阅历尚浅的年轻球迷。古力特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是哈勒姆队,由于表现过于优秀,很快就被荷甲劲旅费耶诺德队挖走;想低调,但实力它不允许!还是由于太出色,没多久又被豪门埃因霍温队挖走!古力特是个罕见的多面手,几乎可踢场上的任何位置——边锋、边卫、前腰、中锋,给他一副手套可能也会守门...这是他超人的身体素质、过人的脚法与上佳的战术素养的完美结合。古力特多才多艺,出过摇滚唱片精通多国语言,不仅在球场上可以充当任何角色,球场外也是俱乐部的救火队员!
风华正茂的荷兰三剑客
艺多有时也会压身,古力特在回忆中抱怨道:“当年埃因霍温队把我当成小孩子,一场比赛中他们把我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当我们以0比1落后的时候,我被推上前锋的位置争取进球。当我们领先的时候,我又撤回到后防线上。飞利浦公司的董事会似乎与球队是一种思路。当某种飞利浦的搅拌器或吸尘器销路不畅时,他们便给我打电话叫我去做广告,在飞利浦产品的说明书上到处都有我的形象,我有时感到自己都成了一台吸尘器或一个电熨斗。”
由于说话过于直白缺乏幽默感,古帅开罪了俱乐部高层,于是被卖到了AC米兰,不曾想古利特在AC米兰队的第一个赛季中就大放异彩,主客场全面压倒马拉多纳领军的那不勒斯,勇夺意甲联赛冠军!当时古力特主要司职右边锋,但在荷兰队中他则要坐镇中场。AC米兰队主教练萨基为安排古利特的位置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头发掉了一把又一把。而古利特面对变化始终十分耐心,反正在哪个位置上,他都是世界顶级的水准,190CM的大高个当个门将也是游刃有余。搞得当时AC米兰的正选门将罗西也亚历山大。
退役后的古利特说道:“在第一个赛季中,我从不公开谈论自己的场上位置。最开始,萨基把我安排在中场,但后来他又想应该给我更多的空间,所以让我改打边锋的位置。几年来,人们一直在争论到底哪个位置更适合我。但没有一个人来真正问过我。实际上,我并不在意自己踢什么位置,只要能发挥出我的才能就可以了。我不想每个星期都在不停地调换位置。如果因为我调换位置而导致输球,那我会非常痛苦。”看,这就是才艺过多的烦恼!
综上所述,论全能当属古力特最强,球场上各个位置的古力特均属世界顶级,攻如怒涛拍岸,守似长堤卧波。中场休息时,亦可摇滚高歌充当啦啦队,赛后的新闻采访又能客串球队的翻译官。小小的绿茵场似乎已经容纳不下古大神,古帅将“全能”这个概念延伸到了场外,可谓场上场下无所不能的超级巨星!
世界杯有没有从小组赛到决赛以全胜战绩夺冠的球队?
从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至今,历史上有且只有三支球队,从小组赛到总决赛,以全胜战绩夺冠。分别是:乌拉圭,意大利,巴西。第一支夺得过全胜战绩的球队是乌拉圭。1930年,第一届世界杯在乌拉圭举办,东道主乌拉圭先在小组赛中以4:0大胜罗马尼亚,以1:0险胜秘鲁。在第一届世界杯半决赛中,乌拉圭6:1战胜南斯拉夫,杀入总决赛。紧接着,总决赛上乌拉圭对战阿根廷,又以4:2战胜阿根廷。乌拉圭创造出史上第一个世界杯大满贯的记录。第二支球队是意大利队。1938年,第三届世界杯在法兰西举办。当时规则是直接比淘汰赛,意大利在1/8决赛以2:1险胜挪威。与东道主法国对决的1/4决赛中,以3:1力克法国。半决赛上,凭借其当时的超强战斗力,2:1战胜足球王国巴西,成功杀入总决赛。最终4:2力压匈牙利,凭借其完美全胜的战绩,一举夺冠。
还有一支球队是巴西,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支两次以全胜战绩夺冠的球队。
巴西队第一次全胜夺冠在1970年在墨西哥世界杯上。在小组赛上,先以1:0战胜英格兰,然后以3:2痛击罗马尼亚,后对决捷克斯洛伐克,凭借4:1的佳绩踢进1/4决赛。与秘鲁对战1/4决赛中,以4:2大败秘鲁,又在半决赛上凭3:1击退乌拉圭。最终,总决赛上,巴西4:1痛击意大利,大获全胜,最终夺冠。
时隔32年,世界上终于再一次重现了凭全胜战绩夺冠的历史。2002年,足球王国巴西的第二次全胜夺冠。巴西队势如破竹,先后以2:1战胜土耳其,4:0战胜***,5:2打败哥斯达黎加,闯进1/8决赛。后又分别在1/8决赛和1/4决赛中,以2:0战胜比利时,2:1战胜英格兰。半决赛中迎战土耳其,1:0成功击退土耳其。德国在总决赛上0:2惜败,巴西再次大获全胜,一举夺冠。
足球王国的称号可谓是实至名归!
冰岛足球为什么突然间厉害起来了?
冰岛足球突然火起来。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2016年欧洲杯战胜了英格兰 而今年世界杯预选赛 冰岛也能顺利出线。这是因为冰岛有冰岛有非常出色的青训系统,令人震惊的场地数量以及狂热有序的足球氛围,他们在预选赛阶段就曾经多次击败荷兰。晋级八强,是他们常年坚持付出的成果。
冰岛是一个非常不适合玩足球的***,那里年平均气温4℃,一年中7个月都是冰天雪地的状态。之前,他们的足球队只能在夏天踢一踢,其他时候只能在室内跑步或做力量练习。冰岛老一辈球员大多数身体素质非常好,但因为缺少训练条件,所以很多人技术都不出色。在约10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就已经拥有179个标准足球场和128个小型足球场。就算2008年冰岛经济危机时,他们也没有停止兴建足球场。更重要的是,这些球场都是免费开放。
2003年以前,全冰岛连一个有欧足联B级执照的教练都没有。2004年,他们送出去的第一批参加培训的教练毕业,冰岛足球才迎来了第一批基层老师。为了有更多的教练获得更好的资质,冰岛缩减教练考证的费用,缩短考证时间。欧足联B级教练证书在英格兰最少要花990英镑,在冰岛只需613英镑。除了成本,他们不加收任何费用。教练考证过程也被缩短到了8个月。
得益于教练培训计划,现在冰岛已经有近600个持有欧足联B级教练证书的教练,有近200个持有A级教练证书的教练。平均冰岛每100个适龄男青年,就能分到一个足球教练。
这些教练开始培训冰岛各年龄层的孩子们,指导10岁以上的少年足球队需要B级以上的教练。有一些家长,甚至把4岁的孩子送去接受A级教练的训练。只要拿到A级教练证书,就有资格在欧洲顶级联赛担当助教,这意味着这些孩子接受的是全欧洲最顶级的指导。
态度 人口稀少 必须紧盯苗子
大国人口多,也许不用花太多精力就会有好的球员诞生,冰岛人太少,所以一定要让每个愿意踢球的孩子都能接受正规专业的训练,不能错过一个好苗子。就这样,全民足球的冰岛培养出了新的一代——2007年的欧洲U17比赛,这群1990年出生的孩子打入欧洲八强。3年后,同样的一群人又组成了冰岛U21***队,获得欧洲第五。
虽然冰岛是一个很小的***,和***的条件不一样。但小的***也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他们可以非常一致地执行理念,并且将这种思路和想法贯穿始终,这也是他们的一个特点。冰岛足球最近的崛起,和他们坚持的付出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他们不仅***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他年龄段的球队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最终在贫瘠的火山土里收获了高质量的青训、高水准的教练和一大批蓄势待发的青年才俊们。
奥运会金牌数第一名和足球世界杯第一名谁更有影响力?
当然是足球世界杯喽。因为足球是世界上第一大运动,。
俄乌冲突升级!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在哪里?
据新华社消息,2022年2月24日清晨,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讲话,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截至目前,乌克兰局势急剧***化。顿巴斯的破坏。摄影/OLGA,来源/图虫创意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属东斯拉夫人,在外表、语言和文化上非常接近,乌克兰甚至有“小俄罗斯”之称。乌克兰东部位于第聂伯河以东,包括哈尔科夫、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等地区。这一地区虽然属于乌克兰,但由于历史原因,说俄语的人口占了大多数。2014年,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宣布从乌克兰***,后来相继成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这两地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哈尔科夫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和东乌克兰的中心,也是乌克兰重工业、文化与教育中心。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宣布***,并倒向俄罗斯,这是乌克兰不能接受的,两地的***让乌克兰在哈尔科夫的统治岌岌可危,加之南方的克里米亚在2014年已经加入俄罗斯,另这一地区的局势更加危机四伏。 地图上的东乌克兰 东乌重镇,兵家必争在新闻里听到哈尔科夫、顿涅茨克这样的地名,难免令人恍惚,感觉这些地方是苏联电影《解放》或俄罗斯纪录片《伟大的卫国战争》中经常出现的地名。实际上,早在苏联国内战争期间,乌克兰东部就是红军和白军激烈争夺的战场之一。1922年,彼得留拉被红军打败,除乌克兰西部被波兰所占外,乌克兰的大部分领土并入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当然,与白军的战斗不过是一道开胃菜。真正的大战在卫国战争期间,苏军和德军在1941-1943年期间反复争夺哈尔科夫这一东乌重镇,总共发生了4次战役。 来源/《前线:哈尔科夫战役》 俄语游戏海报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纠集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国,向苏联大举进攻,这一天正好是夏至日。在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里,哈尔科夫被列入清单之内,是进攻最后阶段的目标之一。10月24日,即短短三个月零二天之后,势如破竹的德军攻到哈尔科夫城下,德军第6集团军及第17集团军分别从南北两翼包围此地,当天哈尔科夫城就落入德军手中。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发生于1942年5月12日至28日。在前一年的冬天,苏军挫败了德军的进攻势头,夏天来临之际,苏军试图夺取战略主动权,此时,哈尔科夫战役爆发。苏军集结了6个集团军的70万人,分南北两翼进攻,均遭到惨败;25日,苏军落入德军的包围圈中,至28日战役结束时,共有24万苏军被俘,1240辆坦克被摧毁,德军方面仅仅伤亡5048人。1943年1月2日,苏军发动星球行动,此时正值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陷入僵局,苏军在1月至2月初间攻破德军南部防线,一举攻占哈尔科夫、别尔哥罗德及库尔斯克。不久,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爆发(1943年2月19日至3月15日),这一次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为夺回哈尔科夫对苏军展开一系列攻势行动。德军反攻消灭了大量苏军,并重新占领哈尔科夫和别尔哥罗德两处,暂时稳住了斯大林格勒惨败后的苏德战场南线。第四次哈尔科夫战役发生在1943年8月12日到23日,此战属于库尔斯克会战的一部分。德军在上一次哈尔科夫战役成果的基础上,主动出击,试图在库尔斯克地区合围苏军,夺回战略主动权,却进展缓慢,伤亡惨重。此时,盟军又开辟了意大利战场,德军不得不抽调兵力前往意大利,被迫终止进攻。苏军顺势发动一连串进攻,相继收复奥廖尔、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德军向第聂伯河方向败退,从此再未跨过第聂伯河。如果说1942-1943年是二战东线的相持阶段,那么乌克兰东部地区就是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哈尔科夫的地位仅次于斯大林格勒。该市位于哈尔科夫河、洛潘河、乌达河三条河流的交汇处,是东欧的交通枢纽之一,在1943年也短暂作为乌克兰的行政首府存在。与斯大林格勒的长期僵持不同,哈尔科夫城几度易手。无论是苏联还是纳粹德国,均不肯放弃这个东乌重镇,为此投入大量兵力。乌克兰哈尔科夫宪法广场。摄影/Sergii Zarevpanther,来源/图虫创意 资源重地,烈士故里1943年2月14日,位于卢甘斯克的煤矿城市克拉斯诺顿被苏联红军解放。第二天,人们在第五号矿井中发现了大量被杀害的青年尸体,后来又陆续挖出71具。他们是反法西斯组织“青年近卫军”和当地地下***组织的战士。青年近卫军是当地共青团员自发组成的地下抵抗组织,大约有一百名成员,有男有女,最小的成员只有十四岁。1942年7月20日,德军占领克拉斯诺登市,此后不久,青年近卫军便成立并一直活动到1943年1月。在此期间,青年近卫军在克拉斯诺顿市印刷和散发了五千多份反法西斯传单,披露前线的真实情况,批驳了德国占领军的蛊惑宣传,并号召民众起来与德国侵略者进行斗争。该组织的成员与地下***员一起破坏机电车间,阻止纳粹德国利用顿巴斯地区进行军火生产。1942年,十月革命25周年前夕,青年卫队在克拉斯诺登市和城郊的最高建筑上悬挂了八面红旗。12月5日晚上,青年近卫军放火烧了德国劳务交易所(当地人将其称为“黑色交易所”)的大楼,烧毁了那里的劳工资料,从而使来自克拉斯诺登地区的大约2000名年轻男女免于被押往德国的命运。1943年1月,听闻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前线击败德军的消息,青年近卫军还准备举行武装起义,消灭德国驻军,以配合红军的推进部队。然而,在计划的起义日期前不久,该组织被暴露了。在叛徒的出卖下,该组织的49名成员和卢甘斯克地下***的22名成员被捕,不久后被抛入克拉斯诺登5号矿井58米深的矿坑中。此前有一些人在那里被枪杀,还有些人是被推入深坑后活埋的。1943年3月1日,他们被埋葬在克拉斯诺顿中心的共青团公园,青年近卫军的5名领导者均已牺牲,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该组织的另外13名成员也在德国占领军的逮捕名单上,但他们设法逃脱,其中7名男性青年前往前线,继续与侵略者作斗争,有3名在后续的战斗中牺牲。1945年,苏联作家法捷耶夫将他们的故事写成小说《青年近卫军》。《青年近卫军》书影。来源/豆瓣 但是,在顿涅茨克盆地,苏联与德国的拉锯战又持续了半年,完全解放还要等到1943年9月底。在库尔斯克击败德军后,为了解放顿涅茨克盆地,苏军对德军发动顿巴斯战役。顿巴斯战役于1943年8月13日开始,西南方面军的右翼发起进攻,解放了哈尔科夫。8月16日,苏军在米乌斯河一线遭到德军阻击,数日后苏军突破德军防线,于30日解放塔甘罗格,包围并消灭了德军第29军。此时,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时曾下令“不胜利,毋宁死”,但此时他不得不一改往日的死硬态度,允许其部队撤退到第聂伯河以西。9月1日,德军开始从顿巴斯一线撤退。为了减缓苏军进攻的步伐,争取时间在第聂伯河上建立强大的防线,德军在撤退期间采用了焦土战术,烧毁了大量村庄,但是在地下***和当地工人的斗争下,顿巴斯盆地的工业设施和矿井并未被破坏殆尽。苏军向西推进了300公里,到达了第聂伯河沿岸。由于这次行动,顿涅茨克盆地完全解放。苏联在1944年就从这里获得了2110万吨煤炭,到1945年初,四分之三的矿山重新投入开采。早在1943年,就有一个冶金厂完全恢复生产。仅仅在解放后 30 天,两套发电机组就投入使用。1944年9月,乌克兰东南部的机械产品产量达到战前水平的30%,数百万公顷耕地已经播种并收获农作物。乌克兰东部的物资,在二战后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为什么是“小俄罗斯”?俄罗斯族、乌克兰族和白俄罗斯族都起源于基辅罗斯。如今是乌克兰首都的基辅,被称为东斯拉夫民族的“万城之母”。基辅。摄影/Mariana Ianovska,来源/图虫创意12世纪中叶,基辅罗斯在内讧和草原民族的打击下已经十分衰弱。据说,那时的基辅郊外已经荒无人烟,居民已经迁往伏尔加河上游。13世纪蒙古人入侵以后,生活在伏尔加河上游的罗斯人发展成现代的俄罗斯民族,乌克兰西部则遭到波兰和立陶宛入侵,后来形成了乌克兰民族(小俄罗斯民族)的雏形。“乌克兰”一词愿意是“边境地区”,这是站在波兰人的视角说的,经过哥萨克的武装抗争,乌克兰人摆脱了波兰-立陶宛联邦的统治,于1654年加入莫斯科公国,效忠沙皇。沙皇俄国统治时期,为了拉近双方关系,大量使用“小俄罗斯”一词,代指乌克兰。在乌克兰东部,这一认同尤为强烈。在小说《青年近卫军》的开头,位于顿涅茨克盆地里的工矿子弟们,不仅俄罗斯族人将自己的家园称作“小俄罗斯”,乌克兰族也这样认为。但是,随着乌克兰民族主义的兴起,“小俄罗斯”一词逐渐变成了一个贬义词,被乌克兰民族主义者认为是缺乏主体意识,自愿屈居人下,比俄罗斯低一等。另一个让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感到恼恨的是,俄语在乌克兰有重要地位。1989年,苏联的数据表明,12.2%的乌克兰族认为俄语是他们的“母语”,1989年对基辅一些一年级小学生的父母双亲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只有16.5%的被调查者在家中使用乌克兰语,在工作中使用乌克兰语的人仅占4.7%。濒临黑海的克里米亚半岛,曾是克里米亚汗国的领土,沙皇俄国吞并克里米亚汗国后,迁入数量巨大的哥萨克,因此这里的俄罗斯族占大多数。另一个地区是东南部的顿巴斯。在17-18世纪,这片土地是斯沃博达哥萨克的天下,“斯沃博达”的意思是“自由”,他们的邻居是扎波罗热哥萨克。他们选择效命于沙皇,与克里米亚汗国和土耳其帝国作战。1721年,在顿涅茨克盆地发现大量煤矿,成就了它直到20世纪中期的繁荣。另外,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和工业中心哈尔科夫,也是在哥萨克建造的堡寨基础上形成的。历史上这一地区在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摇摆不定,现在依然是这两个***之间怀恨争执的主题。乌克兰激进民族主义者的主要目标,是要使该地区“去俄罗斯化”,并让当地那些认为自己的母语是俄语的乌克兰族“重新乌克兰化”。早在1993年,一名乌克兰国会议员说,***当局和知识分子现在正为纠正“那些丧失了他们乌克兰特性的人的虚假意识”努力奋斗。他说:“当我在哈尔科夫建立了两所讲乌克兰语的幼儿园后,已经招收了二十多名乌克兰族小孩。”然而,这一地区的语言状况对于乌克兰民族主义的***而言,并非一项轻而易举的任务,或者说这种努力基本上出自一厢情愿。至今,顿巴斯地区还是由俄语主导,当地的大多数乌克兰族还是讲俄语。与东乌克兰成为镜像的是西乌克兰。西乌克兰在1340—1349年被波兰占领,1772年被奥地利瓜分,1944年才与乌克兰大部统一,在次年的雅尔塔会议正式被确定为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领土。由于长期被波兰和奥地利统治,当地人对俄罗斯的认同感低到只有百分之几。二战时期,***卫军“加利西亚”师即以西乌克兰人为主,在纳粹德国败退之时,还有大量乌克兰武装组织袭击苏军,活动一直持续到1950年前后。乌克兰的城堡。摄影/Sergii Zarevpanther,来源/图虫创意回顾历史种种,人们不免关注当前局势的走向,更希望历史的悲剧不再上演。 END
纪录片《***工厂》你看了吗?看后是什么感受?
花了一个多小时,认真看完了奥巴马夫妇担任制片的记录片《***工厂》。这是一部全新视角反映***制造业一线情况的电影,讲述***福耀公司进入***市场,中美两国在巨大文化差异下发生的碰撞及冲突。
对我印象最深的画面是:
1、一名白人女性在通用公司倒闭后,失去了工作,没有了房子,寄居在姐姐的地下室生活,除了床头柜和一部老旧电视,一无所有。福耀建厂后,她找到了工作,租到480美元一月到房子,感觉自己又***生活了。
2、一名来美的普通***工人,最享受的时刻是做完事,静下心来,吸上一口烟。他从18-38岁,在福耀干了20年,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而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他孤独、落寞、想家,也会流泪,也羡慕***人自由宽松的生活方式。
3、***工会是一个强大的组织,工会的各种要求工会让企业陷入管理低效,甚至亏***破产。福耀管理层宁可关闭工厂也不要工会。在斗争中坚决清理掉工会积极分子。
4、纪录片里,一位***人工人这样说过,通用给了我很好的生活,当它倒闭时,一切都断了,我们再也回不到过去了,那些日子结束了。
电影呈现了***中底下层的百姓,也和我们也一样要面临生活的困境,而不是一贯给我们印象中超级大国的财大气粗。普通的***人一样也有生活的艰辛和生存的压力。
在面对不公的,***工人选择积极的抗争,而***人选择隐忍。在强势的资本力量面前,选择抗争,就得失去工作,失去好的生活;选择了忍耐,把事情做的更好,你会得到的更多。两相对比,***工人的耐力和韧性,让我流泪了,这是一种复杂的感情交织,很难说是自豪,也不完全伤悲。
电影也表现了***工人的低效、懒散,在电影的后段,一名高管说,这些人都要用机器替换掉,他们太慢了。
我深刻的感触是,如果现在开始一场战争,我相信***一定会赢。正如现在进行的中美贸易战,我们的坚韧、抗压与团结,忍辱与负重,一定会赢得这场贸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