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世界杯英格兰vs德国(2010世界杯英格兰vs德国首发)

2024-03-15 10:27:48 59 0

二战德国海军的狼群战术有多厉害,最后怎么失败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狼群战术直到今天,也是不能同敌人主力舰队碰的。

无论一战二战,甚至今天,潜艇都不可能***作战,必须在本国海军体系中,发挥威力。

以二战为例,德国潜艇的目标,是分为两类:

第一类,攻击商船。

二战德国潜艇的主要目标,就是商船。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德国海军会这么做?

其实很简单,无论是***,还是后来在诺曼底登陆的***,他们的补给线都高度依赖商船、运输船。

二战爆发前,***本土都没有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各种物资都需要进口。

说是你去买鸡蛋,售货员都会问你,你是要本地的鸡蛋,还是新西兰鸡蛋、南非的鸡蛋,还是印度的鸡蛋。

这个段子虽然略有夸张,但大体就是如此。

在1920年,***仍然有有70%的食物依赖进口,资料显示,每年有将近2000万吨食物通过海运到***。

二战爆发前几年,***开始全力增加粮食的自给自足能力,但最终完全不需要进口的日常食物只有牛奶而已。

而德国潜艇攻击商船,那是非常牛的,立于不败之地。

1940年10月,一个由12艘潜艇组成的“狼群”就击沉了32艘舰船,而自己安然无恙。

仅仅在1942年11月,U艇就击沉了盟军118艘船只,创下了一个月共击沉743321吨级的记录,给盟国造成了难以承受的巨大***失。

为啥?

二战普通的商船,压根没有对抗潜艇的任何能力。它们没有任何侦测潜艇的设备,往往是潜艇发射鱼雷或者开炮后,商船才发现被袭击。

同时商船没有对抗潜艇的能力,即便是万吨商船,薄弱的船壳也可以被一枚鱼雷击沉。

更要命的是,当年运输船强调运输量,一般航速只有10节左右。

德国潜艇水面航速都有10节以上,商船根本就跑不掉,只能单方面被猎杀。

所以,德军潜艇的海上绞杀战,是非常厉害的,***人几乎支持不住。

第二,敌人军舰。

对不起,二战潜艇对付军舰,只能偷袭,不能正面进攻。

在二战期间,水面舰艇侦测潜艇的技术还很落后。

当时已经有了潜艇声呐,但只能对单个目标进行有限的定位和跟踪。由于技术落后,对于目标的存在与否,以及到底是什么类型,大多依靠操作人员的听觉 、 视觉和经验。

说简单点,就是声呐不可靠。

而且声呐探测距离仅有几海里,精度还很差,不能准确测距和测深。

所以,主力舰队不太容易发现单个的潜艇,为潜艇偷袭提供了方便。

它们多是在水面进行巡航,一旦发现敌舰就迅速下潜,偷偷接近后发射鱼雷。

如果敌舰有驱逐舰护航,潜艇发射鱼雷以后无论是否击中,都会选择逃走,防止遭到攻击。

这是为啥?

因为二战潜艇,对于驱逐舰是没有办法的,是单方面挨打。

当时潜艇没有能够威胁到驱逐舰的武器,驱逐舰只要采用反潜的前进方式,就可以躲过任何鱼雷。

而潜艇在水下速度仅有4到5节,驱逐舰则有30节,显然潜艇逃走都很难。

驱逐舰发现可疑的潜艇位置后,会不断的投下深水***。

潜艇只要被击中,就死定了,不能及时上浮投降,基本就是全艇死光光。

所以,只要敌人正规舰队、商船队有反潜驱逐舰存在,潜艇就没什么了不起,只能偷偷摸摸的暗算。

二战的潜艇并不难对付,所以一旦敌人有备而来,潜艇就无法发挥威力,甚至自身难保。

1943年以后,盟军大量使用驱逐舰护航,使舰船被德国潜艇击沉数量降低了65%。

到1944年,只有200艘舰船被击沉,德国潜艇战术基本破产。

自然,这一切是你要有反潜驱逐舰才行。

如果你没有,商船甚至舰队都会遭到潜艇毫不留情的猎杀。

开战以后,***海军有高达119艘驱逐舰,但是自己的商船数量太多,加上其中一半驱逐舰必须配合主力舰队作为鱼雷攻击,无法给商船队护航。

于是,大量***商船被击沉,***人走投无路下,用8个***所属的岛屿殖民地及岛上军事设施(99年的租期),换了***50艘二手驱逐舰。50艘驱逐舰中最年轻的也有18岁,根本不适合随主力舰队作战,不过还是能够为商船护航的。

所以,这笔生意***也没太亏。

很多人认为二战德国潜艇部队很牛,那是你们不知道潜艇部队的***率。

二战德国各兵种中,潜艇部队***率最高。

德军总共投入了1180艘潜艇,被击沉704艘,约有2万8000名潜艇兵阵亡或失踪(失踪就是死了没有找到尸体)。

而德国潜艇部队的总兵力才不过4万人,也就是说,潜艇兵***率高达70%!

德国闪击波兰的全过程是怎样的?

二战中的波兰战役不同于法国战役和后来的苏德战争,那两场战争都是由德军装甲部队从正面突破从而形成对敌军的合围态势,可以说是德军在进攻中主动制造出对敌军不利的态势。而波兰战役则不一样,一开始波兰就面临着德军三面包围的战略形势,北面的东普鲁士和南面的西里西亚、捷克斯洛伐克对波兰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也就是说德军无需突破就已经对波兰形成了严重的侧翼威胁,整个波兰西部地区都处于德国的包围态势下,从军事上来看这是极其不利的。

按照常理来看,波兰军队为了避免其侧翼暴露在德军的直接攻击下,就必须将主力至于波兰的中部地区,以较小其侧翼的暴露,避免被包围。这意味着波兰军队不仅要放弃整个边境地区,甚至西部地区的大部分也要放弃,最多只能派部分兵力执行迟滞性防御。另一方面来说,放弃西部地区也相当于设置了一个战略缓冲区,在德军穿过这一地区到达波兰军队的中部主防线前,波兰军队可以争取到宝贵的时间加强部署和进行战争动员。同时也拉长了德军的后勤补给线,给德军的进攻带来更大的障碍。

然而实际情况是,波兰军队的主力完全部署在西部边境地带,而且是沿长达500英里的边境均匀的分布,毫无纵深可言。这种或许靠前的部署无异于将自己脆弱的侧翼和后方都敞开来坐等德军包围。从战略上来看,一开始波兰就已经输掉了这场战争,即便德军装甲部队没能在西部地区合围住波兰军队,波兰军队即便逃到中部地区还是无法躲过德军的包围,从东普鲁士和捷克斯洛伐克出发的德军将包围整个波兰的西部和中部地区,这是一个巨大的包围圈。

当然战事的发展远比德军预想的还要顺利,在德军装甲部队和空军的配合下,他们在西部地区的战役性钳形攻势就已经围歼了大部分波兰野战部队,少部分逃出去的波军也没能逃脱德军在华沙以东形成的第二个包围圈。战争在一周后就变得毫无悬念,两周后波兰军队就已经不复存在,这可是拥有6个集团军,40个步兵师和22个骑兵旅的庞大陆军。德军的伤亡仅仅是的3.5万人,而他们仅俘虏就抓获了70万。波兰士兵不缺乏勇气,缺少的是一个拥有战略头脑的最高统帅部。

1990年意大利举办的第14届世界杯,贝肯鲍尔率领的德国队夺冠是实至名归吗?

严格来说,只要不使用场外招,任何球队夺冠都是实至名归的。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德国***队无论是牌面,还是比赛内容都堪称完美,夺冠乃实至名归,亳无争议。

1990年意大利之夏,上届世界杯亚军联邦德国卷土重来,此时的联邦德国在“足球皇帝”贝肯鲍尔的率领下,可谓是人员整齐,兵强马壮,堪称德国历史上最强大的阵容之一。

90德国队人员齐整,三线均衡,攻防兼备。“三架马车”马特乌斯、布雷默、克林斯曼正值巅峰,马特乌斯是当时的世界第一中场,攻防兼备,也是德国队的战术核心和场上队长,克林斯曼则是当时世界最佳前锋之一。

中场布雷默、哈斯勒、利特巴尔斯基、布赫瓦尔德都是当时世界最优秀的中场选手。

后场由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中卫科勒和奥根塔勒领衍。

德国队主力阵容名单:

主帅:贝肯鲍尔。

后卫:尤尔根一科勒、奥根塔勒、贝特霍尔特。

中场:马特乌斯、布赫瓦尔特、布雷默、哈斯勒、利特巴尔斯基。

前锋:沃勒尔、克林斯曼。

守门员:伊尔格纳。

1990年夏天,在浪漫热烈的《意大利之夏》的优美音乐声中,强大的联邦德国开始了90世界杯的征程。

在当时防守至上的战术环境中,德国队犹如一股清流,打起了美丽的攻势足球,小组赛便初露锋芒,首战4一1战胜南斯拉夫,次战5一1斩阿联酋,最后一战以半主力出战,1一1与哥伦比亚握手言和,三战积5分,进10球失3球,小组头名顺利出线。

1/8决赛联邦德国和新科欧洲冠军荷兰不期而遇,此时的荷兰与88年欧洲冠军已不可同日以语,队内发生严重内讧,“三剑客”中的古力特和巴斯腾均有伤在身,只剩里杰卡尔特一个孤力支撑。

两支大打攻势足球的球队相遇必定火花四溅,比赛上半时,沃勒尔和里杰卡尔特互吐口水,被双双红牌罚下,最终联邦德国依靠克林斯曼和布雷默的进球,以2一1力克荷兰闯进八强。

1/4决赛波澜不惊,最终以马特乌斯的一记势大力沉的点球,联邦德国1一0淘汰捷克斯洛伐克,闯进四强。

半决赛,联邦德国遇到了本届世界杯最强的对手英格兰队,90世界杯的英格兰被公认为自66世界杯至今最强英格兰队,队内同样星光熠熠,有莱因克尔、普拉特、加斯科因等巨星坐阵。

上半场德国凭借布雷默的一记任意球幸运取得领先,全场比赛快结束时莱因克尔灵光一现,板平比分。

加时赛,双方均有得分良机,先是莱因克尔进球被判越位在先,紧接着布赫瓦尔德远射中柱,双方进入点球大战。

点球大战中,德国凭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5一4险胜英格兰,闯进决赛。

决赛中,德国与老对手阿根廷迎头相撞,这是两队在世界杯决赛的舞台上连续第二次相遇,上一届世界杯决赛德国以2一3不敌阿根廷,屈居亚军。

本届世界杯的阿根廷实力已严重下降,基本上是上届世界杯的原班人马,依靠摆大巴和马拉多纳及神奇门将戈耶切亚的发挥,才一路跌跌撞撞闯进了决赛。

决赛中,德国统治了比赛,而阿根廷依旧以大巴阵应对,妄想将比赛拖入点球大战。全场比赛阿根廷只有一脚歪得离谱的任意球射门,而德国全场贡献了24脚射门,全场比赛两队射门比为1:24,可见德国队的巨大优势。

最终,阿根廷未能抵挡住德国的猛烈攻势,2红加一点,布雷默一蹴而就,为德国队捧起了大力神杯。

90世界杯的德国队,是德国***队有史以来最强阵容之一,队内球星云集,集技术、力量、战术及整体配合于一身,加冕世界杯冠军乃实至名归。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德国和苏联在1939年时,谁的综合国力更强?

算上仆从国的话,德国人口数量低于苏联,工业、农业强于苏联,能源方面弱于苏联,军事方面除舰艇部队外各方面均优于苏联,总体来说,德国应该综合国力更强。***因为有广大的殖民地不太好比较。

德国和***两国各项数据对比如何?

您好,作为一个在***生活了20年,从3月23号封锁限制以来在家开始写疫情日记,并在4月初开始拍视频入住西瓜,我记录了一些关于本次疫情的事件。

如果有兴趣可以看一下我的头条图文以及西瓜视频。

***跟德国的对比,第一次在***被重视是在4月11日,当时从日监测数入手,详细分析了为何在四月初德国就达到了10万日测的水平,而***直到4月末才勉强达到10万日测的目标,但在5号在连续4天的日测10万之后出现了下滑。

导致测试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制造能力,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科研这一块***会有一些优势,但到生产环节一下子距离就拉大了,德国本土有好几家世界顶级的医疗设备制造厂,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其次,德国的政策制定周期要比***短很多,政策制定的阻力也比较小,所以从政策制定,到推行要迅速太多。

还有就是民众的配合,即便封锁限制出台,并相对比较严苛,但***民众普遍还是并未严格遵守。而我在德国的朋友跟我说,大家都极其配合。

无论从哪个方面去看,德国目前是整个欧洲最好的***了。

英法德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

英法德三个欧洲***,近几百年搅得世界动荡不堪,他们有时俩俩联盟,有时又突然对立,这三个***究竟有怎么样的历史渊源,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从人种来看:人被划分为四大人种,而这三个***都是属于高加索人(白人,欧罗巴人)没有任何问题,再细分的话这三个***都可以划分到高加索人——波罗的海类型;从血统和种族上看:我们都知道欧洲文明起源地中海,所以最早认为正统文化是南欧希腊人,罗马人或者拉丁人建立起来的政权,其余种族像日耳曼人,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人相当于***华夏文化四周的戎夷蛮狄。现今***的英格兰是纯粹的日耳曼人后裔,其余三个地区都是凯尔特人;法国简直是一个大杂烩,这片土地换过太多人当主人了,总体来说法国南部以拉丁血统为主,而北部属于拉丁和日耳曼的混合人种;德国的主体为日耳曼人不用多说;从语言文字上来看:整个欧洲都是属于印欧语系,这个语系又分为八大语族,其中法语属于罗曼语族(或称拉丁语族),而德语和英语都是日耳曼语族;整个欧洲的字母体系文字都是源自于腓尼基人的音标文字,经过不断发展衍变才有了欧洲诸国现在的文字,所以当你会一种欧洲语言时候,你学习欧洲其它***的语言就会很轻松的原因。有了上述铺垫,再来分析英法德三个***之间的历史渊源。

三个***之间以往细碎的历史就不多做赘述。我们从矮子丕平说起,他取代了原本的墨洛温家族成为了法兰克王国实际掌权人,建立了加洛林王朝;之后他的儿子查理曼大帝开疆拓土,建立查理曼帝国(800年),将西欧大部分土地划入自己的辖区。可是因为内部宗教和语言的矛盾,查理曼大帝死后(814年),查理曼的三个儿子将帝国分成三块,分别为东、中、西法兰西王国。而这三个***就是现在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雏形。

公元962年德意志(前身是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加冕为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改国名为神圣罗马帝国(即德意志第一帝国),这与之后成立的德意志第二帝国(1871年成立)、德意志第三帝国(1933年成立的纳粹德国)加以连论,二战结束后分为东德和西德,直到1989年柏林墙倒塌,德国终于统一。到了公元987年,西法兰克王国国王绝嗣,雨果·卡佩建立起卡佩王朝,法兰西王国所取代了西法兰克王国。其中卡佩王朝的三个支系分别在这片土地建立了瓦卢瓦王朝(1293年~1589年)、波旁王朝(1589年~1830年)奥尔良王朝(1830年-1848年),当然这中间还经历了法兰西共和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1792年~1815年)。之后法国政权更迭不断,复辟和推翻一直从来没有停止过,加上中间穿插的法兰西第二帝国,现如今的法国推算的话已经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了!***历史较为简单,1536年,英格兰吞并威尔士,1707年苏格兰也并入英格兰,1801年英格兰又与爱尔兰合并,而大部分的爱尔兰地区又在1949年建国,剩余的土地就是现在***的版图了。因为***至今都保留君主,所以整个***历史都可以用某某王朝来划分。

这三个***之间的战争一直就没有停止过,除了两次世界大战,英法一起打德国;英法之间曾经爆发过英法百年战争(1337年~1453年),拿破仑七次对抗的反法同盟多次都是由***牵头,***和法国大小战争不少于十次;法国和德国接壤,自从查理曼死后,两个***因为利益就是一直死磕,比较大一点的战争有1618年爆发的宗教战争,主要参战国就有法国和德国,1870年又爆发了普法战争,所以法德之间,英法之间都是世仇。整个欧洲历史就是这三个***的战争史一点都不为过。(欢迎补充英法德三国之间的战争)

到了二战以后,成为废墟的英法德终于意识到战争解决不了问题,不能再内耗下去,联合才能打造一个强大的欧洲,至此这么多年过去这三个***终于没有打仗了,估计这也是历史上最长时间三国之间没有爆发战争了!

2014年巴西世界杯的五星巴西为什么会惨败德国?

名气大于实力,华而不实。

门将:朱里奥-塞萨尔(多伦多FC)、杰弗森(博塔弗戈)、维克托(米内罗竞技);

后卫:阿尔维斯(巴塞罗那)、麦孔(罗马)、马塞洛(皇家马德里)、马克斯维尔(巴黎圣日耳曼)、蒂亚戈-席尔瓦(巴黎圣日耳曼)、大卫-路易斯(切尔西)、丹特(拜仁慕尼黑)、恩里克(那不勒斯);

中场:古斯塔沃(沃尔夫斯堡)、埃尔纳内斯(国际米兰)、保利尼奥(热刺)、拉米雷斯(切尔西)、奥斯卡(切尔西)、费尔南迪尼奥(曼城)、威廉(切尔西);

前锋:胡尔克(圣彼得堡泽尼特)、内马尔(巴塞罗那)、弗雷德(弗鲁米嫩塞)、若(米内罗竞技)、伯纳德(顿涅茨克矿工)。

那支巴西队阵容看似球星不少,但其实已经青黄不接,塞萨尔、阿尔维斯、麦孔、蒂亚戈席尔瓦这几个配得上五星巴西的年龄都已经31+,当打之年的球员当中,也就内马尔、拉米雷斯、大卫路易斯配得上豪门,其他几个奥斯卡、威廉、保利尼奥都是名气大于实力。而古斯塔沃、伯纳德、埃尔纳内斯、恩里克本身就是二流球员,有些本身就是昙花一现。

02和06世界杯,巴西队名单几乎清一色的来自豪门球队,光是皇马、巴萨、拜仁、国米、AC米兰这几个球队就把首发包圆了,这几队在那几年都是各自联赛的冠军,连埃尔伯、埃尔顿这些德甲金靴都进不了***队。

2014年世界杯的巴西23人大名单中,来自G14豪门联盟的球员只有7个,五大联赛以外的球员也有7个。

而02年世界杯巴西队23人名单来自G14联盟的球员多达17人,非五大联赛球员只有2人。06世界杯G14豪门球员有15人,非五大联赛3人。

有人说06巴西阵容虽然史上最豪华,一样大失所望。其实懂球的都知道那一次不是实力问题而是战术问题,典型的顾头不顾腚,几个后卫卡洛斯、麦孔、卢西奥、阿尔维斯、西西尼奥都是攻击型后卫,每次发起进攻时自家禁区附近就剩俩人,一个门将一个中后卫。这样的战术攻击力再强也走不远。

当时被淘汰也是颇具戏剧性,卡洛斯因为系鞋带而防守失位被亨利打入制胜球,那支法国队如若不是齐祖对马特拉奇惊天一头,可能将会是06年的冠军。所以巴西因为球员失误而被夺冠大热1球击败,输的并不丑。

但2014的巴西就完全不同了,这一届巴西队战术是正确的,攻守比较平衡,一路上的对手也不算很强,加上东道主固有优势,淘汰赛刚遇到的豪华阵容就是德国,直接被打回原形。

有人说是德国太强了,黄金一代全明星阵容。可是三四名决赛呢?一样0:3被荷兰打花,当时队内仅有的三个大牌球星范佩西、斯内德、罗本都已经30+的年龄,这样都能把东道主五星巴西按地上摩擦。这更加说明巴西队的球员名气大于实力。以前的巴西队球员都是顶级豪门的核心,在豪门一踢就是十几年,而2014的巴西球员,有几个能在顶级豪门踢5年以上的?

华而不实的巴西在06年之后就已经逐渐形成了,什么是华而不实?内马尔、库蒂尼奥转会费一个世界第一,一个世界第三,菲尔米诺欧冠冠军主力前锋。这三叉戟从名头来说应该是世界顶级吧?但是在巴西队的合体战斗力什么水平大家都知道。

五星巴西屹立于世界之巅的根本,是各个位置都有世界顶级球星坐镇,尤其攻击线永远都是最豪华的。

1998年,罗纳尔多、贝贝托、莱昂纳多、里瓦尔多;

2002年,罗纳尔多、里瓦尔多、小罗、儒尼尼奥;

2006年,罗纳尔多、小罗、阿德里亚诺、卡卡;

2010年,罗比尼奥、法比亚诺、格拉菲特、巴普蒂斯塔;

2014年,内马尔、弗雷德、胡尔克、若;

2018年,内马尔、D科斯塔、热苏斯、菲尔米诺;

2022年,内马尔、维尼修斯、热苏斯、菲尔米诺。(预测)

这些球员都是来自世界顶级豪门的顶级攻击手,云集到一起让任何对手看到都胆寒。可是从2010年开始,巴西队引以为傲的锋群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弱阵容。

2010年,罗比尼奥(桑托斯)、法尼亚诺(塞维利亚)、格拉菲特(狼堡)、尼尔马(维拉里尔)。堂堂五星巴西的世界杯四大前锋没有一个来自欧洲豪门,也没有一个在五大联赛拿过射手王的,连法比亚诺都能传上巴西9号。队内还要靠刚拿过三冠王的塞尔萨、麦孔、卢西奥以及皇马的卡卡、米兰的席尔瓦撑场面,一个攻击型球队沦落到了靠一群防守型球星当家,这时的巴西队就已经埋下了未来多年星光暗淡的种子。

这几年巴西的举行产出率已经降至极值,内马尔之后已经多年没有巨星出现了。反倒是德国、法国、英格兰这几个球队是人才辈出,尤其法国的中场简直人才井喷。巴西、阿根廷、意大利这几个曾经盛产巨星的***反倒是有些青黄不接。

这当中意大利人才凋零的最早,也是最早出现反弹的,今年欧洲杯涌现出的基耶萨、巴雷拉、洛卡特利、巴斯托尼将来都是豪门球队中坚力量。巴西次之,好在维尼修斯、米利唐这些新锐让人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收藏
分享
海报
0 条评论
4
请文明发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