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老鼠仓为何不入刑 基金经理老鼠仓事件的启示
1. 首起私募基金老鼠仓案
2013年1月9日为何说是首起,是因为其他涉及私募基金“老鼠仓”的刑事案件,一般是私募基金工作人员与公募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相勾结,获取该公募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的未公开信息,这与公募基金或资产管理公司工作人员自身“老鼠仓”无本质差异。而...
2. 老鼠仓犯罪频发
随着我国证券、期货市场的快速发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内幕交易、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俗称“老鼠仓”)犯罪不断发生,犯罪手段、方式方法更加隐蔽、多样,不仅严重破坏证券、期货市...
3. 规范私募基金老鼠仓行为
《条例》弥补了这一空缺,明确禁止了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相关行为,结合《刑法》相关规定和司法解释,可以明确地将私募基金“老鼠仓”行为纳入到《刑法》规制体系中,未来可能会引发系列...
4. ***害投资者利益
老鼠仓主要频发于公募基金,近年来私募基金老鼠仓案件也开始涌现。用基金产品的钱来为基金经理个人谋利,***害的是所有投资者以及市场,一直被投资者深***痛绝。近日,华夏基金又一起“老鼠...
5. 案例分析
2013年7月30日***基金行业最早的一起“老鼠仓”事件被发现是在2007年,原上投摩根基金经理唐建被处以取消基金从业资格
没收违法所得
罚款50万元
终身禁入市场等行政处罚。一位接近证监会的人士对腾讯财经表示,此前并非行业没有老鼠仓,而是没有相关法...6. 定性逻辑转变
2019年5月9日再比如,上述传统的老鼠仓定性逻辑认为,老鼠仓获利的可能在于基金财产本身的交易会对股价产生影响,而老鼠仓的危害则在于违规交易者的交易本身抬高了股价,导致基金财产的投资成本上升。但现实案例中,很多违规交易者的交易量很小,并不足以对...
7. 法规调整
根据公告,九鼎集团、九鼎投资、九州证券、九泰基金实控人吴刚等人涉嫌违法违规,干预基金运营,通过九泰基金旗下产品买入三维丝(现已更名“中创环保”)股票,参与亿利洁能、正业科技、恒信移动(现更名为“恒信东方”)、金贵银业、金固股份...
8. 行业自律
核心观点1、老鼠仓是明确的违法违纪行为。袁某、区志航此案趋同交易金额人民币约2.8亿元,非法获利达到了324万元。2、袁某、区志航做为行业内从业人员犯了不可逆的一种错误,那么这种错误是明知故犯,也踩了红线,对我们所有的基金...